1双频网应用
由于GSM1800信号比GSM900衰落得更快,所以对于基本的LOCATING探测算法排队,GSM1800小区的服务范围,被限制在其信号强度高于GSM900小区信号的小部分区域,这会导致GSM1800只能吸收到很少的话务量,起不到缓解GSM900小区负荷、降低网络干扰的作用。
如果需要GSM1800小区能充分的吸收到话务量,可以使用下面一些方法:
l
增加小区的重选和切换优先级
l
增加GSM1800小区发射功率;
l
增加天线挂高和使用高增益天线;
l
实现分层网络,提高GSM1800小区的优先级;
由于GSM1800的手机发射功率只有GSM900的一半,所以前三个方法实施时要考虑增加TMA塔放,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来改善GSM1800覆盖,防止上行信号强度受限。对于目前GSM900与GSM1800分属不同小区的组网方式来说,其中最为有效的还是采用第四种方法:分层小区结构(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这一功能。
2双频网分层原理
HCS是改变小区正常服务边界的基本方法,通过安全的门限设置,门限内高信号强度的话务都被高优先级小区吸收,低于门限时,话务会立即切换到覆盖更好的低频段小区,因此它对给予一个信号强度较弱小区有更高的优先级来说,是有效而且安全的。
在LACATING探测算法中,其算法策略基于”最好服务”体系,就是服务小区是手机终端所处位置,接收到的信号最强小区。但这样的服务小区可能干扰和噪声较大,影响通话质量,或者是该小区容量受限而拥塞严重。GSM1800小区由于频点资源较丰富,相对干扰较低。这时就可以通过对GSM1800小区设置较高的优先级,增加其服务范围,并通过门限值改变HCS分层切换边界,成为主服务小区(提供足够的接收信号强度)来进一步吸收话务。
爱立信提供两种分层策略:可以分为简单的3层的无HCS频段型,和复杂的8层8个HCS频段型。不但可以对CS话音域进行分层,对PS数据包业务也可这样分层。
对于每个频段内没有进一步分层,结构相对简单的大部分双频网,基本都是采用相对较为简单的3层无HCS频段型结构。设置的层数LAYER越低,小区的优先级越高。HCS分层评估策略,将对LACATING探测算法中的候选小区列表进行重新排队。
分层时需要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l
不同小区间的话务分布;
l
分层小区的最大话务能力;
l
各小区的干扰影响;
对天线挂高较低,基站发射功率较小和一些室内微蜂窝,这种吸收热点地区话务或填补无线覆盖盲点的小区,也可以通过分层来承载更多的话务量。当这些优先级高的小区发生拥塞时,如果指派到较差小区功能开启的话,指配仍会建立在优先级低的小区,不会对用户造成影响。
3双频网相关参数
3.1双频网主要控制参数双频网主要控制参数如下:
l
LAYER 定义小区属于哪一层,从而来决定小区的优先级。Layer 1 的优先级最高,通过RLLHC设置该参数。
l
LAYERTHR 为层间信号强度门限,用来在不同层之间排序小区。通过RLLHC指令设置。该值的设置要保证话务在GSM1800小区时,能得到足够的信号强度。
l
LAYERHYST是层门限的信号强度迟滞。
l
HCSBAND定义层组的优先级,HCS频段1的优先级最高。通过RLHBC指令设置。
l
HCSBANDTHR 为HCS频段标准的信号强度门限,完成标准的小区将继续通过HCS评估。
l
HCSBANDHYST为频段门限的信号强度迟滞,由BSC统一设置。
l
PLAYER 定义小区属于哪一个PS层,PS层1有最高的优先级,其优先级与CS电路域是独立的。但是如果不进行设置的话,会默认与HCSBAND定义的一致。
l
PHCSTHR是为了通过HCS制定优先级,小区需要完成的信号强度门限。
l
PSSTEMP 是临时的信号强度惩罚,通过RLLHC设置。
对于3层HCS结构的现网来说,我们主要只涉及前三个控制参数。
由于HCS分层而引起的话务控制,可以通过object types NICELHO and NECELHO 中的计数器:HOTOHCS,向一个分层优先级小区的切换尝试数量来计数。
