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5-10-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16 16:30: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光纤通信的发展概述
1973〜1976年的短波长(850nm)多模光纤通信系统被认为是第一代光纤通信系统,其传输速率为50〜l00Mbit/s,中继距离为 10km。
1976〜1982年的长波长(1310nm)多模和单模光纤通信系统构成了第二代光纤通信系统,其传输速率为140Mbit/s,中继距离为20〜50km»。
1982-1988年的长波长(I310nm) 单模光纤实用化通信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是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其传输信号为准同步数字体系(PDH)的各次群信号,传输距离为50km左右。
1988年后到现在为第四代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时期,主要特征是开始建设和应用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传输网络,传输速率达2.5Gbit/s,中继距离为80km左右,传输波长从I 310nm转向I 550nm,并开始采用光纤放大器(EDFA)、光波分复用(WDM)等技术。目前,光纤传输网络核心汇聚层 逐渐向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方向发展,中继层面快速过渡到以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 ,接入层向PON过渡。
1.1.2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光纤通信的优点:1,通信容量大;2,传输距离长;3,抗电磁干扰;4,环境适应性好,重量轻易敷设;5,保密性好;6,大容量传输中体现出极高的性价比。
未来的趋势:1,大容量与高速化;2,全光化;3业务多样化;4,智能化;
从目前光纤传输网络的技术主流趋势上看,干线网络已经基本构建为DWDM技术 +EDFA放大+G.655光纤,城域核心汇聚层网络正在形成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与MSTP 技术并进.本地接入层网络正在建设MSTP技术和PON技术的平台.
1.2 光纤
纤芯的折射率高于包层的折射率,从而形成一种光波导效应,使大部分的光被束缚在纤芯中传输,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纤芯中广泛应用的掺杂剂为二氧化锗(Ge02)、五氧化二磷(P2O5)等,包层中主要的掺杂剂为三氧化二硼(B203)、氟(F)等。
光纤分类:按光折射分布分类,阶跃光纤和渐变光纤;按传输模式数目,单模和多模光纤。
多模——g.651 单模——g.652,g.653,g.654,g.655。
1.2.2 光线的色散和损耗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8 16:24 , Processed in 0.14870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