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20-2-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1-3 23:25: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操作技能专题
专题一    光纤接续

一、学习的目的
1、掌握光纤接续的步骤、方法。
2、掌握光纤熔接接头的保护方法;
二、所需仪表、器材、工具
1、光纤松套管切割钳                       1只
2、光纤涂覆层剥除钳                       1只
3、酒精泵                                 1只
4、光纤端面切割器                         1套
5、全自动光纤熔接机                       1台
6、光纤接线子                             1只
7、光纤接线子压接工具                     1只
8、光纤接头热可缩保护套管                 1只
9、光时域反射仪(OTDR)                  1台
10、尾纤                                  1根
11、被接光纤                              1盘
12、酒精(纯)                            1瓶
13、脱脂棉球或清洁纸                      若干
三、操作内容
1、光纤端面制备
⑴、光纤端面制备标准:要求光纤端面为平整的镜面,端面垂直于光纤轴,误差小于0.5o.,同时要求边缘整齐,无缺损、毛刺。
⑵、制备方法及步骤:
①、调整好松套管切割钳的刀口位置,取松套光纤一根用松套管切割钳在松套光纤上旋转一周,如图1-1所示。然后将松套管在切口处轻轻地折断,平直地将光纤轻轻地从松套管中抽出,用酒精清洁纸清洗掉光纤上的石油膏。
②、用涂覆层剥除钳除去光纤的涂覆层或套塑层(紧套光纤),其方法如图1-2所示。
在使用图1-2(a)所示的剥线钳之前应首先调节好刀口的位置;在使用图1-2(c)所示的剥线钳之前,应首先根据所接光纤的粗细选择更换合适的导管,使导管的粗细和光纤相一致。

             松套光纤
                        图1-1    松套管的剥除
图1-2为几种光纤涂覆层剥除钳及其使用示意图。
为了防止光纤的断裂,每一次剥除的长度可以短些,分几次剥除好所需的裸纤长度。
在光纤接续时,不准用刀片刮光纤涂覆层,以免伤及纤芯,影响接续质量。
③、按图1-3所示的方法用酒精清洁纸擦洗光纤的裸纤部分,直至裸纤上没有任何杂物为止。擦洗的时候应来回转动光纤并同时注意观察裸纤是否已经擦拭干净。
                     图1-2    涂覆层的剥除

                       图1-3    裸纤的清洗

④、按图1-4所示的方法制备良好的端面的具体步骤如下:
a、将已清洗好的光纤平直地放入端面钳中压紧。光纤的切割长度(端面制备好之后的裸纤长度)应根据所使用的熔接机的要求来取定,并根据该长度来确定光纤在端面钳中的位置。
b、轻轻按下切割刀口使其在光纤上切出一痕迹。操作时应注意切割力度,用力太大会将光纤压断,造成缺口,用力太轻,则光纤表面的切痕就会太浅,甚至没有,不易折断纤芯。
c、连同光纤一起向下弯曲橡皮垫,将光纤在切痕处折断。
                            图1-4光纤端面制备     


⑤、图1-5、图1-6为RS S46999—M9—A8型切割器,其光纤端面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图1-5                                   图1-6

a、剥除光纤的涂覆层。将长度为40—45 mm的光纤涂覆层用光纤涂覆层剥除钳剥除,用酒精清洁纸将光纤芯清洗干净。
b、进行切割。
①、将操作杆提起,把剥除了涂覆层并清洗干净的光纤芯放进线槽内,切割的标准长度为16mm。
②、左手按住光纤芯,右手慢慢按下操作杆,此时,光纤芯被切断时会发出一个很小的“卡嚓声”。操作时应注意切割力度,用力太大会将光纤压断,造成缺口;用力太轻则光纤表面的刀痕就会太浅,甚至没有,不易折断纤芯。然后,右手提起操作杆,左手取出切好的光纤芯,右手去掉余纤芯。
c、使用Rs  S46999—M9—A8型切割器切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切不断光纤芯。其原因可能是切割刀损坏。要更换切割刀。
②、光纤端面不良。其原因可能是夹子和垫子有灰尘,或切割刀有尘。必须进行清灰尘。
2、光纤熔接。
                        图 1-7 TYPE—35型光纤熔接机

