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4-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7 21:38: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资料名称】:TD事件判断标准

【资料作者】:guan

【资料日期】:2008-6-03

【资料语言】:中文

【资料格式】:DOC

【资料目录和简介】:

1.
接通率:呼叫建立成功次数/呼叫尝试次数*100%;
呼叫尝试次数:UE上发RRCConnection Request 以后,如果UE上发RRC Connection Setup信令,并且建立链路的具体原因是以下3种情况
1.emergencyCall
2.originatingConversationalCall
3.originatingBackgroundCall
就表示进行一次呼叫尝试
呼叫建立成功次数:UE上发CCConnect Acknowledge信令,表示呼叫建立成功

2.
掉话率:掉话发生的次数/呼叫建立成功次数*100%;
掉话发生的次数:在通话过程中如果UE收到RRCConnection Release-CCCH或者RRC Connection Release Complete或者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时表示一次掉话
                 
如果UE没有收到以上消息时,而是直接收到了以下消息
"SysInfoType1"
"SysInfoType2""SysInfoType3""SysInfoType4""SysInfoType5""SysInfoType6""SysInfoType7""SysInfoType8""SysInfoType9""SysInfoType10""SysInfoType11""SysInfoType12""SysInfoType13""SysInfoType13-1""SysInfoType13-2""SysInfoType13-3""SysInfoType13-4""SysInfoType14""SysInfoType15""SysInfoType15-1""SysInfoType15-2""SysInfoType15-3""SysInfoType16""SysInfoType17""SysInfoType15-4""SysInfoType18""SysInfoTypeSB1""SysInfoTypeSB2""SysInfoType15-5""SysInfoType5bis""SysInfoTypeSpare""SysInfoBCCH-BCH"也表示一次掉话
呼叫建立成功次数:UE上发CCConnect Acknowledge信令,表示呼叫建立成功
2.
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是LTE网络中可以代表无线信号强度的关键参数以及物理层测量需求之一
是在某个符号内承载参考信号的所有RE(资源粒子)上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平均值。
3.
RSRQ
RSRQ(ReferenceSignalReceivingQuality)表示LTE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这种度量主要是根据信号质量来对不同LTE候选小区进行排序。这种测量用作切换和小区重选决定的输入。
RSRQ被定义为N*RSRP/(LTE载波RSSI)之比,其中N是LTE载波RSSI测量带宽的资源快(RB)个数。RSRQ实现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报告信号强度和干扰相结合的效果。
4.
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无线发送层的可选部分,用来判定链接质量,以及是否增大广播发送强度。
目录
1技术概述
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弱测定信号点与接收点的距离,进而根据相应数据进行定位计算的一种定位技术
如无线传感的ZigBee网络CC2431芯片的定位引擎就采用的这种技术、算法。
接收机测量电路所得到的接收机输入的平均信号强度指示。这一测量值一般不包括天线增益或传输系统的损耗。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是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它的实现是在反向通道基带接收滤波器之后进行的。
