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1790|回复: 47
打印

联通发展史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上将

注册:2022-8-59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2-7 19:29: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如果有人问我作为一个联通人有什么感受,我会告诉他两个字:悲壮。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哀和无奈还有心痛的感觉。
命运多桀并没有毁了联通,造成今天这个结果的真正原因是内因。因为市场曾经给过联通机会的。
一、联通的宿命
(一)、先天不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联通的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机遇巧合,人人都说联通的生是肩负着打破垄断的使命,其实不然。当1993年底国家十三个部委领导坐在一块酒酣脸热时,他们并不知道由于他们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搞得这块小自留地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至于打破垄断的使命是后来根据联通的发展情况提出来的)所以联通存在着先天不足,而且是致命的先天不足:小自留地的保守思路使得联通只得到了6兆的带宽,29个可以规划的频点。
搞无线的人立刻就会明白它的意义。这已经是说联通永远都不可能长大。中国电信(老邮电)--移动的前身却拥有20兆近百个频点,这就意味着投资一百多万(当时一个基站的价格)建设同一个基站联通载频最多做到4/4/3配制(最多同时供85个人同时通话),而移动可做到8/8/8配制(最多同时供189个人同时通话),在频率规划上无论怎么做,通话质量永远无法跟移动相比。因为同邻频干扰机率是移动的几倍到十几倍。
联通发展的起点是十三个部委10个亿的出资,这些投资还达不到现在一个中等地市的投资,可见起步有多难,所以就有了联通“中外”合资、“中中外”合资的千奇百怪的融资形式,难啊,因为联通是民营企业,创业阶段根本得不到各地政府的支持,而且要饱受竞争对手—作为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邮电局拒绝互联互通的打压。几年后联通刚要走出了一条能看到希望的路时,朱总理的一纸清退中央部委、军队第三产业的决定几乎让联通走上了绝路,十几亿资金被釜底抽薪。从此一波多折的联通走上了四处上门求贷建网的道路。
但此时中国的市场经济格局已经逐渐形成,市场需求成为联通存活下来的决定因素,资金困难限制了投资规模,投资规模限制了市场分额,市场份额限制利润,盈利情况反过来再限制投资。恶性循环和种种不利因素最终还是被联通冲破了,1998年联通通过贷款解决了资金投入的瓶颈。市场份额大幅度提高,企业发展到相当的规模。此时政府才真正的开始重视起这个一直在生死沉浮中苦苦挣扎的网络运营商。1999年移动公司从老邮电分拆出来。联通所谓的使命—打破垄断,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居然真的完成了。从此移动电话消费一路狂降、一发而不可收拾。我认为在这一点上,当今的用户真的应该感谢联通。
所谓历史使命在当时是完成了,但是先天的不足仍然决定着联通的宿命,联通太弱小了,当光着脚的时候,穿鞋子的人会有所忌惮,一旦穿上鞋子,联通才发现,所谓移动实在是一个高不可及的巨人,而自己卑微的象一棵小草。移动从邮电分拆无偿得到了数百个亿的固定资产和通信设备,联通仍然在四处借贷:有成本的经营者如何跟无成本的经营者竞争!更何况联通的带宽已经决定了她的用户容量无法再增长了。
此时国家政府准备扶植联通,如何扶植?将CDMA经营牌照发给联通,给联通一个翻身的机会。正当联通人为此欢欣鼓舞的时候,美国的几发导弹在此时轰炸了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本来就是作为入世谈判筹码的CDMA项目变得遥不可及。直到2002年,联通的CDMA牌照才发下来,此时联通的发展已经非常困难了,背着设备价格高的包袱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市场:木已成舟,这三年的中国的移动电话是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发展,市场份额大局已定。联通的宿命终归是宿命,联通终究没能打破。
(二)、不争气的阿斗
