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中将

注册:2004-6-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 22:24: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2007年04月02日&nbsp;10:15&nbsp; <span class="linkRed02"><a href="http://www.ccidcom.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a20010">通信产业报</font></a></span><!--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div class="artibody" id="artibody"><!--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  通信产业报记者 顾莹</p><p>  北京北四环中路的北京奥运大厦18层,在短短的一年内增加了近一倍的工作人员。他们中大多数是来自企业的信息化或者通信部门的技术人员,每天审批、协调2008年北京奥运会通信、信息工程所需技术指标、设备测试是他们最主要的工作。</p><p>  就在奥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负责统筹奥运通信建设工程的北京奥组委技术部林融副部长接受了《通信产业报》独家专访,他告诉记者,2007年是奥运筹备的决战之年,场馆建设、交通轨道建设等都将在今年基本完成,“通信建设作为这些基础建设的保障,将是今年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奥运筹备计划,90%以上的奥运通信保障工作将在今年年内完成”。</p><p>  <strong>基础设施年内全部到位</strong></p><p>  林融表示,包括奥运赛事通信服务、观众通信服务、安保通信服务和应急通信服务等几项主要工程,承载着每一场,也许仅有短暂几秒种的辉煌,因此,通信决不容许出现任何阻断。据他介绍,今年的奥运通信工程建设工作主要在基础通信设备和国际传输两个方面。</p><p>  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需建设36个竞赛场馆、15个非竞赛场馆,其中在北京新建12个、临建11个、改扩建9个。记者此前随北京奥组委对北京、天津等奥运场馆实地参观时了解到,奥运通信系统建设、完善奥运测试赛通信保障、建立通信指挥体系等工作已经在奥运“蓝图”上做出明确的规划。</p><p>  在国际传输方面,林融告诉记者,2008年奥运会将一改以往卫星为主的传输方式,而主要通过海缆来完成。为了杜绝类似去年中国台湾地区<span class="yqlink"><br/>&nbsp;&nbsp;&nbsp;&nbsp;<form class="yqin" action="http://www.iask.com/n" method="post"><input type="hidden" name="k"/></form><a class="akey" title="地震" href="http://www.iask.com/n?k=%B5%D8%D5%F0"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99">地震</font></a></span>导致海缆大面积瘫痪事件,奥组委特别要求,通信网络采取双路由策略,以做好数据备份。</p><p>  林融还介绍,随着竞赛场馆和训练场馆相继落成,光缆、基站、线路、终端接口等各种通信基础设施将在今年全部到位,整体奥运通信保障工作将在今年年内完成90%以上,“其余部分也会尽快到位”。</p><p>  <strong>“冻结”一切不稳定因素</strong></p><p>  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强调了“科技奥运”的内涵,林融表示,奥运通信在技术含量上绝对在往届奥运会之上。</p><p>  林融解释说,1996年的<span class="yqlink"><br/>&nbsp;&nbsp;&nbsp;&nbsp;<form class="yqin" action="http://www.iask.com/n" method="post"><input type="hidden" name="k"/></form><a class="akey" title="亚特兰大" href="http://www.iask.com/n?k=%D1%C7%CC%D8%C0%BC%B4%F3"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99">亚特兰大</font></a></span>奥运会首次引入互联网,悉尼与雅典奥运会上,手机与无线网络成为焦点。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将向所有观众输送数字高清信号,“去年,我们已经通过丰台垒球、青岛奥帆等测试赛对网络进行了测试,并与欧洲进行了高清电视的信号传输测试,效果非常好。”</p><p>  针对手机用户对数据传输、信息服务的强烈需求,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中国移<!--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动在近两年陆续建起相关的网络,并推出了不少面向奥运的新业务。比如手机导航、无线上网等业务。而由奥组委牵头建设的WLAN网络也已经开始建设。“这个平台是奥运史上第一个提供针对媒体的无线信息化解决方案,它将使所有媒体在任何一个比赛场地内部实时查询比情况和新闻,然后进行在线编辑和传输发稿。”林融介绍说。</p><p>  不过,林融也同时强调了奥运比赛的特殊性,“通信技术、业务、设备时刻在更新,但奥组委会限定一个‘冻结’时间,因为赛场上每一个精彩瞬间都是不可复制的,一些新技术、新业务只有真正的成熟、稳定才能在赛时应用。”林融还表示,今年7月到明年4月,奥组委将针对28个大项目进行测试赛。</p><p>  <strong>多方共铸“金牌”奥运通信</strong></p><p>  除了通信设施建设,奥组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启动的奥运会无线电频率管理工作也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有100余家单位提出频率使用申请,由于奥运期间将有大量无线电设备运用于电视转播、赛事组织等,因此,奥运无线电管理现已进入实质阶段。”林融表示。</p><p>  林融强调,奥运会需举全国之力,集各方之智。“奥运通信建设目前进展顺利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产业部及相关单位、企业给予了奥组委大力支持。”</p><p>  比如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中国网通,目前除了与北京奥林匹克转播公司(BOB)合作推出针对电视媒体的高清电视传送服务外,还在综合业务和宽带应用方面开发了丰富的通信产品。</p><p>  林融表示,奥运会对通信网络的要求是复杂、高效和多样化的。固定、移<!--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动和广播电视功能都要集中到这个网络中,而且还要考虑到为奥运会专门布设的大规模无线、集群网络,“只有各方精诚协作,才能让2008年奥运赛事精彩展现在全世界面前”。</p></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 22:24:54编辑过]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7 15:23 , Processed in 0.15530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