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 站点勘测及选择 5.1 站点勘测与选择流程 5.1.1 基站估算 基站估算是根据链路预算和容量分析,获得不同区域基站的典型覆盖半径、吞吐量和容量配置(扇区、载波和信道处理单元),并将各区域计算所得基站数量汇总的一个过程。 基站数量估算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 5.1 基站估算流程 5.1.2 站点勘测 站点勘测主要包括基站选址和详细勘测两大部分。 1.基站选址 ü 设定候选站址的 search ring (以预规划站点为中心,取 1/4 cell range 为 search ring 半径); ü 结合地图,在 search ring 内选定候选站址。 2.详细勘测 ü 根据候选站址列表制定勘测计划; ü 勘测机房、天面、站点周围环境。 勘测工作结束后,提交完整的勘测报告(逐个站点)和阶段性总结。 站址勘测与选择在网规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 5.2 站址勘测与选择在网规中的位置 站址勘测阶段对基站站址进行勘测,确定具体的建站位置,获取站点,设置基站工程参数。 在站址勘测阶段,主要的困难在于获取理想的站址。站址获取的不理想,需要多轮站址勘测,最终把纸面站点落实到具体的楼宇。 站址勘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无线规划人员与传输规划人员、施工人员和土建工程师一起研究。对于站址的选择不仅需要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建筑物高度、是否使用铁塔以及周围阻挡等因素。同时还需要对站址进行结构核算的可行性研究,即如何减少建站成本等。 在站址勘测过程中,要根据无线规划、传输规划和安装过程人员的输入重新调整初始布局中的站址信息,通过多次反复最终确定,形成详细的站址信息报告,包括建筑物或绿地的高度、坐标系、天线配置(位置、倾角、方位角等)、地图以及基站和天线准确位置的顶视图等内容。站址确定以后进行码字和频率的分配。 站址勘测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 5.3 站点勘测流程 5.1.3 站点勘测准备工作 在站点勘测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熟悉工程概况,搜集跟项目相关的各种资料 ü 无线网络预规划报告; ü 工程文件(建筑、天馈); ü 背景资料; ü 现有网络情况; ü 当地地图; ü 站点配置清单; ü 候选站址勘测表等。 图 5.4 站点勘测准备工作-搜集资料示意 2.准备工具,并确保工具可用 ü 手持式 GPS 接收机; ü 激光测距仪; ü 指南针; ü 数码相机; ü 角度仪; ü 望远镜; ü 卷尺等。 图 5.5 站点勘测准备工作-工具准备示意 3.站点勘测准备协调会 在正式开始勘测前,应该集中所有相关人员召开站点勘测准备协调会,主要内容: ü 勘测及配合人员落实; ü 车辆、工具准备; ü 制定勘测计划,确定勘测路线; ü 传输、电源的初步方案等; ü 电磁背景情况,必要时进行电磁背景干扰测试。 图 5.6 站点勘测准备工作-准备协调会示意
5.2 基站选址 5.2.1 概述 站址选取就是综合平衡技术要求与工程可实施性,在此基础上获得一个切实可行的基站建设方案。 在站址勘察的过程中,由于地理、经济或社会等因素,某些最适宜的站址无法获取,就需要调整基站位置,选择一个次优站点作为新的站点。 在选定次优站点之前,还必须考虑站址调整后对周围基站的影响。 图 5.7 候选站址评估要素 5.2.2 站址选择原则 站址选择对整个无线网络的质量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选址时应全面考虑无线环境、业务密度和建站条件等方面因素。 站址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业务量和业务分布要求。基站分布与业务分布应基本一致,优先考虑热点地区。 2.覆盖要求。按密集市区→一般市区→郊区→农村的优先级,完成基站选址,此外对重要旅游区也应优先考虑。 图 5.8 站址选择原则-覆盖要求 3.网络结构要求。基站站间距根据规划结果确定,一般要求基站站址分布与标准蜂窝结构的偏差应小于站间距的1/4。 图 5.9 站址选择原则-网络结构要求 4.无线传播环境要求。