以TYPE—35型光纤熔接机为例,其面板如图1-7所示。
操作步骤:
①、接通熔接机电源,调整好熔接机V型载纤槽状态,并根据光纤选择合适的熔接程序和参数。
②、按[SET]键。当光纤芯在V型槽放置完毕后(注意光纤芯放进两边V型槽中时互相间与中心的距离,一般的距离似头发丝大小),然后按下[SET]键,熔接机就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进行纤芯接续。熔接机会自动完成端面清洁,端面检查,间隙设定,纤芯对准及熔接并在熔接结束后,估算出接头衰耗的大概数值。
③、按[RESET]键。这是复位键,当光纤接续过程中存在某些差错,如光纤端面不平整引起熔接机告警,按此键使机器自动复位,以便重新开始操作。
④、打开防风盖和光纤夹,取出已接好的光纤,重盖好防风盖。
⑤、光纤接头的保护。   
a、取任一根待接的光纤芯,将其穿入热可缩保护套管的易熔管中,如图1-8所示。
                          图1-8光纤接头保护套管

b、将该光纤芯和另一根未套热可缩保护套管的光纤相熔接,从熔接机中取出已熔接好的光纤。
                          图1-9套管的穿放

c、按照图1.9所示的方法轻轻地将热可缩保护套管移至光纤接头处,使光纤接头处于套管的中心位置。
d、将热可缩保护套管放入熔接机的加热器中,在扭紧两边固定纤芯螺丝时,要注意光纤的松紧要适度,以防止熔接机“加热”后缩断光纤。然后,按熔接机的[HEATER    SET]键,进行光纤保护套管加热。
e、待热可缩保护套管收缩结束冷却后,轻轻拔动套管,然后取出光纤接头。最后,关闭熔接机主电源。
3、操作注意事项:
①、如光纤熔接过程中出现差错,熔接机会发出告警,并会中断程序执行。根据出错的信息,可知道差错出在哪里,纠正后重新开始启动操作程序。
②、熔接机是精密仪器,应保持绝对清洁,不要沾灰尘或杂质。如有灰尘或杂质,则可能导致光纤接头的轴向错误,或纤芯不接上因此,每次使用前要用浸酒精的棉棒清洗好光纤V型导槽,以保证光纤接续质量。
③、熔接机在放电恢复期间,电极上会产生约6000伏左右的高压,此时,要注意人身安全。




专题二    光缆接续及接头盒封装

一、学习的目的
1、掌握光缆中间接头的封合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2、掌握光缆的开剥,在接头盒中盘纤。
二、所需器材工具
1、经检验的光缆两盘(广东邮电光缆联合生产的GYTA53—12D)。
2、光缆接头盒一个(采用OJ—03系列光缆接头盒)。
3、开剥光缆工具、卷尺、喷灯和其它辅助工具、材料。
三、操作内容和方法
1、光缆开剥。
⑴、光缆外护套开剥。
从第一盘光缆的B端和第二盘光缆的A端断头量起,两边各量1.8m(有时应根据接头盒规格的不同而确定开剥长度;如果光缆端部过于弯曲或明显受损伤,应将光缆端部受伤或弯曲部位在开剥前先行截去),做好标记,用光缆专用开剥工具,在标记处划一圈,使外护层断开(最好分两次划圈)。然后,用人力将外护套从断开处抽出(最好分两次抽出)。
光缆开剥示意如图2-1所示。
                             图2-1光缆外层开剥尺寸

