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士

注册:2010-5-15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0 13:51: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原创]每周一期好书推荐——2010年10月第二期《TD-SCDMA HSDPA系统设计与组网技术》
书名:《TD-SCDMA HSDPA系统设计与组网技术》
作者:李军
国际书号:ISBN 978-7-121-11691-9
版权字数:392千字
出版日期:2010-8
定价:46


-----------------------------------------------华丽的分割线-----------------------------------------------
内容简介:本书从TD-HSDPA工程建设和应用的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TD-HSDPA物理层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无线资源管理机制、网络规划与优化、实际案例、外场测试及未来技术演进方向,为读者深入理解TD-HSDPA承载高速数据业务理论和实际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本书论述深入浅出,内容充实全面,实用性强,既包括TD-HSDPA物理层理论和关键技术,又包含TD-HSDPA网络规划和优化组网方面的实际经验和案例,在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方面具有实际指导和借鉴意义。
读者对象:本书适合从事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的工程师,通信及电子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华丽的分割线-----------------------------------------------
目    录
第1章  TD-SCDMA系统的标准化和技术演进 1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1
1.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1
1.1.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3
1.1.3  电信业务的发展趋势 4
1.2  TD-SCDMA系统的标准化 4
1.3  TD-SCDMA的业务应用 6
1.4  TD-SCDMA系统架构 7
1.5  TD-SCDMA系统关键技术 9
1.5.1  时分双工(TDD) 9
1.5.2  联合检测(Joint Detection) 10
1.5.3  智能天线(Smart Antenna) 11
1.5.4  上行同步(Uplink Synchronization) 13
1.5.5  接力切换(Baton Handover) 14
1.5.6  动态信道分配(DCA) 14
1.6  TD-SCDMA与其他3G制式技术比较 15
1.7  TD-SCDMA系统的技术演进 17
1.8  TD-HSDPA增强技术特征 19
1.9  TD-HSDPA商用部署考虑的问题 19
1.10  TD-SCDMA长期演进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
1.10.1  TD-SCDMA产业链的发展 20
1.10.2  TD-SCDMA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21
1.10.3  TD-SCDMA产业面临的挑战 22
参考文献 22
第2章  TD-HSDPA空中接口协议 23
2.1  TD-HSDPA空中接口协议栈的引入 23
2.2  TD-HSDPA空中接口物理层 24
2.2.1  TD-SCDMA物理层概述 24
2.2.2  TD-HSDPA物理信道结构 27
2.2.3  TD-HSDPA中的物理信道配置 28
2.2.4  伴随物理信道(A-DPCH)的功能 32
2.3  TD-HSDPA空中接口MAC层协议 32
2.3.1  MAC实体的功能 32
2.3.2  UE侧MAC结构和功能 33
2.3.3  MAC-hs实体功能描述 34
2.3.4  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 37
2.4  TD-HSDPA空中接口RRC层协议 38
参考文献 40
第3章  TD-HSDPA物理层关键技术 41
3.1  TD-HSDPA的技术特点 41
3.2  高阶调制技术 41
3.2.1  编码和调制对速率影响 41
3.2.2  16QAM高阶调制 42
3.2.3  16QAM 星座重排机制 43
3.3  自适应调制编码 44
3.3.1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的原理 44
3.3.2  AMC技术中的信息反馈机制 46
3.3.3  AMC技术对TD-HSDPA性能指标的影响 46
3.4  混合自动请求重发(HARQ) 48
3.4.1  TD-HSDPA高效的系统架构 48
3.4.2  混合自动请求重发(HARQ)原理 49
3.4.3  HARQ的分类 50
3.4.4  HARQ的工作机制 51
3.4.5  HARQ技术对TD-HSDPA性能指标的影响分析 51
3.4.6  HARQ的改进方案 52
3.5  快速调度算法 54
3.5.1  快速调度原理 54
3.5.2  调度算法分类 54
3.5.3  调度算法考虑的因素 55
3.5.4  三种调度算法性能比较 57
3.6  多载波捆绑技术 58
3.6.1  UTRAN侧处理流程 58
3.6.2  终端侧处理流程 59
3.6.3  多载波捆绑技术特征 60
3.7  TD-HSDPA数据传输流程 61
参考文献 62
第4章  TD-HSDPA无线资源管理 63