侯选站址高度符合覆盖要求,天线主瓣方向100m范围内无明显阻挡。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侯选站建筑物高度、天线挂高参考下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表 5.1 侯选站址的高度一般要求 5.有效利用已有物业。在满足网络结构和其他建站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利用运营商自己的现有物业,包括通信机房、微波站等,但不应选用明显不符合建站条件的已有物业。 6.站址安全性要求。站址应尽量选在交通方便、市电可用、环境安全的地点,避免设在雷击区以及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他强干扰源附近;不宜选址在易燃、易爆建筑物以及生产过程中散发有毒气体、多烟雾、粉尘、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附近。 在站址选择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周边的电波传播环境有创新地选择站址和设备类型。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室外一体化基站、微基站、射频远端站和直放站,增加选址灵活性。 5.2.3 基站选址步骤 遵循基站选址原则,基站选址步骤如下。 1.先选密集市区基站,接着选一般市区基站,后选郊区、乡镇基站,最后选农村、山区、交通干线基站。 请参见上图5.8。 2.选择市区基站的站址时,应以有把握的基站为基准点,按照相邻基站站间距的要求,逐步确定周边基站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3.在步骤 2 中确定的选址范围内,现场了解侯选站址的建站条件,比如可选建筑楼层高度、楼顶视野、业主、交通、供电、机房状况等。 4.对侯选站址周围的侯选建筑物进行建站条件比较,选出最适合建站的建筑物作为建站最佳站址,可选择2~3个备选建筑物作为建站次优站址。 图 5.10 从基准点向四周选择站址 5.若侯选站址不是运营商自己的物业,经相关部门确认,符合建站条件后,可以采用购买或租赁的形式获取站点。 如果是租赁方式,则与业主谈判,签订租用房屋合同;谈判内容含租金、机房使用年限、天线支撑杆的按照位置、供电、馈线路由等。 如果是购买方式,在购买机房时也应考虑以上因素。 6.若最佳站址难以获取,则选次优站址。 7.若实际能够获得的站址与规划站址偏移较大,则应该统筹考虑相邻站址是否需要调整或采取其他技术手段,避免产生覆盖盲区。 8.自建基站可以考虑征地建机房铁塔。 图 5.11 基站选址示意 5.2.4 基站选址重点考虑情况 小区的不合理布局将对网络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 TD-SCDMA 网络的影响则更为明显,因此在基站选址时应重点考虑如下内容。 1.弱信号区及信号盲区 ü 站间距过大:站间距过大、两站中间部分出现弱信号区及盲区,用户通话质量差甚至掉话、不能上网,小区的边缘覆盖概率得不到保障。 ü 障碍物阻挡:在选择站址时,若没有考虑到基站周围的障碍物如高山、大楼、大的广告牌,在障碍物背后会产生阴影,降低通信质量甚至掉话。 ü 深度室内覆盖不足:一些穿透能力差的室内环境如大型商场、地铁、大楼等若没考虑室内微小区覆盖,也可能会出现弱信号或盲区。 图 5.12 基站选址重点考虑情况之一 2.覆盖重叠区面积过大 如果小区布局不合理(主要指小区密度过大、交叠区面积过大),基站数过多,站间距过小,前向功率分配不当,小区覆盖未能很好控制时会造成站间重叠区过大,最终导致: ü 几个强广播信号造成 BCH 污染,降低了 SIR,甚至掉话; ü 切换比例过高,频繁的乒乓切换会导致切换引起的掉话率上升。 小区布局时,我们会在邻近小区的交界处规划一定的重叠覆盖带状区,在这些区域,移动台可以通过切换来改善小区边缘的通信质量,减少掉话。 图 5.13 基站选址重点考虑情况之二 3.越区覆盖 越区覆盖指的小区信号没有控制好,覆盖到并不期望覆盖的区域,对其它小区产生了干扰。 当选择市区或郊区高山或过高的高楼建站,不能很好的控制传播,可能产生越区覆盖; 当确定站址及天馈主瓣方向时,若小区方向与具有波导效应的地物如街道、江河走向一致也可能产生越区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