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华为的危机是什么?我认为,华为的危机恰恰来自于它的成功,来自于决定它过去29年成功的根本因素。这个巨大的危机如果无法解决,华为终将平庸,也终将会逝去。
这个巨大的危机因素有三层,分别是一个人、一个文化和一个治理架构。
一个人
这一个人,就是任正非先生。任先生是飞哥的偶像,是缔造华为的伟大企业家,这点上面飞哥愿意和任何一个人辩论,飞哥不需要花哪怕是一秒钟争议,就扔给你一个问题——你给飞哥做一个华为看看?这是个一拳怼死你的问题,不要试图狡辩。
那么飞哥为什么说任先生是华为的头一个大危机呢?因为飞哥认为,任正非太卓越,卓越到极致,以至于无法复制!
任正非是华为的精神领袖和核心,17万华为人能够凝聚在一起,飞哥认为,制度是次要的,理想和精神是首要的,这个理想和精神的载体,到今天仍然是任总。
飞哥还没有看到华为内部的任何一个潜在继任者能够担负起这样一个重任。一旦任先生退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华为的精神核心如何延续?17万人将如何凝聚?新的继任者不仅很难在理论和实践高度超越任正非,更绝难有相称的历史地位相匹配。
咱们来拜读一下任正非先生的简历。任先生出生于1944年10月25日,少年就读于贵州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县城,1963年进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习。1974年应征入伍为基建工程兵。1978年还曾出席过全国科学大会,1982年出席了党的十二大。
1983年转业到深圳,工作不顺利,转而在1987年集资两万多元创立华为公司。而后倾其所有致力于华为,29年硬生生带出了一个世界500强,全球第一的通信巨头。更通过言传身教,缔造了华为文化和华为精神。
问题是,这个核心怎么传承?飞哥没有找到答案,细思恐极
一个文化
第二个危机是一个文化,也就是华为文化。在这里,飞哥说的是华为文化的载体,是一群华为的创业者。他们跟随任正非出生入死于残酷的市场,纵横驰骋在亚非拉欧洋各洲,从床垫文化、加班文化、狼性文化,到贯穿在产品、服务、价格、打单等各个方面。
时代变了,江山打下了,荷包鼓鼓的,摸摸两肋,肉蒲蒲的,还有吃苦的心态和初心吗?还能把创造和拼搏作为生命的全部,哪怕是重要的一部分呢?飞哥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每个经历过华为创业的人都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建立在从0到1这个创造过程的“开国元勋”们,这个华为的精神传承了吗?能走多远?
第二个危机是一个文化,也就是华为文化。在这里,飞哥说的是华为文化的载体,是一群华为的创业者。他们跟随任正非出生入死于残酷的市场,纵横驰骋在亚非拉欧洋各洲,从床垫文化、加班文化、狼性文化,到贯穿在产品、服务、价格、打单等各个方面。
时代变了,江山打下了,荷包鼓鼓的,摸摸两肋,肉蒲蒲的,还有吃苦的心态和初心吗?还能把创造和拼搏作为生命的全部,哪怕是重要的一部分呢?飞哥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每个经历过华为创业的人都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建立在从0到1这个创造过程的“开国元勋”们,这个华为的精神传承了吗?能走多远?
一个架构
第三个危机是一个架构。华为采用“资股”加“身股”的员工持股计划。股东有两个,分别是任正非和工会员工持股会。任先生在员工持股会也持有股份,两份合计差不多1.4%(见华为2015年报)。
股东会下面是董事会,随后是董事会领导下的轮值CEO,目前有三个轮值CEO。其下是公司的管理团队和各级组织。这个是治理架构层面,飞哥没有看到不合理的地方,而且飞哥认为这套机构运行也很好。
问题在于,飞哥会经常看到冠以“总裁办”发布的任总讲话。这些讲话是华为的精神布道,起到了一杆到底的宣传和联接作用,形成了与日常运行相平行的精神传播机制。这个就保证了不管运行如何,在华为精神层面无论如何不会跑得太偏,就是个别干部想跑偏,群众也不会跟随。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总裁办”的精神布道,如何保证不跑偏?任总在位,问题不大,将来怎么办?
这三个危机,将是华为所面临的重大危机,也是华为必须要面对的!无法度过这个危机,华为到底还能走多远?
飞哥夜不能寐。。。相信任正非先生可能已经在思考,也终将要面对所有伟大的开创者的终极一问,伟大的创业精神如传承?多少伟大事业的开创者面对这终极一问的时候,内心都发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独呐喊。
即使找到办法,度过了这个危机,华为必将会变得不同。华为再也不会是过去29年的活泼少年。它可能依然会卓越,依然会是一个伟大的企业,但成熟装束之下的华为,还会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初心,相逢于未来,还是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