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少将

注册:2015-11-268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8-16 10:36:5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2017年8月16日下午,联通宣布引入14个投资方的780亿人民币投资,混改靴子落地。作为电信企业乃至国有企业改革极具代表性的事件,联通混改引发关于国企改革、关于通信业竞争的思考,甚至引发股市震荡。

混改一年来,通过资本引入、业务拓展、员工持股以及瘦身健体一系列动作,联通实现了提质增效增效,业绩增长。

但混改的初衷是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使公司治理机制、决策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发生质变,运转更加高效灵活,更富于竞争力,而非仅改善几个经营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联通混改之路任重道远。

改变了什么

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曾表示,评价混改好坏的重要标准是企业经营效益是否提升。

作为最直观的指标,联通在业绩上实现V形大反转。

2017年联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6%;净利润为4.3亿元,同比增长176.4%,实现了业绩大反转。

行进至2018年中期,联通混改对业绩的改观更为彰显。

8月15日下午,中国联通正式披露了2018年上半年财报。2018年上半年,中国联通经营业绩显著提升,实现服务收入1344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行业领先。实现EBITDA457亿元,同比增长4.9%。税前利润达到78亿元,本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盈利达到59亿元,同比增长145%。

其中,移动主营业务收入843亿元,同比变化9.7%;固网主营业务收入491,17亿元,同比变化5.5%;其他主营业务收入10.28亿元,同比变化48.1%;销售通信产品收入146.82亿元,同比变化7.9%。

640?wx_fmt=jpeg

厦门智者恒通管理顾问机构总监吴勇毅表示,这足见联通转型战略初见成效,边际改善明显。

联通混改后与BATJ等互联网公司合作,推进2I2C、2B2C等流量型产品市场拓展,拉动用户净增明显,ARPU从2016年的46.4元提升至2017年48元。合作更彻底、范围更广泛、模式更新颖的B2I业务也被联通员工屡屡提及。某联通员工对《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混改之后,2I业务增速明显。

640?wx_fmt=jpeg

除了移动流量业务外,联通与BATJ在新零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业务深度合作。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战略投资者资源匹配,联通探索了与其深度合作的路径,例如,近日与阿里巴巴成立合资公司主攻政企数字化转型。

在瘦身健体方面,机构精简程度超过预期。在中国联通总部层面,部门数量减少33.3%;人员编制由1787人减少为865人,减少51.6%。在省分公司层面,省分公司现有机构数减少205个,减少20.5%;本部管理人员职数减少342个,减少15.5%;全国省级公司管理人员职数减少415个,精减率9.8%。管理人员平均退出率在14.3%左右。

在员工持股方面,虽然设置了苛刻的解锁条件,但中国联通的7550名核心员工持股计划阶段性实施。

640?wx_fmt=jpeg

混改加减法

虽然进行了体制的精简和激励的配套,但对比联通混改的初衷,一年来联通在国企机制体制的变革上突破不多。

“机制方面还是没有改变,做什么事都怕违规,会议多了,会议纪要多了,做起事来让人畏首畏尾”“基层压力更大了”这些来自联通员工的声音诉说他们对混改最直观的感受。多位联通员工也直言,即便是划小承包也还是国企的体制。

野村综研(上海)咨询高级顾问蔡建军书面回复《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联通作为如此庞大的国企,发展这么多年,国企的基因不是短期可以改变的,而且在新旧思维的互相冲击之下,对于员工本身也是一种挑战。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曙光曾撰文表示,如果仅仅是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引进了社会资本,而国企的法人治理机制没有变化,换汤不换药,是没有意义的。混改后决策机制仍然是老样子,战略投资者在董事会中、在公司决策中不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这样的混改是有违初衷的。

从当初混改方案公布,业内人士曾表示,民营互联网企业投资者股权份额合计仅占16.97%,即使算上两家国有的投资份额,总份额也仅占33.3%。此业内人士表示,不难想象,在公司运营中,外来的投资者难以制衡大股东,国企多重目标、难以聚焦核心业务的问题仍没有根本扭转。

但与此同时,多位专家也表示,对于机制体制改革目前需要慎重。

王曙光表示,国企混改是要毫不犹豫地往前推进的,但在推进过程中不能盲目地“为混而混”,要在机制、体制上更多创新,保证整个过程稳健、安全、有效,防止可能的风险,要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

在机制体制上谨慎推进的同时,业务模式的突破是联通下一步需要做的加法。

联通的基础设施能力、全国一体化运营服务体系和BAT等互联网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领域的深耕积累和活跃的用户进行资源互补,有利于联通拓展管道之外的业务。

业内人士指出,混改之后,联通本身的业务结构和模式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产业链中管道的定位并没有改变。

目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作为代表行业趋势的方向,应该是运营商重点发力的领域。

在中国联通的混改进程中,云计算一直是多方合作的重点领域。2017年底,中国联通混改对外合作的首项重大业务落子云计算,并分别与参与混改的两大互联网股东阿里、腾讯达成合作,涉及公共云、私有云、混合云三大方面,重点面向政企及行业客户的云升级。与阿里巴巴合资成立的云粒智慧是中国联通深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又一阶段性成果,也代表了未来联通混改探索的方向。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9-21 07:40 , Processed in 0.21759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