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中士

注册:2006-12-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2-20 15:4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lqxnj 于 2021-2-20 15:41 编辑

国内通信设计院有几十家,设计院工作人员有数万人。通信设计市场大部分依附于运营商,各运营商都有自己的设计院,设计院技术人员是运营商技术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只是近几年,运营商日子不好过,设计院的日子也越来越难。

今天聊聊设计院技术人员的“转型”,不是聊设计院转型哈。设计院,依存于“政策”,未来,设计工作会一直需要,但是设计院必然慢慢消亡。

设计人员困境

近些年,随着设备厂商的愈加强势,设计人员的“技术”依赖越来越强:核心技术难深入,依赖设备商;出图难指导施工,甚至不如厂家工勘;定额、工日模式难适应变化,概预算形同虚设。技术不给力,地位就越来越低,工作上突出几个特点:地位太低,各种被甲方蹂躏。工作性质决定,没有任何社会资源积累。技术积累越来越少,跳槽不易。出差多、加班多。

“转型”出路



目前,大部分设计人员的“转型”,是跟随设计院转型而转。运营商设计院主要有这么几个流派: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设计院;

中国电信:通服系设计院(广东院、上海院、江苏院、华信院、通建设计院等,还有若干省院)

中国联通:中讯设计院、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

其他:杰赛、华通、吉大通信等等。

目前除了中国移动设计院背靠大树,日子还算盈实。其他设计院日子也都很难过。

目前各家设计院也都在寻求转型,主要有这么几类模式:

走出去。去海外亚非拉接项目,这类确实增加了收入,但是对员工来说,着实辛苦,算不上好的出路。

搞创新业务。做非设计工作,如设备测试、软件开发、硬件制造。这类转型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核心竞争力”,大部分时候是背靠运营商接活,然后再外包。

杀出去。做其他行业的业务、做工程总承包,智慧城市,交通,电力等等垂直行业的信息化工程。这类方式,竞争激烈,难度颇大。

这三类设计院企业转型,对有志于技术的年轻员工来说,都算不上好出路。都没能摆脱“积累少、加班多、地位低”的窘境。

从自身工作经历,给出一点“转型”建议:跳出来、走出去。

设计院工作,接触技术的机会很多,相对视野也较广。“深入”进去需要靠自己,完成工作之余多为自己工作。比如做5G承载网设计,可以只画画结构、画画图纸,也可以深入一下考个HCNP之类啊。

运营商最近一直在做调整,设立新的“云大物智”相关的研究院、机构。有一点积累后,可以将这些单位作为“第一跳板”。运营商研究院对新方向的研究相对宽松、自由,适合进一步加深技术积累。

由于运营商研究机构对前沿研究相对宽松、自由,有心的朋友很容易在某些新的方向上成为“先入者”。再去互联网公司、去初创公司。

总之,尽量不要跟随公司被动“转型”,努力做到主动“转型”求变。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通信头条】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09:00 , Processed in 0.09422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