如果联通的先天不足是天灾的话,那么下面我要说的就是人祸。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天灾的出现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毁灭人,二是磨砺人。天灾并没能将联通毁灭,相反联通在重重磨难中浴火重生,实现了生存—发展—壮大的奇迹。说这个阶段的联通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都是混帐话,相反此时的联通绝对是一个充满活力、智慧和上进心企业。直到此时,市场对联通仍然是宽容的,联通仍然有机会得到大的发展去实现质的飞跃。然而后来出现的人祸却最终导致了今天的市场格局。
我觉得是否可以这样说:联通最大的失误是用了一批政客来管理企业。政客和企业家的最大区别在于工作的目的不同,政客目的是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地位,而企业家关心的则是如何让企业盈利。联通总部可以出政治家,毕竟很多政策、方向需要总裁把握,不与政治接触不行,但各地省分、市分都是政客的话,企业是搁不住这么折腾的。
其次,在CDMA建网时,总部出了一个方向行的策划失误,尤其不可原谅的是,这个策划是一个一旦失败代价极高而成功并不能给联通带来多少实际利益的噱头:当全球的CDMA终端都是机卡一体的潮流下,联通居然不可思议的玩了一个机卡分离的噱头。这也充分暴露了联通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意识到一个作为现代化企业的最大的缺憾:那就是缺乏有效的企业策划和市场营销策划系统。这一点在下文中我会继续提到,在这里不作赘述。我们继续说机卡分离的噱头所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
或许联通总部的决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失误的决策会带来一个噩梦,但我要说的是作为联通技术层面的人就意识不到吗?终端制造商会不明白吗?明白,他们当然都明白,但是作为制造商它只会考虑自己的利润得失,人家的企业策划只策划自己一部手机价格高低和销售数量的比例关系,他们不会去预测卖多少手机,他们只会预测以多少钱的价格卖出的手机所获得的利润最大。所以终端制造商就是明白这一层也不会把话说破,何况他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策划就一定是万无一失的。我不知道技术层面的管理者有没有向当时的总裁提出机卡分离的技术层面的预测后果,但从联通一贯不重视技术层的老传统和后来事实来看,即便提过也没有被采纳。
机卡分离的噱头被大玩特玩,尚未玩完,灾难性的后果如洪水猛兽扑了过来
1、手机待机时间短
绝大多数手机待机不超过一天,用户必须接受一天一充电的这个现实。在韩国和欧洲CDMA机卡一体手机待机时间和GSM差不多甚至待机时间更长,我们最早的CDMA资料介绍里还把CDMA手机省电作为一大靓点,然而这些美好的期冀都被机卡分离高能耗的事实击的粉碎,由于技术不成熟多数电能在通话过程中转化为热能白白的消耗掉了,联通大多数地区都出现过因手机烫手引发的投诉。
2、手机供货不足
3、价格高
供货不足和价格高本来是分着的两个重要后果,因为前因一样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放到一块,但请读者搞清楚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所谓一因二果,在全球CDMA机卡一体的潮流下,厂商为了给联通供货就必须制订新的手机制造方案,高额的研发费用谁也不愿意承担,即便研制出了新方案,厂家也不敢大批量生产,因为这种手机只能在中国地区销售,其他CDMA手机在韩国卖不了可以销到欧洲、美洲,机卡分离的手机只能销往中国,所以不可能大批量生产,不能批量生产那么研发费用和生产成本就无法降下来。时至今日,联通仍然背负着统购手机的包袱,不赠送手机市场难以开发。
4、手机质量差
因为是新研发手机,设计不足之处不可避免,频繁死机、呼叫无反应、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信号、手机回音大等等等等。然而此时的中国消费者面对铺天盖已经很成熟、故障率极低的GSM手机和价格高质量差的CDMA手机的巨大反差根本没有任何耐心。可以享受物美价廉的GSM手机,谁愿意当冤大头去购买质次价高CDMA手机?时至今日当CDMA手机技术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时候,很多人仍然对其保持着质次价高的坏印象,可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5、接续时间长
这就不作赘述了,根本原因还是手机不成熟。当然与网络也有一定关系。
这些后果不知道前任联通公司总裁看了后会有什么感想,作为一个搞技术工作的员工,我是欲哭无泪啊。本人处理过无数次网络投诉,没有几个用户明白这是手机原因,绝大多数的反应是:联通的网络质量怎么这样啊?时至今日我仍然要说CDMA的网络质量是一级棒的(包括网络覆盖),可是好好的一张网,居然因为终端原因博得了一个骂名!悲哀!
