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铁塔类型
一、 无线铁塔
1.1铁塔定义
通信铁塔一般由铁塔基础、钢结构主体、维护平台、天线支撑体、爬梯、馈线桥架、避雷针及其它附属设施组成。
铁塔是典型的高耸结构。其特点:高度较大、横断面相对较小、对水平荷载(风荷载)敏感;根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自立式塔式结构和拉线式桅式结构,也称塔桅结构。
铁塔是通信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线安装的重要平台,也是信号能远距离传播的重要保障。
铁塔的构成包含:铁塔高度、铁塔位置、铁塔基础、铁塔跟开、金夹具、连接螺栓、钢绞线、法兰(法兰盘)、主材、辅材、塔角包封、配重压块、垂直度、接地电阻与风压。
1.2铁塔类型
铁塔可按建设位置与构成主材料分为两部分,其中按建设位置分为地面塔与楼面塔,按其结构主要材料分为角钢塔、管塔(三管塔、四管塔、单管塔、景观塔与仿生树)、拉线塔(增高架)。
1.2.1铁塔分类
通信铁塔按目前的使用情况,主要分为四类:普通地面塔、灯杆景观塔、简易灯杆塔与楼面塔。
1) 普通地面塔
普通地面塔包含:角钢塔、三管塔、单管塔、拉线塔
优点:构造简单、结构安全可靠、运输安装方便
缺点:用钢量大、占地面积大
表1.2.1 普通地面塔-角钢塔参数
类别 | 参数描述 | 定义 | 由角钢构成的自立式高耸钢结构,塔体横截面为四方形、三角形等结构 | 主要特点 | 角钢塔塔体均采用角钢型材组装而成,采用螺栓连接,焊接工作量较小 | 优点 | 角钢整体刚度大;承载能力强;技术应用成熟;加工质量易控制;运输安装方便 | 缺点 | 用钢量大;塔桅根开大、占地面积大;构件多、节点多;搬迁重复利用困难;有最大构件限制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城市郊区、县城、乡镇、田野、丘陵、山区等对景观要求低,易于征地的区域;对扰度要求较严格的场景,如微波塔等 |
表1.2.2 普通地面塔-三管塔参数
类别 | 参数描述 | 定义 | 塔柱采用钢管制作,塔身截面为三边形的自立式高耸钢结构 | 主要特点 | 塔身横截面为三边形,是区别于角钢塔的一种高耸钢结构 | 优点 | 相比角钢塔构件数量减少,经济性能好;占地面积小;构造简单,运输安装方便,对二次转运要求低;结构安全可靠;风荷载体型系数较小 | 缺点 | 刚度较弱;高度不宜高于 55m ;无景观功能;单结构抗扭较差; 构件多、节点多;搬迁重复利用困难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 城市郊区、县城、乡镇、田野、丘陵、山区等对景观要求低,易于征地的区域;拟建场地面积较小,有节约用地考虑的区域 |
表1.2.3 普通地面塔-单管塔参数
类别 | 参数描述 | 定义 | 由单根大直径钢管和平台组成的自立式高耸钢结构,其主体多为圆形或多边形截面焊接钢管 | 主要特点 | 插接单管塔塔身横截面一般为正 12 边到正 16 边形,采用外爬,爬梯设置在塔身外部 | 优点 | 体型简洁、美观;占地面积小;可采用机械化安装,工期短;风荷载体型系数小,受力性能好;插接连接可搬迁重复利用 | 缺点 | 造价高;对施工场地和现场条件要求高(一般优先考虑吊车安装);单体构件较大,对二次转运要求较高;焊缝较多,质量控制要求高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城区、城市郊区、居民小区、高校、商业区、景区、工业园区、新建开发区、道路、交通枢纽等拟建场地面积较小,对景观要求较高的区域 |
表1.2.4 普通地面塔-拉线塔参数
类别 | 参数描述 | 定义 | 由立柱和拉线构成的高耸钢结构,主要以型钢组合成钢结构立柱为塔体,四周辅以多组拉线进行平衡加固稳定塔体 | 主要特点 | 非自立塔,塔身不能独立承受荷载,必须增加拉杆来抵抗外部荷载并通过拉线施工预拉力来提供铁塔刚度 | 优点 | 节省钢材,加工及施工都十分便捷,对基础要求低,造价较低;构件轻、安装方便;构件少,采用螺栓连接,可搬迁重复利用 | 缺点 | 拉线塔拉点由于施工要求高;结构整体失稳或局部失稳导致的事故也是塔桅结构中最多的;外形美观度较差,现场需要有较大的拉线空间,且对拉点做法要求高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开阔山区、农村农等对景观要求低的区域 |