一般开剥光缆外护套的方法:先将两根加强芯从塑料护套中剥离出来,再将光缆外护套用专用工具开剥,最后视需要将剥离出来的加强芯多余部分剪掉。
⑵、内护层的剥除:剥去外护层后,为保护光纤,内护层应比外护层长出2cm左右。割一圈后,用右手缓慢地由开剥根部向外拉即可除去内护层(左手拿好光缆开剥的根部)。要注意的是,切割内护层时要特别小心,用力要适度,不能损伤纤芯;用手拉内护层时(指除去的内护层),不能太快,手要保持平直,用力均匀,不能过于弯曲,以免损伤纤芯。一般内护层去除后,里面是一层或几层塑料色带,在开剥时,也要将它们清除。
⑶、纤芯 的清洗:内护层除去后,松套管和填充绳已有粘满了的石油膏,应先将填充绳剪掉,再用酒精清洁纸把纤芯清洁干净。
2、接头盒内安装。
目前国内外通信器材厂家生产的光缆接头盒种类繁多,但其基本安装的方法是大致相同的,即利用光缆的加强构件将光缆固定在光缆接头盒的主体构件上,将光缆外护套固定在光缆接头盒的外壳上,将光纤在接头盒内作一部分预留后引上到光纤预留收容盘上进行接续,最后是接头盒密封,完成整个光缆接续过程。
下面是光缆接头盒内的安装步骤:
①、接头盒整理。
一般生产厂家的产品在安装之前都需要进行整理。所谓整理也就是将光缆接头盒打开,将下面工序中用来紧固光缆的部体(一般为螺丝或夹板)松开,在整理的过程中熟悉光缆接头盒的安装方法。这道工序一般应安排在光缆开剥过程中同时进行。图2-2为OJ—03系列光缆接头盒安装示意图。
②、接头盒内光缆固定。
接头盒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盒仓,上层有正面层与背面层。翻开上层,上层背面与底面相连。每个接头盒可接两条光缆。图2-3    接头盒上下两层
先将两条光缆放进接头盒两侧的固定夹板(金属环扣)上,暂不紧固夹板螺丝;再将两侧光缆的加强芯用光纤收容板另一面的固定螺丝固定,然后将固定光缆的夹板上的螺丝拧紧。在进行上面的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光纤的安全。图2-4的(a)、(b)、(c)为光缆固定示意图
                   图2-2为OJ—03系列光缆接头盒安装及组装示意图。

(a)上层                                   (b)下层
                                图 2-3 光纤盘留示意图
③、光纤盘留
光纤在接头盒内应作盘留(约三圈),如图2-3,盘留应先在光纤收容板下面进行,并将松套管贴上标记号(山西侯马通信器材厂生产的光缆松套管标记号的顺序为红头绿尾,其它厂出产的光缆松套管标记号顺序按说明书排序)。在收容板下面盘留完毕后,将光纤引上到光纤收容板上面,将松套管或塑料软管用尼龙扎带固定在收容板上。最后把余纤盘绕在收容盘内,套上热缩管进行接续,将接续好的接头按一定的顺序,贴上标记号(山西侯马厂的产品的光纤编号顺序是红头绿尾,其它厂的产品的光纤编号顺序按说明书说明进行),放入接头固定槽内。在全部光纤接续完毕并放入接头槽内固定后,按其顺序整理固定好余纤,盖上盖板。图2-5是光缆松套管排列顺序标记号示意
④、光缆的松套管盘留与光纤盘留,如图2-3所示。(a)为光缆的松套管盘留,(b)为光纤盘留。
                                  (a)
                                        支撑架
            (b)                                  (c)
                    图2-4光缆在接头盒中的固定
                               图2-5    光缆松套管标记号顺序示意

⑤、接头盒密封。整个光缆接续盘纤完成后,便将整个光缆接头盒套上外壳帽,用锁定装置锁紧接头盒。一般的密封方法:是采用热可缩套管加热紧缩来达到密封光缆接头盒的。
3、光缆接续的一般步骤。
通常光缆的接续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按接头盒产品说明书要求,来确定开剥光缆的尺寸,然后开剥,除去光缆护套。
②、清洗、去除光缆内的石油填充膏。
③、捆扎固定好光缆,若采用套管保护时,可预先套上热可缩套管。
④、将光纤松套管贴上标记号,并进行盘留(下层,即盒仓)。
⑤、检查光纤芯数,并贴上标记号,然后对号,核对光纤标号是否有误。
⑥、光纤的接续。根据熔接机的图像和估算接头衰耗数值初步判断接头质量,用OTDR测量试出实际接头衰耗的大小。一般平均接头衰耗要求是0.1dB。若达不到标准的要重熔接。然后是光纤接头的保护处理。
⑦、光纤余纤的盘留处理。
⑧接头盒密封。
4、对光缆接头盒质量的要求。
光缆接头盒必须具有长期保护光缆接头盒中的光纤和光纤接头免受振动、张力、冲压力、弯曲等机械外力影响以及水、潮气、有害气体侵袭的功能。因此,对光缆接头盒要求如下:
①、适应性。光缆接头盒对环境、自然条件等要有很强的适应性。
②、气闭性与防水性。光缆接头盒要有良好的气闭与防水性能。一般要求光缆接头盒要保持二十年的密封性能。
③、机械性能。一般要求给光缆接头盒施加其抗侧压力强度70%的机械力,光纤不受影响。
④、耐腐性,耐老化性。一般要求光缆按二十年的寿命计算,因此,对光缆接头盒的耐腐性、耐老化、绝缘性能等要提出严格要求,作为设计依据。
⑤、操作的优越性。要求操作简便、统一性、可拆卸性和重量要尽可能轻便,以减少接续时的劳动强度。



