二、联通的明天
联通如一个患病的孤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被抛弃,幼年命运多桀四处乞讨,生长发育的阶段一次次被机遇抛弃,年轻的她也犯过很大的错误,再次耽误了自己的青春,但他毕竟成长起来了,正因如此,我加倍的珍惜她,我是一个联通人,联通培养了我,我知道陪着联通打拼的日子很苦也很累,一次次的义务加班、没完没了的全员营销,痛苦的日子因为营销任务完不成扣掉奖金,扣完奖金扣工资,我曾想到过放弃,因为周围很多同事都走了,跳到竞争对手那边可以得到双倍的收入回报。但我仍然有一份眷恋和不甘心,但我不甘心为之付出了8年青春的事业没有结果。我知道联通还有这样一批年轻人,尽管他们牢骚满腹、尽管他们士气低迷,但他们还在坚持,我的同事的办公室挂着一副 “我*联通进步,联通靠我发展”的对联,这也是一种对自己、对联通、对未来的期冀。
那么联通的明天在哪里?或者应该这样问,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联通比之移动或者其它高水平通信企业缺少了什么呢?我认为是“企业策划”和“市场营销策划”。
企业策划是帮助领导把好舵,也就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建立建全一套高效的“企业策划”系统,也就为舵手提供了一个航海仪(或者说指南针),以保证不会因为个人思路而导致方向性的错误,是为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纵观当今国际现代化企业(公司),那一个没有一套完备、高效的企业策划系统,根据公司运营的实际情况决定好公司的成长模型,也就是远期目标,公司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多长的周期内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种策划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应该是通过周密的企业内部发展调查(短期和长期)、结合当前外部发展环境再加上行业内部发展环境经过严谨慎缜密的计算推断出来的,目标宁可定的低一些,也绝不能虚假,踏踏实实的前进即便慢也比片面追求好看的数字乱刮浮夸风要强之百倍。如果当初有这么一个部门(系统)作着扎实的工作,相信联通就不会为了一个噱头儿付出沉重的代价了。
再就是市场营销策划,或者称之为“营销策划”,应该说营销是联通的前线,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反观今天的联通,乱就乱在营销上,就山东的营销工作来说,且不说业绩,单是套餐政策就好几千种,当然这也是历史积累起来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在出台营销政策是具有相当的随意性,有人说这说明营销策略比较活,我认为这么多营销策略说明营销政策的出台者不负责任。政策的出台就相当于一个战斗计划,几千个营销策略说明这些营销策率都打了败仗,只不过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损失的是利益而军队损失的是生命。营销政策的出台经过前期周密的市场调研了吗?调研准确吗?调研后进行过严谨的分析、筛选、归类和研讨吗?政策的出台是认真的吗?研讨后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吗?可研报告后进行过试运行了吗?试运行与可研报告相吻合吗?偏差大吗?偏差的原因是找到了么?试运行成功了吗?我相信目前公司出台的政策极有可能没有一个经历过这些程序,如此草率,可能成功吗?
今天的联通,从基层到总部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思想(或许我看到的只是一个省,但听听全国各地的盈利情况可以明白了),由于没有长期的发展思路,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差,每届领导都希望上级能在短时间内看到自己的业绩、证明自己的能力。却不愿意尊重市场规律、更不懂得市场的背后需要一个强大的网络技术支撑,过度的挖掘潜在的存量市场无异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而不尊重市场规律每年的任务实行环比增长考核,实在是穿了一身皇帝的新装,掩耳盗铃。这是联通的大害,如果我们现在改弦易辙,说真话、办实事、相信还来得及重新拯救联通、拯救自己。
太平盛世,前景如此美好的行业,却被我们做的狼烟四起、草木皆兵,不但同行嗤之以鼻就连用户都横眉冷对,这难道不值得联通的高级管理层深思吗?
