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校

注册:2004-9-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15 23:3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 12:24 新浪科技


5月13日,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阚凯力教授作客新浪

  电信日系列在线访谈:专家谈电信公平服务

  5月13日上午10-11时,在第37届世界电信日将至之际,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阚凯力教授作客新浪与网友畅谈中国电信业发展以及小灵通、3G等相关热门话题。

  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在世界电信日即将到来之际邀请了业内著名专家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阚凯力教授,请他就电信日及电信业的未来与我们进行交流。

  阚凯力: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能与大家进行交流。

  主持人:阚凯力教授可以说是业内最具有震撼力著名专家了,在业内经常有一些有震撼力的观点,比如对于电信南北拆分、对于小灵通的置疑等等,都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今天我们也不再过多地讨论当前的3G以及电信重组这些老话题,我们想请阚凯力教授更多关注中国电信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我本人日前也注意到了阚教授最近又有了惊人的观点,比如说您提出了目前的电信技术居然也是过剩的,我想请您谈谈为什么提出这么一个观点呢?

  阚凯力:我觉得是这样的,实际上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电信技术经过了三四十年的技术考评,目前整个电信业状况和三四十年之前是根本的颠倒过来,三四十年,甚至是一二十年之前还严重不足的这些东西,比如说技术,比如说网络的容量,现在都变成了严重的过剩,典型的比如以前的传输的容量,美国目前说其运营商97%的光缆容量在闲置着,而在中国有0.3%容量在应用着都很难说。现在电信运营商最发愁的是放号,这跟以前北京5000多元钱装电话、排大队完全是两回事。

  现在的技术最热门的是3G,这个问题实际上最核心的方面,不是说技术怎么样,当然技术也有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它的应用在哪里?那不就是技术过剩吗?现在大家还在质疑3G的杀手级应用在哪里。假如杀手级应用不明确,那3G有何意义?这个状况和30年前是本质的颠倒,原因就是技术和电信产业的基础革命在里面起了关键的作用,使这个状况根本上倒过来了。

  主持人:全球的运营商还等着新技术赚钱呢,什么3G,包括下一代网络NGN,包括无线宽带领域的,包括集群通讯等等,您是否也认为3G技术也是个过剩的技术呢?

  阚凯力: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这个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讲,全世界80、90年代是这样,中国的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更是如此,就是比如中国在90年代每年的电信业的增长率都是在30%、40%、50%,甚至接近60%,这么高的增长率,高出GDP增长率高出很多倍。这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个特殊现象,整个经济学的普遍规律是均衡发展,不可能指望任何一个行业,长期地高于GDP的增长率这么多倍,这是不正常的。所以最近几年中国电信业的增长趋于平缓,这是完全正常的,只有这样才能走向均衡发展,才能走向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对咱们电信业目前的状况的一个短期的解释,但是在这个问题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甚至说是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个本质特征。

  主持人:现在的通信技术这么过剩的话,我们的中国运营商是不是意味着就要放慢建设的步伐?但是我们从实际来看并没有放慢。

  阚凯力:实际上增长率是放慢了,是比90年代慢多了。严重的盲目投资,以至于最后有恶劣的经济效果,那就很惨了。所以西方国家最近这些年来,大量的通信公司破产、倒闭被兼并,实际上说明了西方国家在90年代这方面所犯的错误要更大,所以现在他们在付出代价。中国的电信发展阶段不同,90年代基本上还是一张白纸,所以在这个发展高潮中没有走到像西方那样太多的泡沫。虽然不能说一点没有,但是总的来讲比西方国家好得多,所以相对来讲,我们国家电信行业日子比西方国家好过,也是因为不管是主观的原因还是客观的原因,中国犯的错误比较少。

  主持人:对目前电信业出现的泡沫您是怎么看待。是否认为中国电信业也将出现泡沫?

