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2-1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23 08:45: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从网络层来看,计算机网、电信网、电视网等加快融合为一体,宽带IP技术成为三网融合的支撑和结合点;VoIP逐渐成熟,并将推动移动话音和数据业务的融合,可以更加广泛地支持移动多媒体业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革命带来的深远影响可以概括为3点:一是1994年因特网商业化以后的急剧增长;二是数字化导致的“三网”融合;三是通信体制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转化的体制革命。  因特网的一个最重要特点是基础设施和应用是分离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设立一个网页,全世界都可以看到。尽管早期因特网是窄带的、非实时的数据网,由于因特网有这么突出的特点,人们还是开始尝试在因特网上提供话音和各种数据通信以及视频业务。关键问题是如何在IP这种无连接的网上提供端到端的连接,并且能够保证服务质量(QoS)。目前这方面的主要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开始出现Everything over IP 即任何一种业务都可以在因特网上实现的局面。因特网不仅可以提供基于Web的新的因特网业务,也可以提供各种传统电信业务,甚至视频传输和广播业务。实际上,从发展趋势看,过去的B-ISDN的概念在逐步消亡,未来的综合业务网将是基于宽带的因特网,这一点目前已经被绝大多数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所接受。最近两年产生的一系列全球性的产业重组,无一不是围绕着争夺未来IP市场的竞争。  由于经营内容、传输手段和处理方法的数字化,导致了一个行业可以做另一行业的事情,使得过去几个独立的行业--电信业、广播电视业和计算机业之间出现了互相融合的趋势。实际上这个进程早已开始,20世纪80年代,电信业就开始发展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提供话音、数据、视频综合业务,随后又发展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20世纪90年代,广播业也想在有线电视网上做全业务网(FSN),但这些早期的努力都没有成功。其根本原因是,虽然这3个网出现了融合的可能性,但是由于3个网采用不同的传输技术和协议,要从链路层上来连接这3个网几乎是不可能的。互通互联都做不到,又如何实现融合呢?因特网是网络层上的互联,而不是在链路层上互联。3个网都接受IP协议,因而为三网融合提供了一个结合点,一个共同基础。  现代电信网是以话音业务为主进行优化设计,100多年来一直是电路交换,需要一个交换控制中心在通信前先建立连接。它有3个特点:面向连接、电路交换、时分复用。而更古老的通信方式--邮政通信交换的是信件,邮局按地址选择邮路递送即可,不必建立连接。因特网采用邮政交换方式,将数据组装成分组(信包),网络上的路由器根据分组头中的终点地址选路传输,也是无连接的。与传统电信网不同,因特网的3个基本特点是:无连接、分组交换、统计复用。在网络层互联,只用一个IP协议就解决问题了。至于链路是什么技术、什么媒体都没有关系,从而避免了在链路层互联的困难。这使因特网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多少年来想搞综合业务,就是网络联不起来。所以说,IP为三网融合提供了一个结合点,从而产生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转化的体制革命。  从空中接口来看,面向移动数据业务的2.5G过渡技术日益活跃,并走向成熟,其中GPRS因为其突出的优点,而成为GSM向第3代的主要过渡技术;移动因特网接入业务前景看好,并开始进入实用阶段,移动终端上网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应用提出的WAP(无线应用协议)技术,已引起了全球的普遍关注。软件无线电,高频谱效率多址码,时空联合处理技术,现代编码/调制技术(包括各类语音、图像的数字压缩技术以及如Turbo码和R-S码等新型的信道编码技术),多用户检测和干扰抵消技术,智能天线等都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关键技术。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9-5 12:44 , Processed in 0.12114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