2) 灯杆景观塔
灯杆景观塔包含:双轮景观塔、一体化塔房、仿生树
优点:与周围环境协调、造型美观、占地面积小
缺点:加工精度要求高、运输安全要求高、可靠度较低
表1.2.5 灯杆景观塔-双轮景观塔参数
类别 | 参数描述 | 定义 | 景观塔 由单根大直径钢管和平台组成的自立式高耸钢结构,并考虑景观需求,设置景观造型,塔身横截面可以加工成圆形和正多边形两类,塔段间采用内法兰连接成整体。 双轮景观塔 由单根大直径钢管和两个装饰轮子构成的自立式高耸钢结构 | 主要特点 | 塔体外观为美化装饰造型,不显性显示通信用途。内法兰景观塔,塔身横截面为圆形,采用内爬设置在塔身里面;景观造型可以根据应用场景、业主要求等灵活设置 | 优点 | 体型简洁、美观;占地面积小;可采用机械化安装,工期短;风荷载体型系数小,受力性能好;维护节点少,构件少;可搬迁重复利用 | 缺点 | 造价高;对施工场地和现场条件要求高(一般优先考虑吊车安装);可安装天线数量较少;可靠度较低、单体构件较大,对二次转运要求较高;后期天线维护困难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城市市区、体育场馆、公园等拟建场地面积较小,对景观要求较高的区域 |
表1.2.6 灯杆景观塔-一体化塔房参数
类别 | 参数描述 | 定义 | 主要由塔体、机房体系及配重组成,集无线通信机房与塔桅一体化的高耸结构 | 主要特点 | 具有集成、快速、易于搬迁等特点 | 优点 | 自重抗倾覆,无需地基开挖;布置快速灵活,安装快;塔房一体化,占地面积小;模块化组合结构,可搬迁重复利用 | 缺点 | 临时性结构,可靠度较低;造价较高 | 适用场景 | 网络优化,快速覆盖区域;局部热点,扩容补盲区域;居民阻扰,疑难站点区域;城区改造,拆迁施工区域;管线密布,不可开挖区域;应急通信,信号保障区域;市政规划临时覆盖区域 |
表1.2.7 灯杆景观塔-仿生树参数
类别 | 参数描述 | 定义 | 由单根直径钢管和装饰树皮组成的树木景观产品,在景区、公园、广场应用较多 | 主要特点 | 塔身横截面为圆形,采用内爬设置在塔身里面;树木造型可以根据应用场景、业主要求等灵活设置 | 优点 | 与周围环境融合较好;占地面积小;施工机械化,工期短;维护节点少,构件少;可搬迁重复利用 | 缺点 | 造价高;对施工场地和现场条件要求高(一般优先考虑吊车安装);可安装天线数量较少;可靠度较低、单体构件较大,对二次转运要求较高;后期天线维护困难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区域,在景区、公园、广场等应用较多 |
3) 简易灯杆塔
简易灯杆塔主要为路灯杆塔
优点:与周围环境协调、造型美观、占地面积小、施工方便
缺点:使用场地有限、天线挂载小
表1.2.8 简易灯杆塔-路灯杆塔参数
类别 | 参数描述 | 定义 | 由单根直径钢管和美化装饰组成的灯杆塔, 在市政道路两侧、景区、公园、广场等应用较多 | 主要特点 | 塔身横截面为圆形,造型可以根据应用场景、业主要求等灵活设置 | 优点 | 体型简洁、美观;占地面积小;可采用机械化安装,工期短;维护节点少,构件少;可搬迁重复利用 | 缺点 | 可安装天线数量较少;天线挂高较低;后期天线维护困难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市政道路两侧、景区、公园、广场等 有景观需求,且天线挂高要求低的区域 |
4) 楼面塔
楼面塔包含:楼面拉线塔、楼面增高架、楼面抱杆、附墙抱杆、楼面景观塔、楼面美化天线
优点: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缺点:对房屋要求高、需与楼面结构相连接、可靠度较低
表1.2.9 楼面塔-楼面拉线塔参数
类别 | 参数描述 | 定义 | 设置在既有建筑屋面上,由立柱和拉线构成的高耸钢结构,主要以型钢组合成钢结构立柱为塔体,四周辅以多组拉线进行平衡加固稳定塔体 | 主要特点 | 非自立塔,塔身不能独立承受荷载,必须增加拉杆来抵抗外部荷载并通过拉线施工预拉力来提供铁塔刚度 | 优点 | 造价经济;构件轻、安装方便;构件少,采用螺栓连接,可搬迁重复利用 | 缺点 | 承载能力较弱;可靠度较低;对既有建筑物外观影响大;所需空间大;对拉锚点要求高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县城、乡镇、工业园区等屋面租用基站;偏远郊区、农村等对景观要求低的区域 |