  阚凯力:中国的情况要比西方国家好,有几个原因,一个是西方国家已经比中国更早地投资过剩,他已经掉到坑里去了,爬不出来了,所以对中国就是前车之鉴。另一方面,西方国家都是高度私有化,究竟国家、政府对私人资本的约束力还小一些。中国总要考虑这是国有资产,政府总是要干预,当然了,这是在一方面。中国计划经济的残余,从总体来讲有负面的效益,但是国家的干预,比如现在国家对3G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一方面有西方国家的前车之鉴,另一方面考虑到是国有资产,所以,国家把握得很紧。如果是李嘉诚投资,国家管得就会少一点。

            

              阚凯力认为,现在电信业不适宜有3G高达几千亿的投资

  主持人:我记得您之前跟胡鞍刚教授也争论过,GDP增长与3G的关系问题,您怎么看?

  阚凯力:从两个角度来看,从理论上来说,说3G是拉动GDP,促进就业的力量,这个绝对在最起码的经济学理论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任何政府投资行为都会促进就业,都会拉动GDP,这个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对于我们国家目前来讲,目前迫切要紧的问题是经济过热,GDP增长速度太高,对于宏观调控来讲,现在电信业也不宜于有3G高达几千亿的投资,这个给经济过热降温没有一点好处,只有坏处。

  主持人: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在我们经济的发展历史阶段中,整个电信业对于经济的增长的一种拉动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阚凯力:刚才谈到了90年代的电信行业的盲目的投资,技术革命促进了电信业的迅猛发展,使得90年代在全世界尤其在中国,造成了电信的超高速发展,这个本身就是短期的暂时的现象,是个微观的对问题的解释。

  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它实际上有更本质的原因在后面,可以说是规律性的东西。我记得前几年,到2000年的时候这个世纪之交,全世界都会欢呼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社会。但是到了信息社会了,反而信息产业不行了,这是为什么?我觉得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

  工业社会中,人类怎样走下来的?像300、400年前像瓦特蒸汽机等的发明,一直到后来内燃机、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这些整个都叫做工业技术,可以说人类经历了一场工业技术革命。但是不是只要有了技术,社会就能发展了呢?应该说不是,有个很好的例子,比如说很多年前的清朝晚期,把一个一千万千瓦的发电机送到中国来,当时找不到应用,就如现在的光缆还在地下一样,这个说明什么?有了技术还必须有一个社会革命,或者说是社会结构根本的变革。所以从工业革命开始技术,像英国和欧洲开始有了圈地运动,所谓的羊吃人,实际上是人口在迅速地城市化,把农民或者劳动力与土地的纽带切断了,所以社会结构根本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也都变了,社会形态变了,但是是不是有了社会革命就可以了?还是不行。

  因为代表原来的既得利益的集团,这些王公贵族,必然要国家机器来镇压和抵抗,所以就爆发了政治革命,或者叫做资产阶级革命。所以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仅是是有技术,而且还有思想革命、社会革命、政治革命。这样的话,到了19世纪,政治革命基本完成了,美国的南北战争都打完了,工业技术才得到了高度的发挥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劳动生产力。

  我们回过头来看信息社会,我们只能说信息技术发生了,差不多三四十年前的时候已经发生了,但是我们社会根本没有产生根本的变化,更不要说政治革命了。

  所以,这种目前的社会形态,不能够吸纳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是在大学里面工作的,多媒体远程教育没有丝毫的技术问题,但是为什么不能普及推广?为什么学生还要交这么多学费,还要千里迢迢跑到学校来学习?不是技术的问题,是体制的障碍,如果学生都在网络上学习,教育部的权力怎么体现?学校怎么办?这个本身就是说,目前的最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叫做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一个根本性的矛盾,在这个矛盾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之前,或者说对我们所处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没有产生变革之前,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确实不可能有突破性的大规模的应用。

  为什么现在光缆都黑在地下?3G找不到应用,这个就是本质的矛盾,这个本质的矛盾不是短期之内可以解决的,这要靠整个社会的变革,而社会的变革要打破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所以恢复到阻力和抵抗,这个比技术本身的发展更困难的、更长期的过程。

  主持人:体制问题的话,目前来说应该说短期内无法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信业这种高速度增长的话,您认为还能保持多久?

