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09-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0 00:25: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佛山移动本地传输工程验收规范V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网络维护中心
二零一三年二月


目  录
三、佛山移动新建光交箱工程验收规范 8
(一)验收内容及标准 8
(二)其他要求:……….……………………………………………………………….9
(三)验收比例…………………………………………………………………………9


一、佛山移动新建管道工程验收标准
以《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5103-2003为验收依据,并根据佛山地区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制定。
(一)、验收内容及标准
1、段长度量:
验收工程中,如不是平整路段的,需用皮尺进行测量;如是平整路段,可以使用推轮测量器进行测量;误差要求控制在0.3%以内 。
2、管孔试通:
试通规定:
1)人工开挖管道工程:管材直径为Φ110/103的管道,所有管孔全部用宽度为98mm、长度为900mm实心通管棒或1.5米长的六孔子管进行试通;
2)顶管工程:由顶管的施工单位负责布放六色子管,验收时,需直接用通管器试通子管。
3、管道埋深:在普通土、硬土路段管道埋深应≥80cm,半石质(沙砾土、风化石)路段埋深应≥60cm:对于全石质、流沙路段埋深应≥50cm:车行道≥80cm:人行道≥70cm。对于施工中达不到上述要求的都应该采取混凝土包封或套钢管等保护措施。
4、管道沟回填土检查:管道顶部30厘米以内及靠近管道两侧回填土内,不应含有直径大于5厘米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回填土必须夯实,以免回填土下沉。在市内主干道路回填后应与路面平齐,一般道路应高出路面5—10厘米,郊区应高出地面15—20厘米。
5、管道在手孔内埋深:距路面距离应大于80CM;
6、手孔高度、内观的验收内容和要求:
A: 市区水泥路面手孔井圈顶部高度与路面平齐;郊区普通泥路面手孔井圈顶部可以适当高出路面。
B:手孔井圈应完整无损。
C:手孔内壁及外壁外露部分应全批荡,四周墙角、底边、窗口都要求抹八字,批荡应严密、贴实、不空鼓、表面光滑、无飞刺、无断裂等;
D: 手孔深度应在1200mm。PVC管口距离手孔底面应为20cm-30cm之间。
E:  手孔内PVC管口应尽量安排在墙体中央,并且应做喇叭口,喇叭口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
7、检查手孔外批荡工艺检查;将管道一侧开挖至手井底部直到看到手孔基础,同时检查手孔外批荡质量,批荡厚度为2cm,检查外批荡的签证资料。
8、手孔墙体宽度:手孔墙体宽度应为24cm。
9、核对竣工图:竣工图应准确反映工程路由、手井位置、距离、编号、管群位置,有相对长久的参照物、在管道附近相关的道路名称等;
10、顶管管口埋深:顶管在手孔内埋深不小于40CM;
11、顶管布放子管:每孔顶管布放子管数量要求: Φ110管为6色(三大:30/25;三小:28/24),Φ160管为12色;布放子管质量按照设计规范要求。
12、手孔内外编号:按照本公司规范,字体清晰。手孔喷号,应注意手孔内外都要喷。另外,在路边路牙石上或路边墙壁上也应该喷上号,以方便找井。
13、铁箱:过桥铁箱铁皮厚度需符合设计要求,铁箱安装必须牢固。
14、PVC管、子管的封堵保护:验收时,PVC管、子管口需全部用管塞子进行封堵。
15、标桩、安全标志牌工艺: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人手井边必须树立标桩。标桩距地面高度一般为70cm,埋地部分必须保证50cm,标桩底部穿铁拦脚后灌铸水泥。标桩内部要用水泥灌铸。安全标志牌施工也需按照施工规范施工。
16、顶管工程中顶管后不准用PVC管驳接再进入手孔。
(二)、其他工艺:
1、管道保护要求:
A:整体安全可靠,钢管、铁架应用镀锌材料、塑料管作包封、防撞、防老化保护。
B:过小河、沟、涵洞等应用镀锌钢管、混凝土包封保护及堵塞,水流量季节性变化的应砌漫水坡。坡势较大且易水土流失的地方应砌护坡或护坎,并对管道进行包封保护。
C:过桥钢管的应该固定在桥梁的防护栏上,不得挂在桥梁的主梁上,固定卡为每2m一处或按设计要求。
D:横穿桥梁或涵洞时固定卡为每2m一处或按设计要求。
2、路面恢复检查:应按原周围路况恢复好。
(三)、验收抽查比例
1、 管道段长、人手孔高度、内工艺总体比例:
预验:100%检查。
初验:检查比例不得低于总人手孔数的20%;如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可增加抽查数量,直到全部检查并作记录;
2、 拖通比例:
预验:100%拖通。
初验:拖通管道段比例为20%(抽查管孔数规定:1孔全抽;2孔抽一孔;3、4孔抽2孔;5、6孔抽3孔;6孔以上抽50%)。如果有管孔已敷设子管则该管孔可视为拖通通过,但需每管孔抽取其中1-2子管进行子管试通,如果子管中已敷设光缆则该子管可视为试通通过;
