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测试需求背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融合通信的迅猛发展,IM即时通讯软件开始被广泛运用。从最早兴起的个人传统社交IM,到企业、商务用途IM到现在流行的实时主播,直播等泛娱乐等音视频应用,以及最近几年因为疫情的大背景下云视频会议业务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似乎已经离不开各种形形色色基于IM APP的应用。 这个时候音频通话质量对用户的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的音频产品应该具有低延时、流畅、抗丢包、高音效等特征。为了满足用户以上要求,无论是IM APPSDK(或语音引擎)供应商还是IM APP运营者都应该从各方面去保证其产品对用户感知的语音通话质量的保证。 即使是以视频业务为主的应用,音频质量同样重要。以直播类应用为例,虽说用户对画面的直观感受是以看为主,以听为辅。如果主播直播时声音断断续续,或者声音质量较低,都会影响直播的质量和用户体验,甚至受到用户的投诉从而转投其他平台。
那么如何实现音频优化呢,主要面临的挑战有: * 音频编码器情况下的音频质量表现各有不同; * 网络(带宽,延时,抖动等)对音频体验也有影响,无论音频还是视频都会受网络的影响; * 回声消除(EC)对音频体验也有影响,如果回声消除性能较差,用户的音频体验会相对较差; * 不同运行设备,比如市面上各种厂牌的安卓设备的差异都会对音频质量产生影响。
2. 影响通话语音质量的因素 2.1. 不同音频编解码测试 不同的音频编码器对语音的处理,对声音峰值的处理,对网络参数的应对,包括编解码引起的延时,都会对语音质量有不同的影响,借助专业语音评估测试工具,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编解码情况下的MOS值情况,从而找到音频优化的突破口。 2.2. 网络(丢包 延时 抖动) 网络对音频质量的影响是非常直观的,如果承载音频信息的语音包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丢失,晚到,或者不均匀的到达,就会造成我们常说的丢包,延时和抖动。从主观听感上造成声音的卡顿(丢包)和滞后(延时),严重影响通话的质量和可理解性。在公共互联网上的,特别是在远距离通信的情况下,如果缺乏足够的网络部署和音频的丢包对抗技术,这种情况就会变得尤为明显。 如果是在内网环境,两人通话的场景下,声音可以通过点对点(P2P)的连接互相传输,很多网络问题容易被单一的测试环境忽略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自己的公司内网测试时候感觉延时小声音流畅,跑到真实环境下就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特别是我国跨运营商的丢包,或者3G,4G,5G移动网络下会有很多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可以结合弱网情况下测试语音质量的方案,即在测试语音质量的同时配合IP网络损伤仪,就可以主动的仿真各种现实网络的情况,比如带宽、丢包、延时、抖动、综合网络等情况。通过逼近法,业界推荐标准或者通过回放用户卡顿场景数据就能实现逐步排查找到问题所在。 2. 3.回声的检测 在测试语音质量的同时,如果能配合回声检查工具判断通话中是否存在回声,从而判断EC在开启的情况下是否能正常工作,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即时开启了也会触发回声从而导致语音质量下降。 2. 4. 不同设备平台的对比测试 通过大数据筛查找到用户使用的主流安卓品牌和机型,或者挑选一些用户反映问题最多的机型去做一些针对性测试覆盖。设置一端为参照终端(比如iPhone最新的机型作为参照端),另外一端连接不同的安卓机型,找到出现状况的机型再进一步进行排查和优化。 3. 局限性&结论(Limitation & Conclusion) 网络,设备,物理环境都会影响音频质量,音频的测试评估不局限于单一环境,而影响质量的因素也不仅限上面提到的。全面的评估一个实时IM APP或者语音引擎需要科学的测试环境搭建和客观测试流程,希望本案例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测试启发。如果对本案例涉及的内容想进一步了解和讨论,也可与我联系:13816090264(微信同号), 丁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