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
- 18972
- 分贝
- 0
- 家园分
- 139688
- 在线时间:
- 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6-3-26
- 帖子:
- 2715
- 精华:
- 38
- 注册时间:
- 2005-8-13
- UID:
- 54944
注册:2005-8-13
|
“推动一个大的通信项目实现产业化,一定要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产业群体,同时发挥产业群体每个链及每个企业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发展格局。”日前,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副司长张新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TD-SCDMA产业链的重要性。
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TD-SCDMA产业联盟在推动TD-SCDMA产业化进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联盟秘书长杨骅告诉记者,从整个产业的群体来看,现在TD-SCDMA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已经形成了多厂家的供货局面。
从产业的整个进展来看,系统设备、终端、芯片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通过近两年快速的发展,从系统设备上来说,已经形成了四套比较完整的TD-SCDMA网络解决方案,主要是接入网和核心网的配套,比如大唐+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鼎桥+华为、中兴+中兴、普天+北电四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完成了全部的产品样机的开发和专项的测试。通过这种网络测试已经充分验证TD-SCDMA系统已不存在技术风险,完全可以支持大规模的独立制造。
从芯片的角度来说,目前有T3G、展讯、凯明、ADI、重邮信科、华立六家芯片厂家介入到这个领域,其中T3G、展讯、凯明和ADI四家已经提供了商用的芯片供终端开发手机,还有两家厂商在10月份陆续推出后续的芯片。
在终端上更是获得了群体性的突破。目前国内企业如海信、夏新、联想、波导、英华达、重邮信科、大唐移动(上海)、中兴通讯、华立等,国际企业如三星、LG等都在进行TD-SCDMA研发生产,现在已经有十多款终端参加了今年的网络测试,为整个TD-SCDMA系统的验证提供了很好的保证。目前除了基本的语音和数据领域以外,已经实现了PS128K和384K的视频点播、在线电视、Web浏览以及高速FIP64下载,而且已经具备了规模供货的产能。
仪表方面过去是TD-SCDMA的薄弱环节,但除了国外的厂商之外,目前已经有国内的厂商如中创信测、湖北众友等企业在TD-SCDMA的信令分析仪、基站系统测试平台、终端测试仪等领域实现突破,国外如安捷伦、泰克、安立、威尔泰克等跨国公司已经投入到该领域产品的开发。
在天线上,TD-SCDMA已经形成了海天、中山通宇、安德鲁等企业,并在关键技术上有了突破。智能天线的成熟度直接关系着TD-SCDMA产业链的完善以及商业成熟。
产业链合作优于其他技术标准
据杨骅介绍,TD-SCDMA在产业化的起步阶段,就确定了“从产业链整体布局出发推动整个产业发展”的产业化策略,从而在起步较晚的不利情况下,快速提升了TD-SCDMA的整体产业实力。以大唐为主导的TD-SCDMA核心企业通过专利技术共享等方式,积极促进了TD-SCDMA产业联盟的形成与发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TD-
SCDMA产业链。同时,通过联盟推动产业链的各个企业利用这一核心技术和专利的共享平台,迅速地切入到TD-SCDMA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极大地加快了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
到目前为止,TD-SCDMA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接入网、核心网、终端、终端芯片以及测试环境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且各个环节之间已形成相互配套、彼此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如系统设备与终端开发相协调,在开发的不同阶段即可实现系统与终端的互通与测试,加速了产品开发的进程;芯片开发与终端开发相捆绑,既可使芯片设计时即可吸收终端厂商的使用意见,又可在硬件开发基本完成后终端即进入同步开发,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极大地保障了TD-SCDMA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其他两个3G标准在产品开发前期,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与推动,致使产业链各环节相互脱节,彼此未能形成有效的合作与配套。如系统设备开发出来后缺乏相应的终端;所开发的同类终端产品不能配合以进行设备与网络的测试,迫使一些系统厂商自己开发模拟终端配合测试;终端厂商拟开发同类3G终端产品,但由于国内没有厂商可提供可用的芯片,而国外芯片厂商的开发进度又不能满足整个产业开发的进度,致使终端开发滞后;而系统与终端产品出来后,又缺乏相应的测试仪表等,延缓了整个产业的发展。相比其余两个3G标准在产业化初期的“各自为政”的现象,TD-SCDMA的表现却较为出色。
整合产业链变革开发模式
TD-SCDMA推出的时间比其他两个标准晚了几年,这是TD-SCDMA面临最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让TD-SCDMA赶上另外两个标准的水平,是有相当大难度的,所以TD-SCDMA在产业化中打破了原有“串行”的开发流程,采用了“并行”的开发方式。
传统的开发一般是系统、芯片、终端,是一个“并行”的开发流程。为了缩短产业化的周期,TD-SCDMA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变革。系统、芯片和终端在一定程度上“并行”,这样的方式带来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芯片和终端企业比较早地参与到系统开发中,对系统的技术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终端企业参与到芯片的开发当中,在芯片设计的时候就能够及早地提出用户对于芯片的一些具体要求,便于芯片能够比较快地完成商业化的准备,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终端厂商因为介入芯片的开发,所以比较早地了解了芯片的结构,在它终端设计时也能够比较快地设计出自己硬件的方案。所以,这些方面都为本身的设计方面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结果是显而易见的,TD-SCDMA的开发周期实现了大幅压缩的目的,一位业内人士说:“我们用一年的时间追赶上了别人三年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