3、 检查人手孔外批荡工艺比例:
预验:外批荡每1公里管道抽查不少于2处,1公里以下的管道抽查1处。
初验:外批荡每1公里管道抽查不少于1处,1公里以下的管道抽查1处(预验抽查井除外)。
4、 管道埋深抽查比例:
预验:管道埋深抽测比例为在可以开挖的路面中每1公里抽测2处,1公里以下的管道抽查1处。对不可开挖的路面可以使用探测仪进行检查,抽查处数也按可以开挖路面的抽查处数。
初验:管孔埋深抽测比例为在可以开挖的路面中每1公里抽测1处,1公里以下的管道抽查1处。对不可开挖的路面可以使用探测仪进行检查,抽查处数也按可以开挖路面的抽查处数(预验抽查过的管道段除外)。
5、 顶管后驳接情况、布放子管质量及进人手井管口埋深:
预验:100%检查。
初验:抽查20%。
6、 PVC管、子管的封堵保护、过桥铁箱检查、手孔内外编号核对比例:
预验:100%检查。
初验:抽查20%。
   7、管道沟回填土检查,标桩、安全标志牌工艺,其他工艺检查:沿路巡视。
二、佛山移动传输光缆工程验收标准
以《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T5138-2005为验收依据,并根据佛山地区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延伸。
(一)、管道光缆验收标准:
1、光缆固定:
A:用带钩的膨胀螺丝固定,钩朝下,光缆固定在膨胀螺丝的下方。
B:每对挂钩固定在同一水平线上,间隔约40-60CM,最顶端挂钩离路面最少15CM.
2、光缆保护:手孔内裸露光缆采用纵剖网纹管保护,每隔30厘米绑扎-处。
3、光缆弯曲弧度:光缆在人(手)孔内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直径的20倍。
4、光缆预留、盘留及固定:光缆预留:光缆在接头井的每端(预留)不多于6米,其余的光缆预留在接头井的两边井(每井预留不多于15米);直线管道要求每500米预留10-15米。跨桥长度小于20米的桥梁两端人(手)井预留10米, 20米以上的桥梁两端人井预留15米。光缆在人(手)孔内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直径的20倍;盘留圈绑扎铁件上或用爆炸螺丝固定在井壁上,绑扎牢固、美观、安全,并挂光缆标志牌标记。
5、光缆标志牌:每人手孔内光缆设置2个光缆标志牌;接头井设置3个光缆标志牌。
6、子管检查:子管占用按设计管孔施工。同一管孔内穿放六根不同颜色的塑料子管(三大:30/25;三小:28/24),用堵头涂胶水固定;子管在管道内每隔20米用皮线绑扎一处。子管在人(手)孔内伸出长度为: 25厘米-30厘米。子管口必须必须为圆形,不准出现橢圆型。
7、子管口封堵:未被占用子管端口用塑料塞子封堵,被占用的子管与该光缆用胶布缠绕。
8、接头盒安装及固定:管道光缆接头盒按一端进出线的方式,接头盒在人(手)孔内,离井口20-30公分左右的位置,横向水平安装。
9、接头盒标志牌:接头盒出入的两条光缆的标志牌在接头盒出入口处绑扎,同时在接头盒易于查看的位置绑扎接头标志牌。
10、接头内部检查:检查纤芯盘留需整齐、接头做防水保护等。
11、光交箱、机房的光缆成端工艺、光缆测试、标签检查:纤芯需盘放整齐,固定;标签需是使用打印字体的标签。纤芯损耗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2、竣工资料核对。
核对:接头井;光缆预留;占用子管颜色;光交箱、机房内熔纤盘占用情况等,需与实际相符;
验收比例:
1、 子管布放、子管口封堵质量,光缆的保护、绑扎固定工艺比例:
预验:检查比例不得低于总人手孔数的50%;
初验:检查比例不得低于总人手孔数的20%;
2、 接头绑扎工艺:
预验:抽查比例100%。
初验:抽查比例50%。
3、 光缆盘留:
预验:抽查比例100%。
初验:抽查比例30%。
4、 光缆接头内部、光交箱、机房的光缆成端工艺、光缆测试、标签检查:
预验:检查比例100%。
初验:抽查比例20%。
     5、光缆挂牌:
预验:检查比例50%。
初验:抽查比例20%。
(二)、架空光缆线路标准:
(1)、机械强度要求:
1、 直线杆路一般每隔5档设置一处双方拉线,每隔10档设置一处四方拉线(防凌拉)。担山、吊档杆应设置双方位线。
2、 跨越杆、大角杆,担山、吊档杆和一般直线杆每隔10根电杆应安装电杆直埋式防雷地线(采用4.0F铁线),并将吊线接地;与10KV以上电力线交越的两侧电杆,曾遭受过雷击的电杆,应安装电杆直埋式防雷地线(采用4.0F铁线),并将吊线接地。架空通信线路交越其他电器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请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5138-2005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附录G,例如与1KV以下电力线最小垂直净距在有无防雷保护的情况均应达到1.25m。
3、 吊线在角深超过10米的角杆和担山、吊档杆应设置吊线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应采用与吊线同级的钢绞线)。
4、 吊线在角深超过1 5米的大角杆,两侧吊线应作终结.