专题三  后向法测量光纤衰减

一、学习目的
测量光纤衰耗
二、仪表
1、光时域反射仪(OTDR)HP-8147   一台
2、光纤(两头带尾纤)     两盘
3、双头尾纤(FC/PC)     一条
4、适配器(FC/PC)       一只
三、操作步骤
(一)基本测量步骤
首先是连接好仪表和待测光纤,并设置参数。然后测量,最终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1、使用清洁剂清洁尾纤。
2、连接好光纤。
3、检查参数的设置,是否正确。
4、按《AUTO》键(选择自动方式),再按一次《AUTO》键,选择标准优化模式。
5、按《RUN/STOP》键,开始测量,待曲线足够清晰,再按《RUN/STOP》键,停止测量。
6、分析曲线。
各种参数的设置方法和分析方法在测量过程同时进行。
(二)设定参数
如何进行OTDR的初始调定,改变某些参数。
1、接通OTDR。
系统预热,而后自检。
显现扫迹荧屏。在参数视窗中,可观察到现行参数设定值。
最重要的测量参数可以通过按[Params]软功能键,这些参数总是显示在参数窗口,这些参数包括:
*start position和span,这两个参数确定了测量起点和测量范围;
*pulse width,确定激光源光脉冲宽度;
*wavelength,确定光源工作波长;
*averaging time,确定 在平均模式下的测量周期。
在平均模式下,只有在没有进行测量的情况下,才可以改变以上参数;当工作在刷新模式(refresh)时,即使正在测量也可以改变参数。
注意:还有一些参数不能从params软功能键中得到(折射率、散射示数、事件容限、测量模式、优化模式)
2、折射率
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衡量光脉冲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为了得到准确的距离测量,必须输入光纤的准确折射率,折射率是光缆厂家提供。
(1)、按动MENUS软键,以激励菜单软键。
(2)、按动SETTINGS软键。
(3)、在设定菜单中,选择REFRACTIVE INDEX-TOTAL。加亮参数视窗中的参数值n。
(4)、转动钮,将值改为1.46200。
改变后的折射率
(5)、按动钮,键入值。
3、测量范围
设定测量范围1.5倍于光纤的长度:
(1)、按PARAMS软键,以激励参数软键。
(2)、按SPAN软键。
(3)、转动钮,设定量程。
设定量程
(4)、按动钮,键入值。
(三)测量光纤总损耗
测量总损耗时,首先标记光纤的起、终点:
1、用NEXT MARKER硬键激励标记。
2、将标记B置于背向散射处,端反射左上升沿处。光纤末端的反射。
3、按动AROUND MARKER硬键,检查标记的位置。
4、使标记尽可能地靠近左上升沿,以获得最佳精度。
5、按动FULL TRACE硬键,再次查看整个的扫迹。
6、按动NEXT MARKER硬键三次,以激励标记A。
7、移动标记,使之远离左侧;按动AROUND MARKER硬键,选择光纤起点。
现在,可观测位于光纤起点的正面板反射构成的死区。光纤起点处的反射。

8、如述地定位标记:使之以相同于将背向散射往后外推至0m的垂直位置切断扫迹,以计入死区的损耗。光纤起点的标记。
9、按动MENUS软键,以激励菜单软键。
10、按动ANALYSIS软键,选择2-pt.LOSS,以分析损耗。在标记信息视窗内,可看到结果:15.518dB。
(四)测量光纤衰耗
在施工与维护中需测全程平均衰耗或部分光纤段衰耗。
1、如前一实验通过,正确放置Marker A和Marker B;
2、按[Anylysis],选择2-Pt.Attenuation,测量两点间的衰耗;
3、光标信息窗口中2-Pt.Atten的值即为A、B两点间衰耗。
LSA衰耗与2-Pt.Attenuation概念相似,均为平均每公里损耗,但LSA Attenuation为光纤固有衰耗,A、B两点间应无任何事件,如相邻两融接点之间。