为了获取反向信号的特征,在RSSI的具体实现中做了如下处理:在104us内进行基带IQ功率积分得到RSSI的瞬时值,即RSSI(瞬时)=sum(I^2+Q^2);然后在约1秒内对8192个RSSI的瞬时值进行平均得到RSSI的平均值,即RSSI(平均)=sum(RSSI(瞬时))/8192,同时给出1秒内RSSI瞬时值的最大值和RSSI瞬时值大于某一门限时的比率(RSSI瞬时值大于某一门限的个数/8192)。由于 RSSI是通过在数字域进行功率积分而后反推到天线口得到的,反向通道信号传输特性的不一致会影响RSSI的精度。
在空载下看RSSI的平均值是判断干扰的最主要手段。对于新开局,用户很少,空载下的RSSI电平一般小于-105dBm。在业务存在的情况下,有多个业务时RSSI平均值一般不会超过-95dBm。从接收质量FER上也可以参考判断是否有干扰存在。通过以发现是否存在越区覆盖而造成干扰,也可以从Ec/Io与手机接收功率来判断是否有干扰。对于外界干扰,通过频谱仪分析进一步查出是否存在干扰源。
2区别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x: Received power
最大的区别:Rx是手机测指标;RSSI是基站测指标
两者是同一概念,具体指(前向或者反向)接收机接收到信道带宽上的宽带接收功率。实际中,前向链路接收机(指手机)接收到的通常用Rx表示,反向链路接收机(指基站侧)通常用反向RSSI表示。前向Rx通常用作覆盖的判断依据(当然还需结合Ec/Io),反向RSSI通常作为判断系统干扰的依据。下面以反向RSSI为例解释:
为了获取反向信号的特征,在RSSI的具体实现中做了如下处理:在104us内进行基带IQ功率积分得到RSSI的瞬时值,即RSSI(瞬时)=sum(I^2+Q^2);然后在约1秒内对8192个RSSI的瞬时值进行平均得到RSSI的平均值,即RSSI(平均)=sum(RSSI(瞬时))/8192,同时给出1秒内RSSI瞬时值的最大值和RSSI瞬时值大于某一门限的比率(RSSI瞬时值大于某一门限的个数/8192)。由于RSSI是通过在数字域进行功率积分而后反推到天线口得到的,反向通道信号传输特性的不一致会影响RSSI的精度。
对于干净的无线电磁环境,电磁底噪水平可以通过一下公式进行计算:PN = 10lg(KTW), 对于CDMA系统来说常温情况下的底噪水平是-113dBm/1.2288M,考虑5dB的接收机噪声系数以及2dB的无线环境底噪波动水平,所以正常情况下,RSSI的监测结果应该是-106dBm左右,对于系统负荷的影响,一般最大不超过8dB,也就是-98dBm左右,考虑3dB余量,也就是说在高负荷情况下,如果系统工作正常,RSSI平均水平最大不超过-95dBm,否则就意味着网络有严重的反向干扰。
1)其实,RSSI有其专用的单位,RSSI的单位与dBm有公式可以转换,转换公式如图1和图2所示。
2)电磁底噪水平的计算公式:噪声基底=-174+10 log(BW) + 噪声指数。其中BW为频带宽,单位为Hz;噪声系数为设备引入的热噪声。如果要计算CDMA系统1.25MHz带宽内基站天线接收端的噪声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噪声基底=-174+10log(1.25*10^6)=-113dBm。由于天线端并没有经过有源设备,因此噪声系数为0。如果计算基站LNA噪声基底就要加LNA的增益和LNA的噪声系数。
3RSSI值
测定反向干扰的一个很常用的方式就是观测系统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or)值,RSSI值在反向通道基带接收滤波之后产生,在104μs内进行基带I/Q支路功率积分得到RSSI的瞬时值,并在1s内对瞬时值进行平均得到RSSI的平均值,查看RSSI的平均值是判断干扰的重要手段,空载下RSSI值一般在-110dBm左右,在业务存在的情况下,RSSI平均值一般不会超过-95dBm,如果发现RSSI值有明显的升高,那么肯定是存在反向链路干扰。对于Motorola无线系统而言,可以在OMC下通过“diagnose”命令来“诊断”相应扇区BBX宽带收发板卡)来查看RSSI值的情况。下图是分别针对三类扇区(空载扇区、负荷一般扇区、超忙扇区)诊断其BBX板卡得到的RSSI值,从图中可以清楚对比反向链路RSSI值在不同业务状况下(亦即不同的反向链路干扰下)的具体情况,唐山地区曾经由于外部强干扰源导致大面积反向链路干扰,在干扰信号足够强的情况下RSSI值可以达到-30dBm左右。
4CDMA
对CDMA系统而言,反向链路干扰在用户接入时的影响非常明显,由于反向链路质量的下降,移动台接入过程较正常情况会显得更“漫长”甚至是造成高的接入失败,原因是正常的前向链路质量会让移动台开环功控采用较低的功率发射接入试探,而由于反向链路干扰造成BSS系统并不能正常解调接入信道消息,移动台将以PowerStep步长逐步增加接入试探功率,这就使得接入过程被延长很多甚至是造成接入失败。所以,在判断反向链路干扰的时候,结合着接入指标来共同分析可以更快的发现问题。