5、 电杆埋深按施工规范要求,如有特殊情况达不到埋深的必须按要求做水泥护敦。
6、 大角深角杆、终端杆应使用2.1米拉线棒。其他拉线使用1.8米拉线棒。
7、 拉线采用水泥拉盘规格为600X300X150mm。
8、 角杆、终端杆、担山、吊档杆拉线,付吊杆拉线出土不超过30厘米,其他拉线出土不超过50厘米。
9、 吊线长度超过80米应做付吊线,吊线超过200米两边杆应使用H杆装置。
10、 接头纤芯盘纤整齐有序,一条纤芯使用一松套管,加强芯固定牢固,接头合应有纤芯接续责任卡。
11、 杆洞回土夯实:杆根应培土高出原地面5--10CM,没有坑洼,空洞现象。
12、 杆号编写质量:杆号标识清晰准确用楷书或仿宋书写,杆号的高度,最末一个字或杆号牌下沿距地面符合我公司对电杆的标识规范(距离地面2-2.5m)
(2)、安全方面要求:
1、 公路边上电杆应喷刷红白安全标志,路边拉线及横过马路吊线应加装反光套管。
2、 吊线与电力线、广播线等其他线路交越处的防护装置齐全、有效及符合规定。其中吊线穿越电力线应采用三叉橡管保护。
3、 剪除影响线路的树枝,砍伐妨碍线路安全的树木(吊线、光缆不能碰树枝)。
4、 所有吊线和光缆不的低于地面3米。
5、 线路横跨公路不得低于路面6米。
6、 接头盒和顶留处的固定可靠、杆上铁件牢固、杆跟、地锚培土、拉线上把、中把、地锚出土应做防锈处理。
7、 光缆防护措施齐备,光缆的预留符合规范,光缆弯曲半径符合规范。
8、 吊线、拉线应绷紧,无松动现象。
(3)杆号/标识牌方面:
1、杆号编写正确、字迹清楚。
2、挂钩整齐无缺损,杆路及吊线上无杂物。
3、光缆的外护层及垂度无异常情况。
4、光缆标志牌齐全清晰可见。
5、光缆线路无弯曲,打扭现象。
6、挂钩间隔符合规范均匀布放。
(4)光缆进局部分规范:
1、光缆进局终端杆至局点应用钢绞吊线连接稳固。
2、光缆经过局点天面应沿天面边缘内侧,并往室外走线架方向布放,不得和铁塔基础和馈线交叉走,并用弯头爆炸螺丝固定绑扎。
3、光缆进入机房前应预留要求不少于20米,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预留不超过100米,并在直对馈线孔对面角落盘留和绑扎好,并在光缆上面标明光缆标签。
4、光缆进入馈线孔应尽量避免和天馈线在同一大孔,最好单独占用一大孔,并用防火泥密封,光缆弯曲半径符合规范。
5、光缆进入机房走线架应绑扎,光缆走向应在弱电线缆一边,并在进入综合机柜前应有标签。
6、光缆进入综合机柜钢绞线应固定,并用16MM地线接机房总地线排。
7、光缆成端应有标签,标签应包括光缆走向和接主干纤芯芯数。
8、光缆成端及盘纤质量:光缆成端采用熔接法,并按相同松套管,相同纤序对接,不得接错。在熔纤盘内,每侧光缆的预留光纤和预留带松套管应该不小于0.8米。并按#1—#12,#13—#24,#25—#36,#37—48顺序盘放在自下而上编号的相应容纤盘内。光纤接头热熔管待冷却嵌入熔纤盘的槽内,并固定牢靠。盘留光纤的曲率半径应大于37.5mm,对光纤不产生附加衰减。
9、成端处的光缆金属构件用RVVlkV(阻燃)多股铜芯塑料线(16平方) 焊接引出到局站专门防雷地线排上,光缆屏蔽层用4-6平方单股铜电缆与ODF接地汇流条紧固,在地线两端须挂过塑打印的标签。
10、光缆标志牌标记,要求每条光缆进出位置、拐弯处都必须标记标志牌。
11、ODF架内尾纤绑扎:必须安全、美观。
12、ODF架内尾纤标签:应与实际相吻合,标识准确。
13、ODF架的检查:安装位置、安装工艺、成端情况、标签、纤芯分配表等。
14、所有进入机房、基站的光缆都必须缠绕阻燃胶布。
   
(5)砍青标准:
1、 以杆路为中心两边砍青0.7米。
2、 在线路下面基本可以做到徒步巡回。
3、 线路下面无阻碍线路的树木和草丛生长。
4、 线路下面无容易产生山火的草丛或灌木从生长。
5、 沿线路方向看,可以形成一个通道的效果。
验收比例:
1、杆路、吊线施工工艺:
预验:检查比例不得低于总电杆数的50%;