专题四 插入法测量光纤损耗
光源PK-7250    一台
光功率计PK-7100   一台
PC/PC双头尾纤   2条
适配器          2 个
操作步骤
一、输入光功率P入
如图示,用一条双头尾纤分别接入光源和光功率计。打开光源和光功率计电源,设置同一波长,进行校准。





读出光功率计显示光源输出光功率P入
二、输出光功率P出
如图示,把光源和光功率计分别连在被测中继段光缆终端两端,打开光源和光功率电源,设置同一波长,读出光功率显示读数P出。






光纤损耗=P入—P出(dB)





















专题五 光纤故障测量
一、学习目的
测量光纤故障(或光纤长度)
二、仪表
同专题三
三、操作步骤
(一)基本步骤
参见专题三
(二)设定参数
参见专题三
(三)测量光纤故障(断纤)
此测量可测定故障的大致地点,同时也可测量光纤长度。
1、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平均以后,停止测量;
2、放置Marker B至反射峰上升沿刚好开始的位置;
3、按《Around Marker》硬功能键,检查Marker B的位置;
4、为了更精确的测量,将Marker B尽可能放置至上升沿开始处。
读得Marker B上方的距离值(40.018km),这就是OTDR至光纤尾端的距离(光纤的故障点)。光纤末端的反射

(四)光纤接头故障
测量非反射性事件或反射性事件的插入损耗(如接头损耗)。
1、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平均以后,停止测量。按[Analysis],选择[Analyse Insertion loss],此时,你将看到Marker C左右侧各有2个小圆点;
2、按《Next Marker》,激活Marker C;
3、移动Marker C至接头处;
4、按《Arround Marker》,将曲线局部放大;
5、按旋钮,激活左边第一个小圆点(由圆点变为×);
6、移动×,越远越好,但不要超过前一事件;
7、按旋钮,激活第二个小圆点,放置到刚好事件前端;
8、按旋钮,激活第三个小圆点,放置到刚好事件后面;
9、按旋钮,激活第四个小圆点,放置到刚好事件之后,越远越好,但不要超过下一个事件;
10、在光标信息窗口中Insert Loss At C即为光标所在事件的插入损耗;
11、为了将该事件存入事件表,按[Analysis],选择[Add Event]-[Non-Reflective Events]。
接头损耗























专题六   杆路装设拉线方法
一、装设拉线的一般规定
1、拉线的距高比宜等于一。如因地势限制,可适当伸缩,当距高比小于0.75和大于2时,应按设计规定调整拉线程式。拉线的距与高的定义,如图6-1所示。
图6-1拉线的距与高
2、拉线应采用钢绞线,其程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钢绞线常用的有7/2.0、7/2.2、7/2.6和7/3.0等。
3、拉线不得有接头,无锈蚀、松弛现象。
4、拉线安装的方位,角杆拉线应在角的平分线上,侧面及顺线拉线分别和线路进行方向垂直及平行。地锚出土点的偏差值应不超过表6-1的规定。
地锚出土点的偏差    表6-1
拉线种类        出土(左右)偏差限值(厘米)
角杆及各种顶头拉线        ≤5
抗风、防凌及各种顺线和侧面拉线        ≤10

二、拉线程式
1、角杆拉线
表6-2所列角杆拉线程式为中负荷区,杆距50米,吊线为7/2.7钢绞线,架挂光缆重量≤600千克/公里的负载条件。其他负载条件下可参照调整钢绞线拉线程式。
  在原有架空明线杆路上增挂光缆时,可按增加一条7/2.2吊线及光缆相当于6条4毫米铜线的负载,依照光缆与明线的总负载,根据表6-2的要求核算原有角杆拉线程式是否满足需要,超过负载时,应增加角杆拉线。
2、终端拉线
终端杆或分线杆的顶头拉线一般每加挂一条光缆需加一条拉线。通常拉线程式应比吊线大一级或用双条同程式拉线。



线路转角角深(米)        杆上光缆条数
        1        2        3        4
<3.75        7/2.2        7/2.2        7/2.2        7/2.2
<5                                7/2.6        或
2×7/2.2
<7.5                        7/2.6        或
2×7/2.2        7/3.0       
<10                7/2.6        或
2×7/2.2        7/3.0                2×7/2.6
<15                7/3.0                2×7/2.6        2×7/3.0
表6-2    架空光缆线路角杆拉线程式表(中负荷区)

