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7-12-1020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1 11:19: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7月2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为一场持续四年的科技圈大案画上句号:尊湃通讯创始人张琨因侵犯华为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罚金300万元;其余13名前华为海思员工分别获刑2-4年不等。

法院同时裁定,没收尊湃通讯已被冻结的9965万元资金,上缴国库。

一、从“黑马”到“黑天鹅”:一场精心策划的技术迁移

2021年2月,上海张江的写字楼里悄然挂起一块新招牌,尊湃通讯。创始人张琨的身份其实不简单啊!华为海思21级技术专家,手握近二十年半导体研发经验,曾经主导出货量达数十亿颗的通信芯片开发。

他离开华为时竞业协议尚未到期,但是这并未阻挡他的创业步伐。

短短三个月内,一场针对老东家的挖墙脚行动悄然启动:2-3倍薪资加股权激励,20余名海思骨干相继跳槽尊湃。检方后来认定,其中有14人直接参与了到了针对华为技术的窃取。简直让人惊掉下巴!

这些工程师离职前一周的电脑操作异常频繁。有人举着手机对准屏幕连续拍摄,有人埋头抄写寄存器配置参数。累计留下400余张高清图片、120页手稿。

二、谍战式作案:芯片界的007行动

为了绕过华为的安防系统,尊湃团队开发出一套堪比谍战剧的传输方案,截屏文件被拆分成小于10MB的压缩包,通过Gmail、ProtonMail等加密邮箱接力发送。

文件抵达尊湃内网后,脚本程序自动将其拼接还原成完整芯片版图。

更隐蔽的是技术文件的伪装术。窃取的华为技术文档被重命名为“OpenRF-v3.2”等开源项目代号,藏匿在公司GitLab的私有镜像库。即便遭遇代码审计,看起来也只是寻常的开源项目备份。

尊湃首颗Wi-Fi 6射频芯片流片后,验证手法暴露了技术源头:直接调用华为内部测试用例(含隐藏测试向量),确保射频指标与华为参考设计误差小于0.5dB。这种毫米级的精准复刻,成为庭审中的铁证。

三、华为九亿研发成本蒸发

2022年11月,上海警方突击搜查尊湃位于上海、北京的办公室。查扣7台服务器时,技术人员发现40份加密文档,经工信部电子五所鉴定:尊湃芯片在40个核心技术点上与华为海思商业秘密相似度超90%,构成“实质性相同”。

华为的损失清单令人心惊:被窃的Wi-Fi 6/7射频前端技术研发投入超9亿元,这还不包括专利价值。
按每台Wi-Fi 6设备收取0.5美元专利费计算,若尊湃芯片大规模出货,华为年损失将达1-2亿美元。

华为原计划在Wi-Fi 7标准谈判中采取后手策略,对320MHz信道绑定、多链路聚合优化等关键技术暂不公开,待草案讨论关键阶段再亮牌以争取议价空间。但尊湃芯片与未公开测试版高度雷同,迫使华为提前暴露技术底牌。

四、暗流涌动:谁在消费被盗的技术?

案件背后还有个细思极恐的疑点:尊湃通讯经营范围明确包含技术转让。 而创始人张琨的高通任职背景,让泄密海外的风险陡增。

这里最猫腻最耐人寻味的来了,2024年初,就在尊湃案发后不久,高通突然解散上海Wi-Fi 7研发团队,紧急销毁资料。

更耐人寻味的是,某手机品牌在华为Wi-Fi 7路由器上市前数月,就开售搭载高通芯片的千元级产品。当华为被迫以399元的自杀价反击时,业内嗅到了技术保卫战的血腥味。

五、投资机构的集体踩雷:32.5万买来的教训

在尊湃的股东名单里,小米旗下瀚星创投以32.5万元获得9.8%股份。

事发后小米紧急声明:纯属财务投资,既非最早投资方,也非最大股东。

另外还有高榕资本、湖杉资本、天际资本等十余家机构。

资本追捧源于对Wi-Fi 6芯片市场的觊觎,这是智能家居与物联网的战略要塞。但投资人没料到,这家融资数亿的明星企业,核心技术竟来自让人惊掉下巴的手机截屏和手写笔记。

六、六年刑期背后的启发

其实让三先生想不明白的是:尊湃团队并非缺乏研发能力。创始人张琨是业界顶尖专家,团队中多名工程师拥有定义Wi-Fi 6标准的关键经验。他们选择盗窃而非创新,其实折射出来中国科技产业的路径依赖顽疾。他们更相信造不如买,当然这里是“偷”,他们更相信买办,相信资源整合大法。

宣判书上的“没收9965万元资金”不仅是法律制裁,更象征着这种技术速成主义的终结。浦东法院的法槌落下,也就意味着:靠挖几个人就想弯道超车的时代,可能真的一去不返。

尤其当他们面对的对手是华为这样狠角色,是华为这样的每年投入营收20%以上作为研发投入的狠角色!

张琨们或许以为复制粘贴能绕过十年寒窗。但判决书上的刑期和近亿罚没款宣告了捷径的代价。

在半导体这条赛道上,每一纳米的技术突破,都需要实验室里千万次试错的累积;每一行代码的价值,都只能用高占比的研发投入来衡量。

希望这个案例,还有华为被制裁的这六年的经历,可以让更多的科技公司明白:核心技术求不来,买不来,更偷不来!只能像华为,像大疆,像比亚迪这些优秀的国产科技学习,把自研当做生命线,持续的投入高占比的研发,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市场上占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举报本楼

本帖有 8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 14:57 , Processed in 0.27600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