  阚凯力:实际上有很多人在惊呼,说今年第一季度电信的增长率已经低于GDP的增长率了。我觉得不必惊呼,这是个必然的现象,而且甚至应该说是正常的、健康的,对电信本身的持续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是有好处的,所以我觉得电信业应该走向均衡发展。

  主持人:您认为这种均衡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目前中国如何进行保持可持续性增长呢?

  阚凯力:保持可持续性增长实际上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进行深化电信体制改革,我经常在外面、或者在学校里面有讲座,我经常问大家一个问题,就是说到底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快?还是电信技术发展快?几乎所有的人都告诉我,计算机技术发展快。实际上这仅仅是个表面的现象,确实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摩尔定律说,每18个月翻一番,所以大家如果对这点怀疑的话,到中关村一看,我上个月买的计算机,这个月就降价了,或者是性能又提高了,这个大家都能亲身体会到。

  但是对于电信技术,实际上它的发展速度比计算机技术要发展快得多得多,比如说从信息传输来讲,光通信有一个规律,是平均每6个月到9个月它的传输速率就翻一番。这个就等于在指数上面比计算机业的摩尔定律快了两到三倍。这样的话,在30年的时间之内,如果两个技术同时起步,从1975年到今天,电信业技术的发展经过30年之后,就已经超前于计算机技术,差不多10的10次方倍,甚至更多,所以应该说电信技术比计算机技术发展要快,而且从信息交换来讲,几年前就有报道,路由器交换的速率已经达到每秒钟64个T,这个相当于10亿个64K,这个从理论上讲,这么一个路由器交换机就够全中国人打电话的了,应该说电信技术比计算机技术发展得快得多的多。但是有多少转化为生产力了?实际上很少。

  从价格来讲,我们一方面看到计算机它的性能在不断地提高,而且价格在迅速地下降,但是另一方面,电信的价格下降了多少呢?我所知道的,下降最多的就是国际长途了,以前比如80年代打一个国际长途每分钟18块钱,但是今天即使是打折的IP电话也要3块钱左右,说明下降了一个数量级都不到。这说明了很多问题,电信技术一方面比计算机技术发展得快了不知道多少数量级,但是另一方面没有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没有转化为消费者的实惠,原因在哪里?这里只能归罪于电信业垄断性的产业结构。

  比起计算机业,它有很大的特征是高度的专业化经营,英特尔再牛,也只做CPU,不做内存,惠普再牛,它也只做计算机、打印机,不去做光驱、内存。每一个企业在自己的专业内和其他企业竞争,上下之间是标准的接口,电信业在整个过程中是上下通吃,这几年有很怪的现象,电信业要大喊大叫,创造产业价值链,为什么其他行业都没有这个问题?恰恰说明了电信业是上下游通吃的垄断性的产业结构,才造成了这个问题,它的合作伙伴、上下游都被它吞到肚子里面去了,恰恰是这种现象,使得电信业的技术不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所以要使电信业能够更迅速地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化电信企业改革,尤其是打破纵向的产业结构。从这个角度回过头来看,可以说中国也好,全世界也好,最近10、20年来的电信改革都走了弯路,都以为是把原有的电信垄断企业,搞一个复制品,让他们两个去竞争,这个就算是打破垄断了。打个比方,很像农民起义反封建,农民起义的目标是打倒坏皇帝,我做好皇帝,历史农民起义无非三条出路,第一个是陈胜、吴广黄巾起义,失败了;第二个是要做官员,例如宋江;第三个是朱元璋,他倒是成功了,但是封建体制反而变本加厉,比以前的朝代更坏,从这个角度来讲,就像用工业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我们现在用信息社会取代工业社会,就是打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化。

  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电信企业这种纵向整合的产业结构,也就是说把它变成像IT业、计算机业高度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就像工业社会、工业革命时要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这些观念,用新的社会结构来取代以前的封建的观念和封建社会制度,所以今天的电信企业改革面临着到底是改良还是革命的问题。我认为要真正解放电信技术所蕴藏的生产力,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更本质地去深化电信体制、体制改革,而且要改变这种纵向的产业结构,或者说电信体制改革必将是以进一步地拆分为主,而这种拆分不是搞分区垄断的南北朝,而是从本质上打破它的纵向整合。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4 16:27 , Processed in 0.20379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