5异常判断
用户感受:接入困难或者根本无法接入,语音质量不好,严重时甚至掉话;
观察终端:发射功率持续偏高(Rx+Tx>-70dBm)以上;有信号无法打电话,经过长时间接入后(20s),掉网;
话统分析:载频平均RSSI在正常范围【-93,-113】之外;主分集差超过6dB;FER过高,接入成功率、软切换成功率低,掉话率高,且接入失败和掉话的原因主要为空口。
RSSI异常的原因分类:
RSSI异常分3种情况,分别是过低、过高、主分级差值过大等,常见的引起RSSI异常原因有:工程质量问题、外界干扰、参数设置错误、设备故障和终端问题等。
5.
SINR
[url=]编辑[/url]
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是指: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是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噪声和干扰)的强度的比值;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信噪比”。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最初出现在多用户检测。假设有两个用户1,2,发射天线两路信号(cdma里采用码正交,ofdm里采用频谱正交,这样用来区分发给两个用户的不同数据);接收端,用户1接收到发射天线发给1的数据,这是有用的信号signal,也接收到发射天线发给用户2的数据,这是干扰interference,当然还有噪声。
现在,SINR经常出现还因为很多译码采用了干扰抵消技术,如BLAST空时结构。在V-BLAST译码时,先将信干噪比比较大的数据(分层)译码,后面译码时将已经译码的数据减去(抵消),依次类推,直到所有数据译码完毕。这里,SINR是个重要的参数。
在3GPP的提案中很多MIMO技术,如PARC(per antenna rate control),PGRC(per group rate control)等,需要用信道质量指示器(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来反馈信道特称给发射机,用于调整发射天线的数据速率,实现自适应调制。如果我们能估计并反馈信道的完全特征,即信道矩阵H当然最好。但在实际系统中,尤其是MIMO系统中,准确及时估计信道矩阵H是不现实的,并且受反馈信道的限制,反馈信息也不可能太多。因此,在3GPP的提案中大多采用SINR作为反馈信息,用于自适应调制的控制参数。
不同系统中,SINR的计算有不同的方法。大家可以看看相关的提案和文章。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虽不准确但便于理解和编成。假设有两个发射天线1和2,接收端需要接收天线1的数据,天线2是干扰则SINR1=P1/(P2+2PN),P1和P2分别代表发射天线1和2的功率,PN代表噪声功率。
SINR成为接收机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对设备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CDMA系统就是一个干扰受限的系统了,系统中的多用户干扰对系统影响比较大了,在具体设计时要考虑SINR了。这是由于CDMA系统的扩频码不是完全正交的,具有一定的相关值,当多个用户的终端位置比较近时,终端间的干扰就会比较大了。同时,由于CDMA基站采用的频率是相同的,不同的基站之间也会存在干扰了。通常,在CDMA系统中采用一个叫ROT(=(噪声+干扰)/噪声)的量来表征了。
6.
LTE功率控制
LTE功率控制的对象包括PUCCH,PUSCH,SRS,RA preamble, RAMsg3等。由于这些上行信号的数据速率和重要性各自不同,其具体功控方法和参数也不尽相同。PUSCH和SRS的功控基本相同。
1 标称功率(Nominal Power)
eNB首先为该小区内的所有UE半静态设定一标称功率P0(对PUSCH和PUCCH有不同的标称功率,分别记为P0_PUSCH和P0_PUCCH ),该值通过系统消息SIB2(UplinkPowerControlCommon:p0-NominalPUSCH, p0-NominalPUCCH)广播给所有UE;P0_PUSCH的取值范围是(-126,24)dBm。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动态调度的上行传输和半持久调度的上行传输,P0_PUSCH的值也有所不同(SPS-ConfigUL: p0-NominalPUSCH-Persistent)。
