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3-1-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22 11:23: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   新建杆路的勘察A. 杆路环境
1.根据建设要求选择光缆的具体路由、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等。
2.确定光缆穿越障碍物需采取防护措施地段的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并确定拉线位置、程式及数量。
3.选择杆路路由的地面距离,杆位、杆长、杆型及杆上装置,基本杆距(基本杆距为50~60m,其中GYFXTC8F自承式光缆杆距为50-100米≤200米)。
4.杆路基本上沿各条道路的一侧前进并取直,避免线路复杂状况,尽量少穿越公路和高压、低压电力线,如遇其他通信杆路应在它们的外侧满足倒杆距离(倒杆距离一般为电杆长度的4/3)。
5.勘察时确认与其他建筑物保持必要的净距,见下表:
架空光缆线路与其他建筑物、树木的最小净距表
名称

平行时

交越时


平行净距(米)


垂直净距(米)



街道

4.5


5.5

最低缆距地面


胡同

4.0


5.0

最低缆距地面


铁路

1.33h


7.5

最低缆距地面


一般公路

>20


5.5

最低缆距地面


高速公路

>40


7.5

最低缆距地面


房屋、建筑



距脊0.6
距顶1.5

最低缆距屋脊
或平顶


河流



1.0

最低缆到最高桅杆顶


市区树木



1.5

最低缆距树顶


郊外树木



1.5

最低缆距树顶


通信线路

8.5


0.6

双方缆线间距


电力线

1KV-10KV


2



20KV-110KV


3

B. 主材规格选用标准
1.新建杆路采用水泥电杆,以7m×130mm电杆为标准电杆。部分水田、小低洼地跨越公路等采用8-10m电杆,8-10m电杆采用150mm杆稍。
2.一般情况,吊线采用7/2.2镀锌钢绞线,如遇>150m的飞档需采用7/2.6镀锌钢绞线。
C. 拉线设置
1.角杆拉线
在水泥电杆上架设光缆,角杆拉线程式如下表:
负荷区

      
        吊线及光缆长度
拉线程式
角深(米)

一条吊线架一条光缆

一条吊线架二条光缆

二条吊线架三条光缆


≤3.5

1X7/2.2

1X7/2.2

1X7/2.6

3.6—7.5

1X7/2.2

1X7/2.6

1X7/2.6

7.6—10

1X7/2.6

1X7/2.6

2X7/2.6

10.1—12

1X7/2.6

1X7/2.6

2X7/2.6


≤3.5

1X7/2.2

1X7/2.6

1X7/2.6

3.6—7.5

1X7/2.6

1X7/2.6

2X7/2.2

7.6—10

1X7/2.6

2X7/2.2

2X7/2.2

10.1—12

2X7/2.2

2X7/2.2

21X7/2.6
对于不适宜装设拉线的转交杆,可考虑撑杆来平衡转角张力。
2.坡度变更杆及平衡拉线
对不同负荷区的俯、仰角坡度变更杆及其平衡拉线和特殊处理规定如下表:
坡度变更杆平衡拉线装设
坡度变更
拉线程式
负荷区

2/10—2.9/10

3/10—3.9/10

超过4/10

轻、中负荷区


1X7/2.2

1X7/2.6

重、超重负荷区

1X7/2.2

1X7/2.6

另选路由
3.终端杆、分线杆平衡拉
终端杆或分线杆装设顶头平衡拉线,一条吊线装设7/2.6拉线一条,二条吊线装设7/2.6拉线二条。
4.长杆档、长杆档跨越、飞线跨越杆装设拉线
根据长杆档在挂设光缆后增加的自重、风压、冰凌各项负荷,确定其加固措施如下:
1)一般长杆档(100m-150m):吊线程式为7/2.2,现场勘查中视安全需要跨越杆上可装设7/2.2的平衡和7/2.6顶头拉线。
2)长杆档跨越(150.1m-200m):吊线程式为7/2.2,并安装吊线辅助线,辅助吊线程式为7/2.6。跨越杆采用Φ150mm的机制水泥电杆,并装设7/2.2的平衡和7/2.6顶头拉线。
3)飞线跨越(200.1-400m):吊线程式为7/2.6,并安装吊线辅助吊线,辅助吊线程式为7/3.0。跨越杆采用Φ190mm的机制水泥电杆或铁塔杆,并装设7/2.2的平衡和7/3.0顶头拉线。
4)跨越杆测量要求:飞线杆(塔)安设点的地势选择要求稳固,10年内没有塌方、滑坡的记录,安设点的高程必须大于江(河)下游水电站最高水位高程60米,并提交飞线杆(塔)安设点的经纬度、高程、土质情况。
5.双方拉线、四方拉线的设置
(1)、  在轻、中负荷区的直线杆上每500米±100米设抗风拉线(双方拉线)一处,每2000米±100米设防凌拉线(四方拉线)一处。
(2)、  在重、超重负荷区,每400米±50米设抗风拉线(双方拉线)一处,每1600米±100米设防凌拉线(四方拉线)一处。拉线程式均为7/2.2镀锌钢绞线;长杆档、飞线跨越杆上装设需三方、四方拉线,并减去应装设的双方、四方拉线。
(3)、  设置双方、四方拉线的电杆,为直线杆,且与其相邻两根电杆不得是角杆。
(4)、  双方、四方拉线的程式为7/2.2镀锌钢绞线,每一条拉线上把配305双螺旋一付。
D. 吊线设置
新建光缆吊线安装位置原则为:一般规定第一条吊线安装在公路的外侧,按“杆路前进方向的左侧或右侧(二者只能选其一)”并结合“南北向杆路在东侧,东西向杆路在南侧”的原则安装吊线。
E. 地线设置新建杆路及利用原有杆路新建吊线,每公里应安装一组延伸式地线。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24 05:28 , Processed in 0.37469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