表1.2.10 楼面塔-楼面增高架参数
类别 | 参数描述 | 定义 | 设置在既有建筑屋面上,以各种规格钢结构件为主体,框架式结构的钢结构体 | 主要特点 | 高度较低,截面一般为正多边形(多为四边形) | 优点 | 可挂载天线数量较多,结构可靠;现场组装、安装方便 | 缺点 | 属于比较大的屋面塔桅,对既有房屋要求高;对建筑物外观影响较大;构件多,搬迁重复利用较困难;所需空间大;后期维护困难 | 适用场景 | 偏远郊区、农村、小镇等对景观要求低,民扰小的区域 |
表1.2.11 楼面塔-楼面抱杆参数
类别 | 参数描述 | 定义 | 设置在既有建筑屋面上,直径较小的单根独立钢管件,辅以支撑或拉线加固,直接用于安装天线的带支撑的抱杆 | 主要特点 | 一副楼面抱杆仅用于安装一副天线,根据与楼面的连接形式的不同分为植筋和配重两种形式 | 优点 | 构件独立,可根据需求设置数量;单个构件占地面积小;可根据方位覆盖需求选择安装位置;安装方便、造价低;维护方便 | 缺点 | 可挂载天线数量较少;对建筑物外观影响较大 | 适用场景 | 偏远郊区、农村、小镇等对景观要求低,民扰小的区域 |
表1.2.12 楼面塔-附墙抱杆参数
类别 | 参数描述 | 定义 | 设置在既有建筑女儿墙上,直径较小的单根独立钢管件,直接用于安装天线的抱杆 | 主要特点 | 一副抱杆仅用于安装一副天线,对女儿墙高度与强度有一定的要求 | 优点 | 单个构件占地面积小;可根据方位覆盖需求选择安装位置;安装方便、造价低;维护方便 | 缺点 | 可挂载天线数量较少;稳定性较低;对建筑物外观影响较大 | 适用场景 | 偏远郊区、农村、小镇等对景观要求低,民扰小的区域 |
表1.2.13 楼面塔-楼面景观塔参数
类别 | 参数描述 | 定义 | 设置在楼面上,考虑景观需求的楼面塔桅 | 主要特点 | 造型灵活、满足景观需求,能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 优点 | 体型简洁、美观,满足个性化景观需求 | 缺点 | 造价高;安装要求高;对屋面结构要求高;后期天线维护困难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城市市区、中心写字楼、行政楼、大型卖场楼顶等对景观要求较高的区域 |
表1.2.14 楼面塔-楼面美化天线参数
类别 | 参数描述 | 定义 | 设置在楼面上,具有伪装功能和美化外罩的天线抱杆。常见的外罩有烟囱、水箱、空调室外机、方柱、烟筒、热水器、灯箱等 | 主要特点 | 造型灵活,能与周围环境融合协调一致且十分隐蔽;伪装性能好,居民干扰较少 | 优点 | 体型简洁、美观,满足个性化景观需求 | 缺点 | 造价高;安装要求高;后期天线维护困难;安装随意、不规范,可靠度较低;维护困难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城市市区、中心写字楼、行政楼、大型卖场楼顶等对景观要求较高的区域,民扰严重区域 |
1.3铁塔建设原则
通信铁塔建设必须注意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选取,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安全隐患和潜在风险,必须符合国家的强制性条文。
1) 铁塔距离加油站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9)》及《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加油站的埋地油罐和加油机不论级别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均为50m。
通信铁塔的避让距离与加油站储存油量有关:油量<50m³ 间距:>12m;50~1000 m³ 间距:>15m;1000~2000 m³ 间距:>20m。
2) 铁塔距离铁路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第十条 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
(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
(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