3.2其它多频段小区间切换相关的重要参数设置另外双频网组网中,我们还应该注意的参数有:
l
GSYTYPE
Global system type用来决定那种频率系统的小区可以驻留在BSC中。对于双频网,GSYTYPE应该设置为MIXED混合型。
l
CLMRKMSG
Classmark message handling用来决定,对于第一个从手机接收到的RR信息,BSC如何将手机CLASSMARK 3的等级标志发送给MSC。在A接口负荷不高的情形下,一般都设置为0,始终发送。Classmark 3是手机在起呼和位置更新时向网络发送的信息,包括了手机对每个频段的的多时隙能力和功率水平,包括E_GSM频段。
l
MODE
定义BSC是单频段还是多频段模式。为了支持手机在多频段小区之间重选,指配和切换,必须设置为MULTI。
l
ECSC
The Early Classmark Sending通过系统消息3中的一个bit来要求手机是否发送CLASSMARK。该参数应设为YES,否则将导致:
多时隙业务配置无法建立;
不能支持E频段;
不能接受W双模手机模式;
不能支持多频段;
l
MBCR
手机向BSC发送的测量报告,受到MBCR(Multi band cells reported)参数的限制。MBCR用来要求多频段手机,对成功解析BSIC的各频段小区上报测量报告的数量:
MBCR=0,要求手机上报六个信号最强的小区,不考虑频段。
MBCR=1,要求手机上报每个频段内信号最强的小区。
MBCR=2,要求手机上报每个频段内信号最强的两个小区。
MBCR=3,要求手机上报每个频段内信号最强的三个小区。
对于含有其它频段邻区关系的小区,一般建议设置MBCR=2。
4双频网的双BA列表和系统信息
IDLE MODE LIST 和 ACTIVE MODE LIST 组成双BA(BCCH Allocation)列表。
如果不通过 MRNIC 参数控制,则新的双BA列表通过RLMFC指令,完成一次更新升级需要30秒钟。其中更新 ACTIVE MODE LIST 列表的时候,不推荐加 MRNIC 参数进行立即升级的控制,这样会导致测量报告短时间内不正确。
BA列表中的 IDLE MODE LIST 通过系统信息2,2bis,2ter,由基站发送给IDLE模式的手机;ACTIVE MODE LIST 通过系统信息5,5bis,5ter,由基站发送给专用模式的手机。其中2bis,2ter,5bis,5ter在多频段存在时才下发,对GSM900小区来说,GSM1800频段的测量频点就是由2ter和5ter下发的。手机根据 IDLE MODE LIST 的BCCH频点进行小区选择和重选,根据 ACTIVE MODE LIST 的频点,进行为切换准备的测量报告测量上报给BSC。
对现网不存在PBCCH的情况来说,GPRS/EGPRS手机共用 IDLE MODE LIST 进行小区选择和重选。
5双频网切换条件
对于分为不同HCS层的GSM900和GSM1800小区,两者切换需要满足不同的条件(不考虑紧急切换)。当GSM900小区的LAYER=2,GSM1800小区的LAYER=1时:
l
首先,共同前提是要求
手机接收到的邻小区信号强度,高于邻小区MSRXMIN的设定值(BSRXMIN=150,BSRXSUFF=150时,上行两路的计算强度总是高于下行的信号强度,因此切换决定只基于下行);
l
其次,若要进入候选的HCS评估小区,要求
邻小区信号强度高于HCSBANDTHR n + HCSBANDHYST n
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高于HCSBANDTHR n - HCSBANDHYST n
l
再次,对于GSM900要向GSM1800切换时,要求
Rxlevn>= LAYERTHRn + LAYERHYSTn (n:1800M cell )
对于GSM1800要向GSM900切换时,要求
Rxlevs< LAYERTHRs - LAYERHYSTs (s:1800M cell )
l
同时要求:
Rxlevn>= LAYERTHRn + LAYERHYSTn (n:900M 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