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将

注册:2024-8-287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15 09:36: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近期3GPP RAN工作组会议传出一则影响6G发展方向的消息,就6G空口的核心波形达成一致,而这一“新”波形,与5G正在使用的CP-OFDM、DFT-s-OFDM完全相同。这一决策看似“保守”,5G与6G公众号(ID:angmobile)注意到背后却藏着移动通信行业对成本、效率与未来的深度权衡。


为何选择“复用”5G波形?运营商需求是关键


6G波形的选择,并非技术人员拍脑袋决定,而是紧紧围绕着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的核心诉求。对运营商而言,5G的“余温”仍强 —— 至今仍有大量5G标准中的功能未落地实现,若此时为6G打造一套全新空口技术,意味着要重启站点升级、部署调试、新建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工作,巨额的资本支出(CAPEX)背后,却是不确定的技术优势和盈利回报。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想再经历5G从非独立组网(NSA)到独立组网(SA)的“折腾”,那种架构切换带来的资源浪费与业务中断风险,是行业不愿重蹈的覆辙。


诺基亚3GPP高级标准化专家Alva Kosasih的观点恰好印证了这一点:“6G的主要目标是打造更成熟的通信系统,保留现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是明智之举”。既然5G波形已经过市场验证,保留这些现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既能降低技术复杂度,也能让6G更快落地——毕竟,一个“能用、好用”的系统更符合当行业需求。


争议声中,“保守”会不会扼杀创新?


不过,这一决策也引发了不少担忧。一家科技公司Paaru Wireless的创始人Pavithra Nagaraj直言,将5G波形直接用于6G,可能陷入“舒适区”陷阱。其认为,这种选择会压缩波形设计的颠覆性创新空间——比如原本被寄予厚望的OTFS波形,在高速场景适配、频谱效率提升上有独特潜力,如今却被暂时搁置;而完全基于AI的端到端空口概念,也只能先放进“待讨论”文件夹。长此以往,行业可能错失提升效率、拓展新用例的机会,甚至减缓6G长期突破的步伐。


Jim Platforms的Spyridon Louvros也补充道,采用OFDM波形并非全部,ZAC OTFS等其他波形也有很强的支持度。


这些声音并非否定现有决策,而是提醒行业不能因追求稳定而忽视创新的可能性。


折中之策:创新转向非物理层,保留技术灵活性


面对“稳定”与“创新”的矛盾,行业逐渐形成了一种务实的共识:6G的重大突破,未必一定要集中在物理层(空口波形)。正如Pavithra Nagaraj所说,未来的大胆转变可能来自网络架构优化、AI原生设计(让AI深度融入网络运行而非仅做辅助)、频谱利用效率提升,以及与卫星等非地面网络的融合——这些领域的创新,既能避免空口变革带来的成本压力,也能为6G赋予真正的“下一代”价值。


同时,3GPP也为技术调整留了“后门”。诺基亚3GPP高级标准化专家Alva Kosasih明确表示:“我们不会拒绝任何新事物,若某个特定用例确实需要新波形,会及时跟进”。这种灵活态度,平衡了当下需求与未来可能性。对行业而言,当前更重要的不是追求“全新空口”的噱头,而是先稳住根基——用稳定的5G衍生空口,给运营商留出时间优化网络灵活性。比如,如何在不预设固定架构的前提下,实现类似网络切片的功能,让运营商能签署有意义的服务等级协议(SLA),这比纠结于波形是否“全新”更具实际价值。


6G的“成熟”比“颠覆”更重要


从3GPP的波形决策来看,6G的发展逻辑已从“追求技术颠覆”转向“追求系统成熟”。这并非行业失去了创新勇气,而是经历了5G的实践后,更清楚“务实”的重要性——毕竟,能落地、能盈利、能真正服务用户的技术,才是有价值的技术。未来,6G将在“延续5G优势”与“拓展非物理层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空口波形的“保守”选择,或许正是这份稳健的第一步。


喜欢关注我们 ↓↓↓

请关注我们→
我们聚焦:5G/5G-A、智算、AI、低空智联、星地融合、卫星互联、车联、物联、6G、F5G/F5G-A。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5 21:23 , Processed in 0.10926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