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onlyjim 于 2013-8-3 13:25 编辑  
 
基本上面试会分几个步骤进行: 1、  作简单的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工作年限、工作经历、主要项目经历以及在项目中担任的角色);——此处要和框架项目合作意向表的内容保持一致 2、 根据个人的自我介绍,面试官会延伸问些问题,如你在项目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规划、RF优化、指标监控、话统分析等等,然后根据在项目中主要做的工作深入问一些问题。 3、 最后可能会问到你是否在项目中,什么时候可以释放出来  
面试的注意点: 1、 自我介绍不要太过于琐碎,最好事先组织好,省得面试时手忙脚乱; 2、 面试过程中尽量将话题引导到自己熟悉精通的知识领域,或者当问到自己熟悉的问题时,尽量多说一些,这样一来,既可以让面试官有个好印象,又可以消化些面试时间; 3、 当问到自己不熟悉的问题时,不要慌乱,可以回答一些最好回答一些,不能回答的不要瞎编,就说在项目上这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多,某某工作做的较多,把话题引开; 4、 如果对于一个问题不能马上反映出来,可以让面试官重复一遍,利用这个时间尽快理清思绪或者借助手头可以利用的资源; 5、 对于面试的题目,回答时尽量要分层次,有步骤,不要让人感觉到思绪混乱,给面试人的印象不好;  
面试题目: 规划类: 1、 无线网络规划的流程? 信息收集---无线网络预规划------无线网络小区规划-----------区域规划、邻区规划、扰码规划 1)信息搜集主要在网络规划初始阶段进行,主要用于R99、HSPA以及MBMS链路预算、网络估算及网络仿真等,包括目标连续覆盖业务要求、覆盖概率、质量要求、覆盖面积、用户密度、用户行为、工作频段、数字地图等信息,对于已有2G网络的运营商,还包括2G的话务信息、站点分布及工程参数等。这些信息可以作为网络规划的输入或者可以作为网络规划的参考。 2)无线网络预规划是在项目进行的前期,未进行现场站点勘测的情况下,对将来的网络进行的初步规划,主要包括网络估算、初始站点选择、系统仿真几个阶段。无线网络预规划用英文表达为“Nominal Planning”。 3)无线网络小区规划(也称无线网络详细规划)阶段需要在无线网络预规划的基础上对每一个站点的选择进行实地勘测验证(对于不满足要求的站点和无法获取的站点要根据预规划输出的Serch Ring进行站址选择),确定指导工程建设的各项网规相关小区工程参数,并通过仿真验证小区参数设置及规划效果,用英文表达为“Cell Planning”。 4)在无线网络小区规划之后就可以进行区域规划、邻区规划和扰码规划了。区域规划主要对RNC区、位置区、路由区、URA区以及服务区进行规划。邻区规划主要为每个小区配置相应的同频邻区、异频邻区、异系统邻区,确保切换的正常进行。扰码规划主要根据扰码规划原则确定每个小区的主扰码。 2、 基站勘测部分的知识(勘测需要用到的工具、勘测需采集的信息); 硬件工具:数码相机、GPS、罗盘、地图、电脑、卷尺、激光测距仪、望远镜、坡度仪 软件工具:MAPINFO、GOOGLEARTH 勘测记录表包含的信息: l   站点名称 l   站点ID l   站点类型(如2G或3G) l   站点地址或联系人 l   站点所在的建筑物类型(如政府机构,私人住宅,商业楼宇等) l   站点的备选编号(如A,B,C). l   站点所属Cluster的类型(如Denseurban, urban等) l   站址经纬度 l   塔或抱杆的类型 l   塔或抱杆的高度 l   站点所在的建筑物高度 l   扇区信息: −       扇区名称 −       天线安装方式(塔或抱杆) −       天线高度(等于建筑物高度加上塔或抱杆高度) −       方向角 −       天线增益 −       下倾角  
 
