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4 分贝0 家园分10 在线时间:1 小时最后登录:2021-7-27帖子:3精华:0注册时间:2020-8-24UID:1527267
 
 注册:2020-8-24 1 | 
| TCP协议全称: 传输控制协议, 顾名思义, 就是要对数据的传输进行一定的控制. 先来看看它的报头
 
 
 我们来分析分析每部分的含义和作用
 
 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 表示数据从哪个进程来, 到哪个进程去.
 32位序号:
 4位首部长度: 表示该tcp报头有多少个4字节(32个bit)
 6位保留: 顾名思义, 先保留着, 以防万一
 6位标志位
 
 URG: 标识紧急指针是否有效
 ACK: 标识确认序号是否有效
 PSH: 用来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立刻将数据从tcp缓冲区读走
 RST: 要求重新建立连接. 我们把含有RST标识的报文称为复位报文段
 SYN: 请求建立连接. 我们把含有SYN标识的报文称为同步报文段
 FIN: 通知对端, 本端即将关闭. 我们把含有FIN标识的报文称为结束报文段
 
 16位窗口大小:
 
 16位检验和: 由发送端填充, 检验形式有CRC校验等. 如果接收端校验不通过, 则认为数据有问题. 此处的校验和不光包含TCP首部, 也包含TCP数据部分.
 16位紧急指针: 用来标识哪部分数据是紧急数据.
 选项和数据暂时忽略
 连接管理机制
 正常情况下, tcp需要经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四次挥手断开连接.
 
 那么什么是三次握手? 什么是四次挥手呢?
 
 三次握手
 
 第一次:
 客户端 - - > 服务器 此时服务器知道了客户端要建立连接了
 第二次:
 客户端 < - - 服务器 此时客户端知道服务器收到连接请求了
 第三次:
 客户端 - - > 服务器 此时服务器知道客户端收到了自己的回应
 
 到这里, 就可以认为客户端与服务器已经建立了连接.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rugu-sco」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sinat_36629696/article/details/807406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