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运营商间的光缆大规模建设,管道、杆路等物理承载网络成为接入层瓶颈,甚至可以动摇一个运营商在当地的影响力,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大环境下,管道资源随及展开大洗牌,传统固网运营商大量资源的优势将被替代,取而代之的是响应速度快,投资力度大的运营商。放眼长远,要想建设更好的网络,要想搭建更好的平台,物理基础一定要打好。下面列举几个工程实践中积累的管道响应策略: (1) 战略管道:抢占有利地势优先完成管道建设,完成后能快速的投入使用,用于承载区域内各网络结构光缆。(如城市扩容区域、新兴工业区、新建城市道路、城市发展方向区域等) (2) 业务密集区域管道:建设完成后,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完成各类业务的接入。(如城市业务密集区域、办公楼密集区域、城市商业闹市区,新建小区等) (3)支路管道:建设完成后,能有效缓解城市主干道的管道压力,并结合宽带环建设,做到接入资源最大化。(如两条城市主要干道间、城乡结合区域) (4) 客户末端管道建设:建设完成后,能快速做到业务接入,缩短业务开通时间,并为市场抢占业务提供有利优势。(各类政企客户、已有需求未建设区域、已委托未施工站点等) (5)城市主干道管道扩容:建设完成后,与业务导向型管道相匹配,对目前管道资源紧张的主干道管道进行相应扩容。(子孔资源剩余紧张、管孔数量有限等城市现有管道)。 上述几种管道建设的思路主要是指明大方向的发展,设备容量受限,可以扩容,甚至新建,光缆资源若没有良好的物理承载网络来搭建,何来发展?在大颗粒业务迅速发展的今天,未来的运营商已经转变为逻辑渠道及物理资源掌握的综合体,没有基础就没有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