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下士

注册:2006-7-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17 10:4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以微软MSN、腾讯QQ为代表的传统PC即时通讯业务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及手机终端的发展,IM正在以各种技术实现方式从PC向手机终端渗透。
由于移动IM的功能日趋丰富,用户界面及实时性也正在向基于PC终端的IM靠拢。同时由于其移动性、粘性强等特点,移动IM 吸引了电信运营商、传统IM服务提供商、第三方移动IM服务提供商及手机厂商等产业链成员的极大关注,目前,中国移动推出“飞信”高调进入中国移动即时通信领域。其他各方也正以各种形式进行合作或独立推出解决方案,纷纷布局移动IM市场。同时,随着3G在中国的商用,移动IM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移动IM也必然成为3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之一。

诺达咨询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移动即时通讯(Mobile IM)产业,于2006年8月率先推出了《2006 中国移动即时通讯(Mobile IM)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本报告对中国移动IM技术实现方式、产业生态环境、产业链、商业模式、市场现状及未来市场规模、用户消费行为等进行了剖析,并对国内外主要移动即时通讯厂商及其产品进行了深入分析。
2003年中国移动IM市场收入达到9046万人民币,之后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2005年中国移动IM市场总体收入达到1.5亿人民币,预计2006年收入将达到2.1亿人民币,因受中国移动政策的影响,2007年的增长率将放缓至31%,预计2010年中国移动IM收入将达到10.2亿人民币。

报告目录
第1章  研究概述    9
1.1  研究背景 9
1.2  研究方法10
第2章  移动即时通讯(Mobile IM)概述    11
2.1  定义    11
2.2  类别    11
第3章  移动IM技术实现方式比较    13
3.1  移动IM技术实现方式      13
3.1.1    基于SMS的移动IM    13
3.1.1.1   实现方式    13
3.1.1.2   典型介绍    13
3.1.2    基于WAP的移动IM    14
3.1.2.1   实现方式    14
3.1.2.2   典型介绍    14
3.1.3        基于客户端的移动IM   14
3.1.3.1        JAVA        15
3.1.3.2        Symbian        15
3.1.3.3        Linux        16
3.1.3.4        Windows mobile        16
3.1.3.5        Palm OS        16
3.1.4        基于多种平台移动IM          17
3.1.4.1        实现方式    17
3.1.4.2        典型介绍    17
3.2  移动IM技术实现方式比较  18
第4章  移动IM产业链及商业模式分析    20
4.1  目前产业链总体结构分析    20
4.2  目前主要商业模式分析      21
4.2.1        SP模式     21
4.2.1.1        概念定义        21
4.2.1.2        产业链分析        21
4.2.1.3        职责分工        21
4.2.1.4        典型介绍        22
4.2.1.5        模式评价        23
4.2.2        IM服务提供商自营模式  24
4.2.2.1        概念定义        24
4.2.2.2        产业链分析        24
4.2.2.3        职责分工        24
4.2.2.4        典型介绍        25
4.2.2.5        模式评价        25
4.2.3        运营商自营模式    26
4.2.3.1        概念定义        26
4.2.3.2        产业链分析        26
4.2.3.3        职责分工        26
4.2.3.4        典型介绍        27
4.2.3.5        模式评价        27
第5章        用户分析        29
5.1        移动新业务的用户行为及特征分析        29
5.1.1        上网手机用户比例  29
5.1.2        被调查用户特征分析30
5.1.3        使用新业务的行为和习惯分析        34
5.2        移动即时通讯用户行为及特征分析        35
5.2.1        对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认知度分析        35
5.2.2        对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使用分析        36
5.2.3        对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需求分析        38
5.3        互联网即时通讯业务    39
5.3.1        使用分析        39
5.3.2        偏好分析        41
5.4        手机安装或内置软件方式的移动即时通讯业务        42
5.4.1        接受度分析  42
5.4.2        需求分析        42
第6章        移动IM产业环境PEST分析    44
6.1        政策        44
6.1.1        法规政策        44
6.1.2        中国移动政策        44
6.1.3        中国联通政策        46
6.2        经济        46
6.3        社会        47
6.4        技术        48
第7章        移动IM发展现状        50
7.1        移动IM运营商分析        50
7.1.1        中国移动50
7.1.2        中国联通51
7.1.3        Vodafone        53
7.1.4        BT            53
7.1.5        Verizon Wireless        54
7.1.6        Cingular Wireless        54
7.1.7        T-mobile        54
7.1.8        Virgin        55
7.1.9        和黄        55
7.2        移动IM终端设备商分析        56
7.2.1        诺基亚        56
7.2.2        摩托罗拉        56
7.2.3        三星        57
7.2.4        LG            58
7.2.5        大显        58
第8章        移动IM市场规模预测        60
第9章        国内外移动IM厂商分析        61
9.1        国外移动IM厂商分析        61
9.1.1        微软        61
9.1.1.1        公司介绍        61
9.1.1.2        产品介绍        61
9.1.1.3        市场表现及行动        62
9.1.2        Skype        63
9.1.2.1        公司介绍        63
9.1.2.2        产品介绍        63
9.1.2.3        市场表现及行动        63
9.1.3        AgileMobile.com        64
9.1.3.1        公司介绍        64
9.1.3.2        产品介绍        64
9.1.3.3        市场表现及行动        65
9.1.4        雅虎        65
9.1.4.1        公司介绍        65
9.1.4.2        产品介绍        65
9.1.4.3        市场表现及行动        66
9.1.5        Google        66
9.1.5.1        公司介绍        66
9.1.5.2        产品介绍        66
9.1.5.3        市场表现及行动        67
9.1.6        AOL Time Warner(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        67
9.1.6.1        公司介绍        67
9.1.6.2        产品介绍        68
9.1.6.3        市场表现及行动        68
9.1.7        Vodafone        69
9.1.7.1        公司介绍        69
9.1.7.2        产品介绍        69
9.1.7.3        市场表现及行动        70
9.2        国内移动IM厂商分析        71
9.2.1        腾讯        71
9.2.1.1        公司介绍        71
9.2.1.2        产品介绍        71
9.2.1.3        市场表现及行动        72
9.2.2        中国移动        74
9.2.2.1        公司介绍        74
9.2.2.2        产品介绍        75
9.2.2.3        市场表现及行动        75
9.2.3        掌中无限        76
9.2.3.1        公司介绍        76
9.2.3.2        产品介绍        76
9.2.3.3        市场表现及行动        77
9.2.4        其他手机平台的IM聊天软件        77
9.2.4.1        邦邦通        77
9.2.4.2        密友(MEYOU)        78
9.2.4.3        UU语音        78
9.2.4.4        随e聊        79
第10章        关于我们        80
第11章        诺达成功案例        81