三、拉线在电杆上的位置
1、拉线与钢筋混凝土杆的连结,应采用拉线抱箍固定,并在抱箍穿钉上衬以三股拉线衬环。
2、侧面拉线装设在钢筋混凝土杆二担孔下30~35cm的位置。
3、顺线拉线及角杆拉线,其拉线抱箍应在一担孔下30-35cm。终端拉线应在吊线抱箍的反侧。
四、拉线长度的计算
1、拉线长度的计算:拉线全长应包括上把附加长度、拉长及中把附加长度三部分。即:拉线全长=上把附加长度+拉长+中把附加长度。
2、拉线长度的简易计算方法是:在距高比等于1时,拉线长度为“一米加四十减地锚出土长度”。例如:距高比为1,当拉高为1米时,其拉长是1米40减去地锚出土长度。拉高为3米时,拉长应为4米20减去地锚出土长度,以此类推。如计算拉线全长时,再加上把、中把的附加长度即得出拉线全长。
五、拉线上把的制作安装
拉线上把在电杆上的装设,可采用钢绞线卡子、三眼双槽夹板或另缠法。
1、拉线上把采用钢绞线卡子时,如图6-2所示,其安装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混凝土杆上安装拉线上把时,将拉线抱箍固定在电杆上,并在抱箍穿钉上衬上三股拉线衬环连接拉线,第一个钢绞线卡子应紧靠衬环。
木杆上安装拉线上把时,将钢绞线拉线缠绕电杆两周(抗风、防凌拉线应改为一周),第一个钢绞线卡子可装在离电杆约一个半梢径处;
(2)7/2.6及以下的钢绞线拉线,应装设两付钢绞线卡子,其间距应为10厘米。7/3.0钢绞线拉线,应装设三付钢绞线卡子,其间距应为10厘米。
(3)钢绞线的线头在离最末一个钢绞线卡子中心位置10±2厘米处用3.0毫米钢线缠扎5厘米;
(4)钢绞线卡子螺母应旋紧,并封口。
图6-2   用钢绞线卡子作拉线上把
2、拉线上把采用三眼双槽夹板时,7/2.6及以下的钢绞线拉线,应装设一付夹板。7/3.0钢绞线拉线,应装设两付夹板,两夹板间净距应为3厘米。夹板与封口间的净距应为20~30厘米。如图6-3所示。
图6-3  用夹板法作拉线上把
3、拉线上把采用另缠法时,缠扎长度首节10厘米(7/3.0钢绞线应改为15厘米).末节10厘米,首末节间的净距为3厘米,最后距末节10厘米,用3.0毫米钢线缠扎,如图6-4所示。缠扎长度的偏差,以各节总和计,不得超过2厘米。缠扎应紧密均匀,在每个把子上可允许有不大于1.5毫米的空隙,但不得超过两处。
六、拉线中把的制作安装
1、上部拉线和地锚的连结叫作中把,其方式分下列两种:
(1)、抗风、防凌及冻土地带的杆路上的拉线,可用拉线双螺旋连结。但拉线用钢绞线卡子或三眼槽夹板安装时,不再使用拉线螺旋;
(2)、角杆、终端杆等经常受力的电杆上,应用拉线衬环连结。
2、拉线和地锚的连结,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钢绞线卡子时,如图6-5所示;
(2)、采用三眼槽夹板时,如图6-6所示;


图6-4  拉线上把另缠法
图6-5  用钢绞线卡子作拉线中把
图6-6  用夹板作拉线中把
(3)、采用3.0毫米钢线另缠时,如图6-7所示。
图6-7  用另缠法作拉线中把
3、连结处使用拉线双螺旋时,应采用3.0毫米钢线另缠,如图6-8所示。其缠扎长度.同图6-4所示。第一节缠扎部分应紧靠拉线衬环。拉线双螺旋应用4.0毫米钢线封扎。
图6-8使用拉线螺旋连结的另缠



