4.1  TD-SCDMA无线资源管理概述 63
4.2  TD-HSDPA无线资源管理架构 64
4.3  PS速率控制算法 65
4.3.1  应用场景 65
4.3.2  PS速率控制的基本思想 67
4.3.3  PS速率控制算法 67
4.3.4  动态信道配置控制DCCC算法 68
4.3.5  状态迁移算法 72
4.3.6  DCCC算法外场性能测试 74
4.4  TD-HSDPA接纳控制和负载控制 79
4.5  HSDPA与R4动态承载控制策略 86
4.6  TD-HSDPA码资源配置策略 96
4.7  TD-HSDPA分组数据调度策略 99
参考文献 101
第5章  TD-HSDPA无线网络规划 103
5.1  无线网络规划概述 103
5.2  TD-HSDPA无线网络规划流程 104
5.3  TD-HSDPA网络的部署策略 106
5.3.1  TD-HSDPA网络非连续覆盖 106
5.3.2  TD-HSDPA网络连续覆盖 107
5.3.3  TD-HSDPA网络部分连续覆盖 108
5.3.4  TD-HSDPA引入策略比较 108
5.4  TD-HSDPA无线覆盖规划 109
5.4.1  TD-HSDPA覆盖原理 109
5.4.2  TD-HSDPA覆盖规划流程 110
5.4.3  TD-HSDPA覆盖分析 111
5.5  TD-HSDPA容量规划 114
5.5.1  TD-HSDPA理论容量分析 114
5.5.2  TD-HSDPA容量规划流程 114
5.5.3  TD-HSDPA容量分析 116
5.6  TD-HSDPA组网策略 119
5.6.1  TD-HSDPA组网策略简介 119
5.6.2  基于N频点的频率规划方案 120
5.6.3  时隙配比规划 123
5.6.4  码道配置规划 125
5.7  TD-HSDPA空分复用技术 129
5.7.1  TD-HSDPA空分复用基本原理 129
5.7.2  TD-HSDPA空分复用信道配置 130
5.7.3  TD-HSDPA空分复用对设备及规划产生的影响 131
5.7.4  TD-HSDPA空分复用对传输的需求 131
5.7.5  TD-HSDPA空分复用的部署建议 132
5.8  TD-HSDPA传输链路规划 132
5.8.1  TD-SCDMA Iub接口协议结构 133
5.8.2  Iub接口的传输链路占用带宽计算 135
5.8.3  Iub接口配置计算方法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139
参考文献 139
第6章  TD-HSDPA无线网络优化 141
6.1  TD-HSDPA无线网络优化原则与思路 141
6.1.1  优化原则 141
6.1.2  优化的总体思路 143
6.1.3  网络开通后的整体优化 144
6.2  TD-HSDPA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144
6.3  TD-SCDMA数据业务面临的问题 145
6.4  TD-HSDPA数据业务优化措施 148
6.4.1  TD-HSDPA网络覆盖优化 148
6.4.2  TD-HSDPA网络容量优化 149
6.5  TD-HSDPA信道配置参数优化 153
6.6  TD-HSDPA资源分配算法优化 155
6.7  TD-HSDPA业务质量优化 157
6.8  TD-HSDPA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160
6.8.1  信道设置优化案例 160
6.8.2  室内HSDPA速率优化案例 161
6.8.3  两个HSDPA用户上网速率下降的案例 163
6.8.4  HSDPA下载过程出现速率陡降案例 166
参考文献 167
第7章  TD-HSDPA外场测试和性能分析 168
7.1  测试目标 168
7.2  测试环境和测试仪表 168
7.3  测试内容 169
7.4  TD-HSDPA室外小区单用户吞吐量测试 169
7.4.1  测试内容 169
7.4.2  测试结果 170
7.4.3  测试结果分析 171
7.4.4  结论和建议 181
7.5  TD-HSDPA密集城区覆盖能力测试 181
7.5.1  测试结果 181
7.5.2  测试结果分析 182
7.5.3  结论和建议 185
7.6  TD-HSDPA室内分布系统容量测试 186
7.6.1  测试结果 186
7.6.2  测试结果分析 187
7.6.3  结论和建议 191
7.7  TD-HSDPA室外容量的测试 191
7.7.1  测试结果 191
7.7.2  测试结果分析 194
7.7.3  结论和建议 203
7.8  基于QOS的TD-HSDPA功能和性能测试 204
7.8.1  测试结果 205
7.8.2  测试结果分析 212
7.8.3  结论和建议 218
7.9  TD-HSDPA网络质量测试 218
7.9.1  测试结果及分析 218
7.9.2  结论和建议 229
7.10  测试总结与建议 230
参考文献 230
第8章  TD-HSPA的技术演进 231
8.1  TD-HSUPA基本原理和组网方案 231
8.1.1  TD-HSUPA技术的引入 231
8.1.2  TD-HSUPA的协议架构和工作流程 232
8.1.3  TD-HSUPA中关键技术 234
8.1.4  TD-HSUPA组网方案 236
8.1.5  TD-HSUPA的标准化进展 238
8.2  TD-HSPA与TD-MBMS技术融合方案 239
8.2.1  MBMS原理与技术特征 239
8.2.2  MBMS技术特征 241
8.2.3  HSPA与MBMS的融合方案 241
8.3  TD-HSDPA+技术特征 242
8.3.1  TD-HSPA+的标准化进程和目标 242
8.3.2  TD-HSPA+采用的关键技术 244
8.3.3  TD-HSPA+技术的引入策略和建议 247
8.4  TD-LTE的技术发展和演进 248
8.4.1  3GPP LTE的引入 248
8.4.2  LTE与HSPA+的区别 249
8.4.3  LTE的需求设计目标 249
8.4.4  LTE的总体系统架构 250
8.4.5  3GPP SAE的网络架构 251
8.4.6  LTE空中接口协议 254