或许,如果您是联通的高管层,恰巧看到了这片文章,更巧的是您闲来无事,忍着恶心看完了它,然后出了一身冷汗。我想,联通就真的有希望了!联通发展史


如果有人问我作为一个联通人有什么感受,我会告诉他两个字:悲壮。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哀和无奈还有心痛的感觉。
命运多桀并没有毁了联通,造成今天这个结果的真正原因是内因。因为市场曾经给过联通机会的。
一、联通的宿命
(一)、先天不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联通的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机遇巧合,人人都说联通的生是肩负着打破垄断的使命,其实不然。当1993年底国家十三个部委领导坐在一块酒酣脸热时,他们并不知道由于他们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搞得这块小自留地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至于打破垄断的使命是后来根据联通的发展情况提出来的)所以联通存在着先天不足,而且是致命的先天不足:小自留地的保守思路使得联通只得到了6兆的带宽,29个可以规划的频点。
搞无线的人立刻就会明白它的意义。这已经是说联通永远都不可能长大。中国电信(老邮电)--移动的前身却拥有20兆近百个频点,这就意味着投资一百多万(当时一个基站的价格)建设同一个基站联通载频最多做到4/4/3配制(最多同时供85个人同时通话),而移动可做到8/8/8配制(最多同时供189个人同时通话),在频率规划上无论怎么做,通话质量永远无法跟移动相比。因为同邻频干扰机率是移动的几倍到十几倍。
联通发展的起点是十三个部委10个亿的出资,这些投资还达不到现在一个中等地市的投资,可见起步有多难,所以就有了联通“中外”合资、“中中外”合资的千奇百怪的融资形式,难啊,因为联通是民营企业,创业阶段根本得不到各地政府的支持,而且要饱受竞争对手—作为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邮电局拒绝互联互通的打压。几年后联通刚要走出了一条能看到希望的路时,朱总理的一纸清退中央部委、军队第三产业的决定几乎让联通走上了绝路,十几亿资金被釜底抽薪。从此一波多折的联通走上了四处上门求贷建网的道路。
但此时中国的市场经济格局已经逐渐形成,市场需求成为联通存活下来的决定因素,资金困难限制了投资规模,投资规模限制了市场分额,市场份额限制利润,盈利情况反过来再限制投资。恶性循环和种种不利因素最终还是被联通冲破了,1998年联通通过贷款解决了资金投入的瓶颈。市场份额大幅度提高,企业发展到相当的规模。此时政府才真正的开始重视起这个一直在生死沉浮中苦苦挣扎的网络运营商。1999年移动公司从老邮电分拆出来。联通所谓的使命—打破垄断,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居然真的完成了。从此移动电话消费一路狂降、一发而不可收拾。我认为在这一点上,当今的用户真的应该感谢联通。
所谓历史使命在当时是完成了,但是先天的不足仍然决定着联通的宿命,联通太弱小了,当光着脚的时候,穿鞋子的人会有所忌惮,一旦穿上鞋子,联通才发现,所谓移动实在是一个高不可及的巨人,而自己卑微的象一棵小草。移动从邮电分拆无偿得到了数百个亿的固定资产和通信设备,联通仍然在四处借贷:有成本的经营者如何跟无成本的经营者竞争!更何况联通的带宽已经决定了她的用户容量无法再增长了。
此时国家政府准备扶植联通,如何扶植?将CDMA经营牌照发给联通,给联通一个翻身的机会。正当联通人为此欢欣鼓舞的时候,美国的几发导弹在此时轰炸了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本来就是作为入世谈判筹码的CDMA项目变得遥不可及。直到2002年,联通的CDMA牌照才发下来,此时联通的发展已经非常困难了,背着设备价格高的包袱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市场:木已成舟,这三年的中国的移动电话是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发展,市场份额大局已定。联通的宿命终归是宿命,联通终究没能打破。
(二)、不争气的阿斗
如果联通的先天不足是天灾的话,那么下面我要说的就是人祸。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天灾的出现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毁灭人,二是磨砺人。天灾并没能将联通毁灭,相反联通在重重磨难中浴火重生,实现了生存—发展—壮大的奇迹。说这个阶段的联通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都是混帐话,相反此时的联通绝对是一个充满活力、智慧和上进心企业。直到此时,市场对联通仍然是宽容的,联通仍然有机会得到大的发展去实现质的飞跃。然而后来出现的人祸却最终导致了今天的市场格局。