图表目录
图表 1  移动即时通讯分类情况列表    12
图表 2  Symbian操作系统授权厂商            15
图表 3  2005年中国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   17
图表 4  移动IM技术实现方式比较          18
图表 5  移动即时通讯产业链          20
图表 6  移动即时通讯产业链(SP模式)        21
图表 7  移动IM商业模式分析(SP模式)        22
图表 8  移动即时通讯产业链(IM服务提供商自营模式)        24
图表 9  移动IM商业模式分析(IM服务提供商自营模式)25
图表 10  移动即时通讯产业链(移动运营商自营模式)        26
图表 11  移动IM商业模式分析(运营商模式)        27
图表 12  手机是否支持上网功能        29
图表 13  使用哪家移动运营商的业务        29
图表 14  被调查用户年龄分布     30
图表 15  被调查用户性别状况            30
图表 16  被调查用户文化程度            31
图表 17  被调查用户婚姻状况            31
图表 18  被调查用户职业分布            31
图表 19  被调查用户收入状况            32
图表 20  被调查用户月均手机费用支出        32
图表 21  被调查用户通讯费用支出来源        32
图表 22  被调查用户通讯消费支出的费用报销额度33
图表 23  被调查用户使用新业务的原因        34
图表 24  被调查用户每月使用新业务的支出            34
图表 25  被调查用户使用新业务最担心的问题        34
图表 26  对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认知度分析1        35
图表 27  对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认知度分析2        35
图表 28  对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使用分析1        36
图表 29  对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使用分析2        36
图表 30  对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使用分析3        37
图表 31  对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使用分析4        37
图表 32  对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使用分析5        37
图表 33  对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需求分析        38
图表 34  对互联网即时通讯业务的使用分析1         39
图表 35  对互联网即时通讯业务的使用分析2         39
图表 36  对互联网即时通讯业务的使用分析3         39
图表 37  对互联网即时通讯业务的使用分析4         40
图表 38  对互联网即时通讯业务的偏好分析1         41
图表 39  对互联网即时通讯业务的偏好分析2         41
图表 40  对手机安装或内置软件方式的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接受度分析         42
图表 41  对手机安装或内置软件方式的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需求分析1         42
图表 42  对手机安装或内置软件方式的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需求分析2         43
图表 43  对手机安装或内置软件方式的移动即时通讯业务的需求分析3         43
图表 44  中国即时通讯注册用户数 46
图表 45  中国移动移动即时通讯业务开展状况        51
图表 46  中国联通移动即时通讯业务开展状况        53
图表 47  国外运营商移动即时通讯业务开展状况        55
图表 48  内置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厂商状况        59
图表 49  2003-2010年中国移动IM业务收入现状及预测  60
图表 50  国外移动IM厂商状况        71
图表 51  各版本移动QQ比较            72
图表 52  内置腾讯移动QQ的手机列表            73
图表 53  腾讯移动即时通讯大事记        74

购买信息
页    数:81页
字    数:4.5万
图 表 数:53个
出版日期:2006年8月10日
报告价格:  12000人民币(电子PDF版)
12500人民币(电子PDF版+纸版)
19000人民币(英文电子PDF版)
19500人民币 (英文电子PDF版+纸版)

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垂询
北京诺达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6-10-51295780  51581120-612  
传真:+86-10-51581533-603
Email: chenghy@nuodaconsulting.com
http://www.nuodaconsulting.com/show_report.asp?id=308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8 07:17 , Processed in 0.29162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