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少将

注册:2015-12-30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24 10:36:3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2000年代初,三方网优工程师不仅能轻松“卖人头”高收益,更能以一年打拼、一年环球旅行的节奏生活。如今看来,这种“高薪+自由旅行”的工作—生活平衡,是那个时代的专属标签。

运营商采购模式长期倾向集中批量招标,集中定价权、砍成本,供应商习惯性以“薄利多销”应对。风险在于,这一个步骤接一个步骤,利润风暴中,小团队逐渐被收割,大公司凭规模余粮活得更滋润。结果注定是行业集中,规模化公司成为主导。

一直到最近,行业主要卖的是人力成本。薄利润意味着工程师薪资被不断压低;单价合同、层层外包极大地吞噬了工程师本该得的钱。举例:采购方出价 1.8 万/月,扣除 20% 管理费后变成 1.44 万;再加上外包层层抽成、企业 30% 毛利,下层工程师实得不超 1 万/月。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民工讨薪”的现象。

如此反复降薪、删除经验工程师,行业走向技术低端化、年轻化,经验被剪裁,技术成为“可替代的廉价”——这才是真正该惊醒人心的“降级”。

规模优势驱动市场偏向实力强的大企业。小型网优公司没中标,就只能靠被大公司“二次拆解”接项目,层层外包普遍存在。这种结构,最终受苦的依然是一线工程师:合同承包式、层层收割式,让人间悲剧在日复一日的项目中上演。

面对新时代通信要求,“以用户为中心”“主动预测”“自动优化”“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共识。中国移动不断强调:未来网优必须集中化、自主化、自动化、数据化。网络除射频外,其余数字部分正向虚拟化、IT 化演进。

然而许多传统三方网优公司仍是“买卖人头”生意,拒绝投入、不做研发,资金被炒房、日常支票式运作,20 年如一日。如此“守着现金流但技术荒芜”,未来注定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世界再次破碎,甚至更加暴烈和残酷。然而,这就是他们的时代!”行业确实残酷,但不代表我们没有重构未来的机会。

如果你或同行们看到了希望,能否在评论区分享:你所了解的、已经起步转型的网优公司或平台?未来究竟还能怎样不再“卖人头”,而是“卖能力”?欢迎大家留言、补刀,这篇文章需要你我共同守住那点技术的尊严与希望。

我也曾试图去找出一些关于传统三方网优的一些乐观的观点,但很可惜,能力有限,没有找到,如果您有,也请您留言。

昔日网优,是带着背包去旅行的高收入梦想
2003年前后,做网优不仅能月入数万,更有一年干活一年背包旅游的洒脱节奏——这是网优人的幸福定义。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5 03:18 , Processed in 0.09102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