(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结论:实际选址时保证与铁路距离100米为宜,最小距离不得小于塔高+5米
3) 铁塔距离公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保护条例》:
第二十八条 [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 规定:
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公路用地外侧起向外的距离不得小于下列限值:
(一)国道20米、省道15米、县道10米、乡道5米;
(二)高速公路30米;
(三)互通立交和特大型桥梁50米;
公路弯道内侧及平交道口的建筑控制区范围根据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和改建立体交叉的需要等情况确定。
第二十九条 :公路两侧建筑控制线范围为公路边沟或者坡脚护坡道、坡顶截水沟外缘向外延伸,国道、省道中的高速公路不少于30米,其他国道包括复线和支线不少于20米,其他省道包括复线和支线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
公路弯道内侧以及平交道口附近的公路两侧建筑控制线范围,除按前款的规定确定外,还应当符合公路发展规划标准对行车视距和立体交叉的要求。
第三十条 :在公路桥梁和渡口周围200米、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米范围内,不得挖沙、采石、取土、倾倒垃圾和其他废弃物,或者进行爆破作业。
结论:实际选址时保证与铁路距离100米为宜,最小距离不得小于塔高+5米
4) 铁塔距离电力线路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距架空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基础外缘的下 列范围内进行取土、打桩、钻探、开挖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的活动:
(一)35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5米的区域;
(二)66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10米的区域。
结论:实际选址时保证与大型输电线路距离100米为宜,最小距离不得小于塔高+5米;一般110kv以下的输电线路距离不小于20米。
5) 铁塔距离军事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298号):
第二十条 在军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禁止修建超出机场净空标准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第二十三条 在军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建设高大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建设单位必须在申请立项前书面征求军用机场管理单位的军级以上主管军事机关的意见;未征求军事机关意见或者建设项目设计高度超过军用机场净空保护标准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不予办理建设许可手续。
结论:军事设施建站必须满足净空高度的要求
6) 铁塔距离不利地形
a) 铁塔距离河道不得小于20米 ![]()
b) 铁塔距离悬崖、陡坡不得小于20米
1.4铁塔新形式
随着美化城市的建设与人们对无线基站的认知,传统的通信铁塔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可,也无法满足城市美化的建设需求,因此美化铁塔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
通信基站建设必须加强与社会资源共建共享,变“社会塔为通信塔、通信塔为社会塔”,转变传统建设方式,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