另外RA Msg3的标称功率不受以上值限制,而是根据RApreamble初始发射功率 (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加上∆reamble_Msg3 (UplinkPowerControlCommon:deltaPreambleMsg3)。
每个UE还有UE specific的标称功率偏移(对PUSCH和PUCCH有不同的UE标称功率,分别记为P0_UE_PUSCH和P0_UE_PUCCH ),该值通过dedicated RRC信令(UplinkPowerControlDedicated:p0-UE-PUSCH, p0-UE-PUCCH)下发给UE。P0_UE_PUSCH和P0_UE_PUCCH的单位是dB,因此这个值可以看成是不同UE对于eNB范围标称功率P0_PUSCH和P0_PUCCH的一个偏移量。对于动态调度的上行传输和半持久调度的上行传输,P0_UE_PUSCH的值也有所不同。
最终UE所使用的标称功率是(eNB范围标称功率 + UE Specific偏移量)。
2 路损补偿
在标称功率基础上,UE还需要根据测量得到的路损数据自动进行功率补偿。UE通过测量下行参考信号(RSRP)计算得到下行路损,乘以一个补偿系数α后作为上行路损补偿。系数α由eNB在系统消息中半静态设定(UplinkPowerControlCommon:alpha)。对于PUCCH和Msg 3,α总是为1。
标称功率设定和路损补偿都属于半静态功率控制,UE的动态功率控制有基于MCS的隐式功率调整和基于PDCCH的显示功率调整。
3 基于MCS的功率调整
根据Shannon公式,发射功率需要正比于传输数据速率。在LTE系统中,MCS决定了每个RB上行数据量的大小,因此调度信息中的MCS隐式地决定了功率调整需求。
根据公式 可以得到功率调整量。
公式中的MPR即是由MCS决定的per RE的数据块大小;
公式中的KS一般情况下=1.25。
公式中的β是上行数据全为控制数据(如CQI)而无其他上行数据情况下的调整系数;如果有其他上行数据则为1。
基于MCS的功率调整仅针对PUSCH数据,对PUCCH和SRS不适用。
eNB可以对某UE关闭或开启基于MCS的功率调整,通过dedicated RRC信令(UplinkPowerControlDedicated:deltaMCS-Enabled)实现。
对于PUCCH来说,没有基于MCS的功率调整,但是对于不同的PUCCH format,系统会设定其他format相对于format 1a的功率偏移(UplinkPowerControlCommon: DeltaFList-PUCCH)。
4 基于PDCCH的功率调整
eNB可以在DCI format 0(UE标识C-RNTI)中携带TPC,或者使用专门用于功控命令的DCI format 3/3a(UE标识TPC-RNTI)。
基于PDCCH的功控调整可以分为累积调整方式和绝对值调整方式两种。累积方式是在当前功率调整数值上增加/减少一个TPC中指示的调整步长;绝对值方式是指直接使用TPC中指示的功率调整数值。累积方式可以适用于PUSCH,PUCCH和SRS,而绝对值方式只适用于PUSCH。
eNB通过专用RRC信令(UplinkPowerControlDedicated:accumulationEnabled)指示UE采用累计方式还是绝对值方式。
当采用累积方式时,TPC可以指示两套不同的调整步长,第一套步长为(-1,0,1,3)dB,由DCI format 0/3指示;第二套步长为(-1,1),由DCI format 3a指示;
当采用绝对方式时,TPC数值为(-4,-1,1,4)dB,由DCI format 0/3指示。
除了DCI format 0/3以外,eNB还可以在下行调度DCI format 1上指示仅用于PUCCH功控的TPC。
UE的最终上行发射功率为“标称功率+路径补偿+MCS调整+PDCCH调整”。
7.
路径损耗
基于扇区天线的非测距无线传感器节点定位算法 - docin.com豆丁网 居节点的信息, PBSAO算法通过计算邻居节点通信范围的重叠区域来确定未 知节点的位置。不同环境中,由于路径损耗(PL,PathLoss)不 同,相同功率下信号传播距离不同。无线信号的路径损耗模型 为 [8] : PL=10×lg( Pt
基于4个网页-相关网页
路径损失
短语
PLPathLoss 路径损耗
PLPathLoss 路径损耗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21 14:33 , Processed in 0.76677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