我觉得是否可以这样说:联通最大的失误是用了一批政客来管理企业。政客和企业家的最大区别在于工作的目的不同,政客目的是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地位,而企业家关心的则是如何让企业盈利。联通总部可以出政治家,毕竟很多政策、方向需要总裁把握,不与政治接触不行,但各地省分、市分都是政客的话,企业是搁不住这么折腾的。
其次,在CDMA建网时,总部出了一个方向行的策划失误,尤其不可原谅的是,这个策划是一个一旦失败代价极高而成功并不能给联通带来多少实际利益的噱头:当全球的CDMA终端都是机卡一体的潮流下,联通居然不可思议的玩了一个机卡分离的噱头。这也充分暴露了联通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意识到一个作为现代化企业的最大的缺憾:那就是缺乏有效的企业策划和市场营销策划系统。这一点在下文中我会继续提到,在这里不作赘述。我们继续说机卡分离的噱头所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
或许联通总部的决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失误的决策会带来一个噩梦,但我要说的是作为联通技术层面的人就意识不到吗?终端制造商会不明白吗?明白,他们当然都明白,但是作为制造商它只会考虑自己的利润得失,人家的企业策划只策划自己一部手机价格高低和销售数量的比例关系,他们不会去预测卖多少手机,他们只会预测以多少钱的价格卖出的手机所获得的利润最大。所以终端制造商就是明白这一层也不会把话说破,何况他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策划就一定是万无一失的。我不知道技术层面的管理者有没有向当时的总裁提出机卡分离的技术层面的预测后果,但从联通一贯不重视技术层的老传统和后来事实来看,即便提过也没有被采纳。
机卡分离的噱头被大玩特玩,尚未玩完,灾难性的后果如洪水猛兽扑了过来
1、手机待机时间短
绝大多数手机待机不超过一天,用户必须接受一天一充电的这个现实。在韩国和欧洲CDMA机卡一体手机待机时间和GSM差不多甚至待机时间更长,我们最早的CDMA资料介绍里还把CDMA手机省电作为一大靓点,然而这些美好的期冀都被机卡分离高能耗的事实击的粉碎,由于技术不成熟多数电能在通话过程中转化为热能白白的消耗掉了,联通大多数地区都出现过因手机烫手引发的投诉。
2、手机供货不足
3、价格高
供货不足和价格高本来是分着的两个重要后果,因为前因一样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放到一块,但请读者搞清楚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所谓一因二果,在全球CDMA机卡一体的潮流下,厂商为了给联通供货就必须制订新的手机制造方案,高额的研发费用谁也不愿意承担,即便研制出了新方案,厂家也不敢大批量生产,因为这种手机只能在中国地区销售,其他CDMA手机在韩国卖不了可以销到欧洲、美洲,机卡分离的手机只能销往中国,所以不可能大批量生产,不能批量生产那么研发费用和生产成本就无法降下来。时至今日,联通仍然背负着统购手机的包袱,不赠送手机市场难以开发。
4、手机质量差
因为是新研发手机,设计不足之处不可避免,频繁死机、呼叫无反应、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信号、手机回音大等等等等。然而此时的中国消费者面对铺天盖已经很成熟、故障率极低的GSM手机和价格高质量差的CDMA手机的巨大反差根本没有任何耐心。可以享受物美价廉的GSM手机,谁愿意当冤大头去购买质次价高CDMA手机?时至今日当CDMA手机技术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时候,很多人仍然对其保持着质次价高的坏印象,可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5、接续时间长
这就不作赘述了,根本原因还是手机不成熟。当然与网络也有一定关系。
这些后果不知道前任联通公司总裁看了后会有什么感想,作为一个搞技术工作的员工,我是欲哭无泪啊。本人处理过无数次网络投诉,没有几个用户明白这是手机原因,绝大多数的反应是:联通的网络质量怎么这样啊?时至今日我仍然要说CDMA的网络质量是一级棒的(包括网络覆盖),可是好好的一张网,居然因为终端原因博得了一个骂名!悲哀!