8.4.7  LTE中的关键技术 255
8.4.8  TDD和FDD技术的共用 256
8.4.9  TD-LTE-Advanced长期演进技术 257
8.4.10  TD-LTE项目的标准化过程 260
参考文献 263
附录A  缩略语 264

-----------------------------------------------华丽的分割线-----------------------------------------------
前    言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每10年更新一代,同时信息速率大约增加10倍。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决定着10年左右的世界电信产业基本格局,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体而言,第一代移动通信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传输速率为1 bps~10 kbps,主要业务种类为模拟语音和极低速数据;第二代移动通信是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传输速率为10~100 kbps,主要业务为数字语音和低速数据;当前正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是在2000年后发展起来的,传输速率为100 kbps~2 Mbps,甚至达到10 Mbps,主要提供多媒体和中速数据业务。2005年10月,ITU将超3G(4G)技术命名为IMT-Advanced技术,传输速率为100 Mbps~1 Gbps,主要承载高速流媒体业务,将把移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向另一个高峰。
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发展TD-SCDMA集中体现了国家自主创新的战略,受到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3G时代的到来,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移动宽带数据通信和业务是运营商新的利润增长点。TD-HSDPA通过引入一系列物理层关键技术,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实现了TD-SCDMA下行链路的高速数据传输。TD-HSDPA的部署和实施有利于运营商充分发挥TD-SCDMA提供高速数据业务的技术优势,提高客户感知度,保持公司持续的竞争力,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包括摸索TD-HSDPA组网及网络规划、建设、优化的方法和技术,积累相关的经验,在网络性能和运营模式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和提升。
本书从TD-HSDPA工程建设和应用的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TD-HSDPA基本原理、关键技术、无线资源管理、网络规划和优化、外场测试结论和未来技术演进。
全书共8章。
第1章:系统介绍了TD-SCDMA的标准化进程,简要描述了TD-SCDMA关键技术和与其他3G标准的区别,论述了TD-SCDMA的技术演进方向、TD-HSDPA的技术特征、商用部署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和长期演进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2章:总体论述了TD-HSDPA空中接口协议栈,详细讨论了空中接口物理层的结构和物理信道的配置,重点描述了TD-HSDPA 空中接口MAC层的协议机制和功能,简单介绍了空中接口RRC无线资源控制的功能。
第3章:主要分析和介绍了TD-HSDPA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16QAM、AMC、HARQ和快速调度算法等,描述了多载波捆绑技术和数据传输流程。
第4章:深入分析了TD-HSDPA无线网络资源管理的关键机制,包括速率控制、信道资源分配和数据业务动态承载转换策略等。
第5章和第6章:主要分析了TD-HSDPA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的方案、原则和典型案例,引导读者利用总结提炼的经验解决网络规划和优化中的实际问题。
第7章:主要针对TD-HSDPA外场测试和性能分析,从覆盖、容量、干扰、网络质量和QoS保证等方面对TD-HSDPA的外场性能进行分析。
第8章:简单介绍了TD-HDDPA的未来演进技术HSUPA、HSPA+、TD-LTE、IMT-Advanced及未来发展趋势。
书中的内容和素材除了来自引用的参考文献外,紧密结合中国移动目前最新的建设思路和组网方案,融入了作者多年来从事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工作的理解和体会。衷心感谢河南移动公司网络管理中心的同事们对本书编著给予的大力支持。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杨浩、袁林、侯林、徐春青、陈亚杰、郭达和李劼。
本书立足于实用性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对TD-HSDPA理论、性能、网络规划与优化及后期演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本书可作为从事计算机、通信及电子工程专业的工程师、大学生、研究生及相关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5-31 16:00 , Processed in 0.28080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