专题七  杆路吊线的安装方法

1、吊线及光缆在杆上安装位置
(1) 距杆顶不少于50cm,特殊情况也不少于25cm。
  (2)在长途架空明线杆路上增挂光缆,一般选择在第一层担或第二层担下15厘米左右的位置。若明线杆路有三层担时,最佳选择是拆除第二层担上的明线,将光缆及吊线架挂在第二层担位置。
2、吊线程式及安装垂度
(1)吊线程式
架空光缆通常采用镀锌钢绞线作为悬挂光缆的吊线,考虑到架空光缆施工,维护中工作人员悬挂在吊线上作业的安全,吊线程式不宜小于7/2.2钢绞线。在最大气象负荷条件下取定安全系数为3~3.5。吊线程式见表7-1。
表7-1                   吊线程式及容许标称杆距表
负荷区别        标称杆距(米)        A型光缆
无铜线,外径≤15mm,
重≤300kg/km        B型光缆
有铜线外径≤22mm,
重≤600kg/km
                吊线
程式
(股/mm)        吊线
应力σx
(kg/mm2)         安全
系数
K        吊线
程式
(股/mm)        吊线
应力σx
(kg/mm2)        安全
系数
K
轻负
荷区        无冰
b=5mm        67        7/2.2        35.3        3.4        7/2.2        36.8        3.26
中负
荷区        b=10mm        67        7/2.2        37.0        3.24        7/2.6        36.8        3.26
                50        7/2.2                        7/2.2        36.7        3.27
重负
荷区        b=15mm        50        7/2.2        39.6        3.03        7/2.6        38.3        3.13
                40        7/2.2                        7/2.2        39.4        3.05
超重
负荷区        b=20mm        45        7/2.6        39.3        3.05        7/3.0        38.1        3.15
                30        7/2.2        37.5        3.17        7/2.6        36        3.33
注:b-吊线或光缆上覆冰的等效厚度。
(2)吊线安装垂度
吊挂式光缆的垂度取决于吊线垂度。新架设的吊线,在没有承受负载之前其垂度称为吊线的原始垂度。光缆吊线的原始垂度目前没有制订标准,可以参照表7-2施行。表中列出的“架挂光缆后最大垂度”是指在最大冰凌负载或最高温度时,可能出现的最大垂度值,供选定光缆跨越高度时考虑。


图7-1吊线各种接续

表7-2     光缆吊线原始垂度表
负荷区别        杆距(米)        下列温度时吊线原始安装垂度(厘米)        架挂光缆后
最大垂度(厘米)
                -10℃        0℃        10℃        20℃        30℃       





区        35        5        5.5        6.5        7.5        8.5        35
        40        6.5        7.5        8.5        9.5        11        45.5
        45        8.5        9.5        10.5        12        14        57.5
        50        10.5        11.5        13        15        17.5        71
        55        12.5        14        15.5        18        21        86
        60        15        16.5        18.5        21.5        25        102
        65        17.5        19.5        22        25.5        29.5        120
        67        19        21        23.5        27        31.5        127.5
        70        20.5        22.5        25.5        29.5        34.5        139
        75        23.5        26        29.5        34        39.5        160






区        25        3.5        4        4.5        5.5        7        25
        30        5        5.5        6.5        8        10        35.5
        35        7        7.5        9        11        13.5        48.5
        40        9        10        12        14.5        17.5        63.5
        45        11.5        12.5        15        18.5        22        80.5
        50        14        15.5        19        22.5        27.5        99
        55        17        19        22.5        27.5        33        120
        60        20.5        22.5        27        32.5        39.5        143
3、吊线的接续与加固
(1)吊线的接续可以采用U型卡、夹板、另缠三种方法,如图7-1所示。
(2)吊线的终结方法如图7-2所示。



图7-2    终结



(3)泄力终结:架空光缆吊线一般应间隔30杆档装设泄力终结,如图7-3所示。

图7-3   泄力终结
安装泄力终结的电杆应装设顺线拉线。光缆附挂在长途架空明线杆路时,泄力终结装设在防凌电杆上,其隔装数视明线杆路装置情况而定。
(4)长杆档吊线:杆距超过80米时,应装辅助吊线。辅助吊线应采用7/3.0钢绞线。当跨越距离更大时,辅助吊线与主吊线间的安装间距应加大,其间的连接夹板也应增加。具体要求由设计确定。
(5)角杆上,木杆角深为5~10米时,其内角吊线用4.0毫米钢线绑扎即可,角深超过10米应作辅助线。
水泥杆的内角吊线其角深在3~8米时,用4.0毫米钢线绑扎吊线,角深超过8米时应装辅助线。
(6)遇有较大的坡度更(1/10)杆时,木杆应装置辅助线,水泥杆应装设拉线抱箍作辅助线。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4 03:18 , Processed in 0.50118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