二、联通的明天
联通如一个患病的孤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被抛弃,幼年命运多桀四处乞讨,生长发育的阶段一次次被机遇抛弃,年轻的她也犯过很大的错误,再次耽误了自己的青春,但他毕竟成长起来了,正因如此,我加倍的珍惜她,我是一个联通人,联通培养了我,我知道陪着联通打拼的日子很苦也很累,一次次的义务加班、没完没了的全员营销,痛苦的日子因为营销任务完不成扣掉奖金,扣完奖金扣工资,我曾想到过放弃,因为周围很多同事都走了,跳到竞争对手那边可以得到双倍的收入回报。但我仍然有一份眷恋和不甘心,但我不甘心为之付出了8年青春的事业没有结果。我知道联通还有这样一批年轻人,尽管他们牢骚满腹、尽管他们士气低迷,但他们还在坚持,我的同事的办公室挂着一副 “我*联通进步,联通靠我发展”的对联,这也是一种对自己、对联通、对未来的期冀。
那么联通的明天在哪里?或者应该这样问,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联通比之移动或者其它高水平通信企业缺少了什么呢?我认为是“企业策划”和“市场营销策划”。
企业策划是帮助领导把好舵,也就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建立建全一套高效的“企业策划”系统,也就为舵手提供了一个航海仪(或者说指南针),以保证不会因为个人思路而导致方向性的错误,是为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纵观当今国际现代化企业(公司),那一个没有一套完备、高效的企业策划系统,根据公司运营的实际情况决定好公司的成长模型,也就是远期目标,公司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多长的周期内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种策划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应该是通过周密的企业内部发展调查(短期和长期)、结合当前外部发展环境再加上行业内部发展环境经过严谨慎缜密的计算推断出来的,目标宁可定的低一些,也绝不能虚假,踏踏实实的前进即便慢也比片面追求好看的数字乱刮浮夸风要强之百倍。如果当初有这么一个部门(系统)作着扎实的工作,相信联通就不会为了一个噱头儿付出沉重的代价了。
再就是市场营销策划,或者称之为“营销策划”,应该说营销是联通的前线,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反观今天的联通,乱就乱在营销上,就山东的营销工作来说,且不说业绩,单是套餐政策就好几千种,当然这也是历史积累起来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在出台营销政策是具有相当的随意性,有人说这说明营销策略比较活,我认为这么多营销策略说明营销政策的出台者不负责任。政策的出台就相当于一个战斗计划,几千个营销策略说明这些营销策率都打了败仗,只不过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损失的是利益而军队损失的是生命。营销政策的出台经过前期周密的市场调研了吗?调研准确吗?调研后进行过严谨的分析、筛选、归类和研讨吗?政策的出台是认真的吗?研讨后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吗?可研报告后进行过试运行了吗?试运行与可研报告相吻合吗?偏差大吗?偏差的原因是找到了么?试运行成功了吗?我相信目前公司出台的政策极有可能没有一个经历过这些程序,如此草率,可能成功吗?
今天的联通,从基层到总部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思想(或许我看到的只是一个省,但听听全国各地的盈利情况可以明白了),由于没有长期的发展思路,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差,每届领导都希望上级能在短时间内看到自己的业绩、证明自己的能力。却不愿意尊重市场规律、更不懂得市场的背后需要一个强大的网络技术支撑,过度的挖掘潜在的存量市场无异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而不尊重市场规律每年的任务实行环比增长考核,实在是穿了一身皇帝的新装,掩耳盗铃。这是联通的大害,如果我们现在改弦易辙,说真话、办实事、相信还来得及重新拯救联通、拯救自己。
太平盛世,前景如此美好的行业,却被我们做的狼烟四起、草木皆兵,不但同行嗤之以鼻就连用户都横眉冷对,这难道不值得联通的高级管理层深思吗?
或许,如果您是联通的高管层,恰巧看到了这片文章,更巧的是您闲来无事,忍着恶心看完了它,然后出了一身冷汗。我想,联通就真的有希望了!

举报本楼

本帖有 47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7 12:08 , Processed in 0.2640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