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6-7-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1 21:16: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成本
  影响成本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技术复杂度、规模产量以及市场应用规模。
  从技术角度,EPON“进入门槛很低,容易吸引大批厂商加入EPON产业联盟。EPON继承了以太网简单即是美的优良传统,尽量只做最小的改动来提供增加的功能,这就使得传统的以太网芯片厂商可以很容易地进行EPON芯片设计,新的设计公司也能利用随处可得的以太网相关IP core(具有知识产权的设计内核)来加入EPON芯片设计的阵营。目前EPON的第三代芯片的价格并不比前两代芯片价格高(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功能却不可同日而语。GPON芯片功能比较复杂,需要全新
您正在看的网络协议教程是:EPONGPON的综合比较。设计封装格式,没有对这方面比较熟悉的传统厂商,技术门槛较高,又会让新兴公司望而却步GPON芯片厂商数量太少,芯片价格也难以下降。在这方面,ATM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在模块方面,从技术角度来看,由于GPON的光模块要满足很高的突发同步指标(1.244Gbit/s速率下,GPON标准规定突发同步物理层开销只有12byte),对模块中的驱动和前后放大器芯片的要求很高;还要满足三类ODN的功率预算,对ONU发射机功率和OLT接收机的灵敏度也有很高要求,只能采用DFB发射机和APD的接收机,而它们的成本几乎是EPON模块中使用的传统FP发射机和PIN接收机的6(该数据来自光模块厂商)!所以,GPON光模块的成本显然要高于EPON光模块。
另外,从产量规模角度看,EPON系统厂商在标准制订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发了早期的系统,开始进行小规模现场试验,一方面随着标准的演化及时跟进,另一方面也为将来的大规模部署积累着相关的工程和服务经验。这样在标准颁布之时就早已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一旦需求爆发,马上就可以开始大规模的部署。日本Yahoo BB之所以能在EPON标准刚正式颁布不久即大规模采用EPON部署FTTH,就是因为EPON的工程技术成熟。这反过来又促进了EPON产业的发展,仅其一家的采购规模就足以拉低EPON光模块的价格。EPON模块价格已接近传统模块。而GPON目前的部署规模还很小,模块价格很难快速下降。
  经过多年的发展,期间包括一场跟ATM战争,以太网已成为数据网络中的事实标准,以太网相关技术无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现在和将来的新技术,都要提供对以太网的接口。和GPON相比,EPON的市场前景应该会更好一些。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现在EPON的成本肯定比GPON低,事实也正是如此。根据从日本市场获得的数据,目前Yahoo BB部署的EPON系统,每用户(或每线)设备成本(包括ONU和分摊的OLT成本)已降到了200美元。GPON还未见有大规模商用的市场报道,参考北美155Mbit/s APON系统的设备价格为每用户300美元以上,再参考SDH622Mbit/s系统对155Mbit/s系统的价格系数(约为2.5),估计目前的GPON系统价格约为每用户750美元,约是EPON价格的4!即便换算成单比特成本,GPON也是EPON3!而且从长远来来看,EPON的成本下降速度也会比GPON更快。所以无论现在还是将来,GPON在成本上将始终难以与EPON竞争。
  6、多业务能力和安全性
  目前对EPON多业务能力质疑最多的就是它传输传统TDM业务的能力。且不说目前EPON设备厂商采用的各种TDM overEthernet的专利技术提供了EPON单一网段的TDM业务传输通道,从测试结果来看,其性能完全满足1.5ms时延等指标要求,完全符合传统TDM业务的应用标准。就是在普通的以太网设备上,现在也可以使用各种标准的PWE3(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 to edge)设备提供跨网段、端到端的、透明的传统点对点TDM通道。而且,随着传统TDM业务量所占比例的日趋减少,使用分组交换技术,把TDM业务收容到日益扩大的分组网络中来,无疑将是一种更为经济的手段。即使是现在部署的G/EPON系统,也会更看重其对各种以太网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
  对于IPTVVoIPIP/以太网基础上的多业务,EPON更是可以很好地承载。
  对模拟的CATV业务,EPON也可以采用和GPON一样的方式承载:增加一个波长。(其实这属于WDM技术,跟EPONGPON本身无关)
  在安全性方面,EPON也使用标准的基于AES的加密技术,其安全性和GPON无区别。
  7QoSOAM
  在QoS方面,EPON定义了8个优先级队列,DBA算法也考虑了对不同优先级队列的带宽分配策略和公平性等问题。对于数据包中的IP优先级或以太网优先级可以很容易地映射到这8个优先级队列中,再通过DBA算法保证其传输的带宽和时延,因此完全可以满足不同业务的QoS要求。例如:TDM业务,使用EPONQoS机制,就可以保证其各项指标要求。
  GPONOLT检测每个CONT-T的业务负荷,用于预测/分析ONU的业务流情况和网络的拥塞情况,根据网络状况给每个CONT-T分配资源,但并不涉及VP/VCPort_IDQoSVP/VCPort_ID提供的QoS保证由两端的ATM/GEM client的相应机制来完成。对于有不同QoS要求的业务,GPON通过使用指针安排ONU用不同的传输方式来实现:调整其授权带宽和授权周期来保证业务的带宽和时延要求。
  实际上,在如何保证业务的QoS方面,EPONGPON的实现机理本质上是一样的。
  在OAM方面,EPON标准中定义了远端故障指示、远端环回控制和链路监视等基本的OAM功能,对于其它高级的OAM功能,则定义了丰富的厂商扩展机制,让厂商在具体的设备实现中自主增强各种OAM功能。而且EPON标准还从便于开通维护的角度,定义了一套OAM能力的自动协商机制(与以太网端口的自动协商机制类似),可以在无需人工参与的情况下,自动识别并配置0LTONU两端的OAM能力。另外,比较有特色的是,EPON定义了一种PON端口的环回测试功能,把PON链路的性能测试功能嵌入到系统之中,可以在无需外部测试仪表的情况下,进行PON链路的性能检测,方便了系统的开通和故障定位。
  GPON中的OAM包括带宽授权分配、DBA、链路监测、保护倒换、密钥交换以及各种告警功能。从标准本身来看,GPON标准中定义的OAM信息比EPON标准定义的丰富,不过从实际的设备来看,二者提供的功能并没有多少差异,目前的EPON设备也能提供这些功能。
  8、总结
  综上所述,在OAMQoS、多业务承载、安全性等方面,目前的EPON产品与GPON标准规范的相当,但每单位带宽成本则要比GPON低得多,而且EPON的技术更成熟,更早被市场接受,更早进入大规模商用的阶段。
  下一代网络将是基于分组的网络,目前以太网作为分组网络的绝对主流承载平台,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将来用户侧的网络接口肯定是一个以太网的接口,城域网上的以太网接口肯定也会随处可见,使用以太网技术把两侧的以太网接口连接起来将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试想,光纤带宽资源无限,是舍易求难,为提高一点传输效率而非要把两侧的以太网数据进行复杂的背对背”GEM协议转换,再在PON上传输?还是简单地增加波长和速率,平滑地扩展网络容量?以太网从10Mbit/s100Mbit/s1000Mbit/s10Gbit/s的发展历史可以告诉我们正确的选择。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 03:41 , Processed in 0.82366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