3、 天线选型的原则(密集市区、一般城区以及郊区农村不同的场景下有什么不同);  
4、 邻区规划、扰码规划、LAC规划的原则? LAC区规划原则: 位置区LA的大小要考虑覆盖区域内话务量情况。如果LA配置过小,系统位置更新开销就比较大,系统能支持的负荷就会降低;LA过大,寻呼负荷就会过重。 1)    位置区的划分尽量使位置区边缘位置更新成本最低原则,尽量利用地理分布来对位置区进行划分 2)    位置区不要跨越MSC和RNC的原则 邻区规划原则: ·        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一般要作为邻区; ·        邻区一般都要求互为邻区,即A扇区载频把B作为邻区,B也要把A作为邻区;在一些特殊场合,可能要求配置单向邻区,如当某些区域的基站采用频率为f1、f2配置,周围其它区域的基站为单载频f1配置时,此时可能只需要配置从f2到f1的单向邻区关系。 ·        对于密集城区和普通城区,由于站间距比较近(0.5~1.5公里),邻区应该多做。目前对于同频、异频和异系统邻区分别都最大可以配置32个,所以在配置相邻导频时,需注意相邻导频的个数,把确实存在相邻关系的配进来,不相干的一定要去掉,以免占用了邻区名额,把真正的相邻导频挤在手机邻区外面而形成干扰。实际网络中,既要求配置必要的邻区,又要避免过多的邻区。 ·        对于市郊和郊县的基站,虽然站间距很大,但一定要把位置上相邻的作为邻区,保证能够及时切换,避免掉话。 ·        因为WCDMA的邻区不存在先后顺序的问题,而且检测周期比较短(一般32个同频邻区只需要320ms的测量周期),所以只需要考虑不遗漏邻区,而不需要严格按照信号强度来排序相邻小区。 扰码规划原则: 扰码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在为每个小区分配一个合适扰码的前提下,提高扰码资源在整网中的利用率,满足网络发展过程中的扩容和维护需求。 扰码规划的目的是: a) 为每个小区分配一个主扰码; b) 确保同频同扰码小区的下行信号之间不会互相产生干扰,影响手机正确同步和解码正常服务小区的导频信道; c) 一个小区的相邻小区需分配不同扰码。   RF优化类: RF优化类: 1、 RF优化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2、 RF优化中每个环节需要完成的工作和关注的事项有哪些?(可能会问到某一个环节); 优化前测试 测试准备、测试计划安排、测试过程的注意事项、测试后数据归档及导入后台分析 数据分析及调整方案输出 RF优化阶段的数据分析主要关注几个方面:覆盖问题分析、导频污染问题分析、主导小区分布、UE发射功率、软切换比例,以及各种异常事件的分析 调整方案就是根据现网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优化手段,要特别关注工参的准确性,否则作出来的调整方案没有意义。同时也要考虑到现场情况,比如有些天线无法调整等,是不是有备选方案 现场优化调整 根据调整方案,现场实施调整,此时需关注实际无线环境,假如与调整方案有出入,应在现场随机应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将工参信息及时记录并更新工参,保证工参的准确性 调整后的复测验证 1)  清楚优化调整前的问题,并在复测过程中特别关注问题是否解决; 2)  同时关注优化调整后是否造成新的问题 3)  复测后一定要有前后对比验证报告输出  
4、  实际工作中根据话统分析处理问题的案例介绍。 CS异系统硬切换成功率低案例 |    案例名称:    |  
CS异系统硬切换(3G到2G切换)成功率低案例  
 |  |    现象描述:    |  
在某WCDMA商用网指标统计时,发现在各RNC下有一指标:3CS异系统硬切换成功率(3G到2G)(>97%),均比较差,如下表:     连续几天对各RNC统计,该指标一直均不能较好改善。  
 |  |    原因分析:    |  
这种现象的切换失败率高通常是2G及3G上小区配置信息(如LAC、BCCH、BSIC、PSC)不一致引起切换失败,当然邻区漏加及不合理也会造成CS异系统硬切换(3G到2G切换)失败率高。  
 |  |    处理过程:    |  
对2G网和3G网数据配置进行全网检查、核实、及修改,保证两个网络的数据一致性。经几天统计,该指标有较好改善:    
 |  |    建议与总结:    |  
在网络调整及建设期间,很多参数频繁改动,很容易造异系统间的小区配置信息不一致,严重影响指标,所以在2G或3G网修改参数时,要及时知会对方修改,确保配置一致性。  
 |  
  