初验:检查比例不得低于总电杆数的20%;
2、光缆布放、绑扎、挂牌等施工工艺:
预验:抽查比例不少于50%。
初验:抽查比例不少于20%。
3、光缆盘留:
预验:抽查比例100%。
初验:抽查比例30%。
4、光交箱、机房光缆测试:
预验:检查比例100%。
初验:抽查比例20%。
(三)、直埋光缆:
1、 埋式光缆应全部沿线检查其路由及标石的位置、规格、数量、埋深、排雷线及面向(按规范及设计文件)。
2、 光缆接头合及光缆标识牌等参照其他架空验收光缆验收标准。
3、 直埋光缆水泥标桩:应符合大样图,长1.2米(埋地0.5米),每50米  一根。(如本工程无标桩,验收不作要求)
4、 引上工艺:  同一般光缆要求,按照设计要求。
注:验收比例为100%,由验收测试组进行检查。
三、佛山移动新建光交箱工程验收规范(一)、验收内容及要求
1、 光交接箱安装位置:
1)需安装在固定、不用迁改的位置,不要安装在车辆经常经过的地方。
2)落地式交接箱安装位置的选择,应和交接箱基座、人孔、手孔配套安装。基座高度可根据各地区地势情况而定。防雨的高度300mm为宜。
3)交接箱基座距离人孔、手孔不超过10米,要求铺设镀锌钢管或塑料管,不得采用小通道方式。
2光交接箱安装工艺:必须牢固,墙体砌建符合建筑规范要求,抹灰表面光滑,无破损,开裂情况;箱体横平竖直,箱门应有完好的锁定装置。
3光交箱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电阻阻值不大于10欧姆。
4光交接箱的编号,光缆及纤芯编号、标识:应正确、完整、清晰、整齐。
5光交箱基座、引上管:光交接箱安装应砌混凝土基座;引上管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引上管数量应接光交箱最终容量需要一次敷设,不得少于3条。
6光交接箱其它防护措施:必须做好防潮、防鼠、防腐措施。
7尾纤盘放工艺:光交箱采用2米长尾纤,排列整齐,多余部份盘在纤盘内,不可交叉,层次分明。
(二)其它要求
1、验收前后新建光交箱内熔纤盘放置及移交要求:
在验收前,工程施工单位除本光缆工程需占用的熔纤盘外,其它未使用的空余熔纤盘不准放到新建的光交箱内,待工程初验时统一移交网维保管。
2、预验收要求:
1)对于涉及新建光交箱的工程,确保100%预验光交箱。工程施工单位逐个打开光交箱,由网维代维单位核对光交箱内已占用熔纤盘数量及已占用数量是否与工程工程设计、竣工资料一致,还必须清点、记录清楚空余熔纤盘及光交箱钥匙数量。网维代维单位在上述过程中对熔纤盘做上约定的标记。
2)预验收时,网维代维单位必须认真检查光交箱建造的质量,核对光交箱内光缆纤芯占用是否与设计、竣工资料一致;要求工程施工单位对每对纤芯都需进行测试;核对纤芯的盘放、标签纸字体、尾纤的盘放、光缆接地、挂牌等是否符合设计及相关维护规范要求。如发现存在问题,由监理单位记录,工程施工队及网维代维单位签字确认后作为遗留问题形成书面记录反馈给工程中心及网维中心对应区域主管。工程施工单位在初验前必须将预验发现的遗留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3、初步验收要求:
         1)初验前,工程中心必须及时把初验资料移交给网维中心。
         2)初验时,工程中心按预验核实的数量把空余的熔纤盘及钥匙移交给网维,双方清点后进行书面确认完成移交手续。
         3)针对初验遗留问题,要在验收完成之日起15日内整改完毕,提交整改报告,要求附整改后的数码照片。
(三)验收比例
预验:100%检查;
初验:抽查50%。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7 07:36 , Processed in 0.35091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