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中校

注册:2010-12-11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27 15:05: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华为近日发布了《固定视频指标体系白皮书》。本白皮书针对当前业界现状,参考标准组织已定义的相关指标,以体验为驱动,构建不同层次之间的关联关系,形成可衡量的视频指标体系,同时基于指标体系定义测量方法,实现视频体验可视、可管、可提升。

随着视频业务的深入发展,如何保障视频用户的使用体验,如何高效支撑日常运维,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运营商需要有一套衡量固定视频体验状态的指标体系来指导视频业务日常运维,支撑部门考核。当前多个业界标准组织基于网络不同层次都定义了衡量指标,但基本局限于单层次内的研究。在固定视频领域, 从用户体验到业务KQI、KPI,网络KPI不同层次间的关联关系,暂无统一的体系和标准。

《固定视频指标体系白皮书》将固定视频指标集划分为三个层次:用户体验QoE层、业务质量KQI层和网络性能KPI层。其中用户体验QoE层目前已涵盖与观影体验强相关的指标项,是一种拟合类指标,如U-vMOS,通过多个子指标进行建模后计算得出;业务质量KQI层涵盖衡量IPTV和OTT视频的主要指标项,部分是相对客观的指标,如MDI、流媒体下载速率、EPG响应时延等,部分引入了主观因素,如首次缓冲时长,需要定义首次缓冲的起止时间等;网络KPI层除了传统分段的KPI指标外,为了更好的衡量网络对视频业务质量的支撑能力,实现端到端的分析、监测、诊断、定位、优化,通常都是生成类的客观指标,即通过系统可直接采集得到的,例如端口光功率、带宽利用率等。

针对各层次之间指标的关联关系,白皮书做了主要的KQI之间或KQI与KPI之间的关联分析研究,并在实验室对一部分典型的网络环境进行模拟,通过主观感受、客观指标监控两个维度衡量业务质量的变化,验证网络能力和性能表现对视频业务质量的影响情况。

面向运营商应用场景,白皮书详细研究了如何通过客观存在的生成类指标经过建模、拟合形成带有主观因素的、可以评价视频业务体验的拟合类指标,进而引入阈值的判断,定义统计方式,对单会话、单用户、单网元指标进行规整,形成可定制的、面向运营考核的运营类指标(如视频用户质差率、卡顿时长占比达标率等),并给出指标获取、建模方法和应用建议,帮助运营商精准、实时掌握各区域的视频用户体验状态,快速高效质差分析,建立、优化视频网络建设、运维标尺。

IPTV+index+system+white+paper+V1020170719.pdf (2.07 MB, 下载次数: 94)






举报本楼

本帖有 6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6 17:14 , Processed in 0.13216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