5、  参数优化中常见问题涉及的参数有哪些?(切换参数、接入参数、功控参数等) 解决覆盖问题可进行调整的无线配置参数—— CPICH TX Power:               CPICH信道的发射功率 MaxFACHPower:               FACH信道的发射功率 Sintrasearch、Sintersearch、Ssearchrat :               小区重选启动门限 PreambleRetransMax:               preamble的重传次数 Intra-FILTERCOEF :               同频切换的层3滤波的测量平滑系数               …… Intra-CellIndividalOffset:               同频切换小区CPICH测量值偏移量               …… RLMaxDLPwr、RLMinDLPwr(面向业务):               下行DPDCH符号的最大发射功率和最小发射功率 UE上行最大发射功率 小区重选参数-重选迟滞时间Treselections        小区重选参数-Sintrasearch……        小区选择与重选偏置参数-Qoffset……        AICH信道的发射功率        PRACH的相关参数        准入算法开关 小区偏置CIO……        软切换相关的延迟触发时间        同频测量滤波系数FilterCoef        压缩模式启停门限        异系统切换触发时间        无线链路最大下行发射功率RLMaxDLPwr        信令和业务的最大重传次数        RSCP表示的小区异频硬切换门限        异系统切换判决门限GsmRSSICSThd、GsmRSSIPSThd        掉话相关定时器和计数器  
机房操作类: 1、  常见的网优相关的MML命令有哪些? (1)      查询小区数据  LST CELL (2)      查询小区状态  DSP CELL (3)      查询同频邻区 LST INTRAFREQNCELL;异频邻区 LST INTERFREQNCELL 异系统邻区 LSTGSMNCELL;相邻RNC小区信息 LST NRNCCELL (4)      小区状态修改命令 激活/去激活小区 ACT/DEA CELL;闭塞/解闭塞小区 BLK/UBLCELL;删除小区 RMV CELL (5)      增加/修改/删除同频邻区ADD/MOD/RMV INTREFREQNCELL (6)      增加/修改同频切换参数ADD/MOD CELLINTRAFREQHO 2、  日常机房工作有哪些? (1)      提取CHR\CFGMML\话统数据 (2)      小区状态查询 (3)      RTWP数据收集与提取 (4)      告警信息的提取 (5)      用户跟踪数据的收集 3、  对于常见的测试问题,机房配合的工作有哪些(数据业务速率异常、业务不可用、小区无信号等)? (1)      检查小区是否处于可用状态; (2)      检查小区告警信息 4、  M2000中性能统计的建立方法。 a)                  创建任务    登录M2000管理台,选择Create创建新的任务(Job)。也可以选择Show Job List,在Job List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盘创建任务。选择最右边的测量集,指定任务的三个属性(对象、指标、时间)。这些属性的含义以及限制条件和RNC LMT上创建是一样的。 b)                 创建模板  M2000上也可一创建对象、指标、时间模板。 (3) 结果获取与保存   选中任务,右键输入查询条件,可以查看统计结果。点击Save可以输入文件名保存。  
基本原理类: 1、 WCDMA的频段划分是怎样的?目前联通使用的是那个频点(中心频点)? 上行1920MHz~1980MHz,下行2110MHz~2170MHz 联通的是1940-1955MHz和2130-2145MHz [  WCDMA频点计算公式:频点号=频率×5 −       上行中心频点号:9612~9888 −       下行中心频点号:10562~10838 目前联通使用的频点是10713  
2、 CDMA的通信模型是怎样的?  信源编码—信道编码—扩频—加扰—调制—射频 3、 WCDMA***率控制有哪几种方式?控制的频率是多少? 开环功控和闭环功控,闭环功控分内环和外环功控 内环功控的频率为1500Hz、外环功控的频率为10-100Hz  
4、 W中切换的事件有哪些?同频、异频、异系统 同频:1A、1B、1C、1D、1F 异频:2B、2C、2D、2F 异系统:3A、3C、2D、2F 5、 RAKE接收技术的工作原理? Rake接收机即相干接收机,也叫多径接收机(理论基础就是:当传播时延超过一个码片周期时,多径信号实际上可被看作是互不相关的),其工作原理:(1)识别有效能量到达的时间延迟位置,并且将Rake接收机的指峰分配给那些峰值的位置;(2)在每一个相关接收机中,都要对快衰落过程产生的变化很快的相位和幅度进行跟踪,并将其消除;(3)将所有指峰处经过解调和相位调整后的符号进行整合,并送入解码器进行后续的处理。  
 
 
 
 
 
 
6、 WCDMA主叫业务信令流程是怎样的? 7、 扰码和信道化码在W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扰码的作用:区分不同小区(下行)和不同用户(上行) OVSF(扩频码)的作用:区分同一小区内的不同用户(下行)和用户不同的业务(上行)   信道化码:区分同一终端的物理数据(DPDCH)和控制信道(DPCCH)(上行)           下行链路:区分同一小区中不同用户的下行链路(下行)  
8、 不同业务对应的扩频因子分别是多少? 语音业务AMR    扩频因子    3.84/12.2=256 VP               256/4=64 PS128            32 PS384            16 HSDPA           4  
9、 无线接口共分为几层?每层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无线接口共分3层 L1为物理层、L2为MAC层、L3为RRC  
10、             W常见的几个系统消息中包含的主要内容是什么?(SIB1、3、5、7、11等),小区选择重选包含在哪个消息块中,上行干扰信息包含在哪个里面?  
l SIB1:包括NAS信息以及UE在空闲以及连接模式定时器 l SIB2:小区的URA标识 l  SIB3:小区选择与重选参数 l SIB5:小区的公共信道信息 l  SIB7:快速变化参数,如上行干扰水平以及动态坚持级别 l SIB11:测量控制信息 l SIB18:空闲与连接模式下临近小区的PLMN标识 l SB1,2:调度SIB l MIB:调度SIB,SB以及包含PLMN标识  
 
 
11、             承载速率与等效CE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    UL(上行)    |  
等效CE数  
 |  
DL(下行)  
 |  
等效CE数  
 |  |    AMR12.2k    |  
1  
 |  
AMR12.2k  
 |  
1  
 |  |    CS64k    |  
3  
 |  
CS64k  
 |  
2  
 |  |    PS64    |  
3  
 |  
PS64  
 |  
2  
 |  |    PS144    |  
5  
 |  
PS144  
 |  
4  
 |   
PS384  
 |  
10  
 |  
PS384  
 |  
8  
 |  |    hsdpa    |  
0  
 |  
Hsupa 5.76mbps/2mbps  
 |  
48/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