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等兵

注册:2018-4-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9-21 21:17: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注: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小轩窗在流浪”
全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35CleL6MLgkTinN8CdEPqQ


安防是人工智能最佳落地场景,某视频监控厂商CEO于是说。

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监控技术,已规模部署至全球75个国家与地区,老牌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报告显示。

报告将该技术应用划分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人脸识别系统(软件)、智慧警务(硬件),数据主要来自企业外宣与媒体稿件,可能存在偏差,但针对中美AI竞赛、道德风险等主题,部分论点与西方媒体普遍渲染的焦虑,形成比对,值得一看。

兵刃相接 中美竞赛

2017年,中国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化》,计划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世界领袖,投入百亿美元用于研发。出于中国方面的竞争压力,2018年5月,美国政府发布行政命令,号召提升科研以保持美国创新领袖地位,同时出资20亿美元用户人工智能专项研究。

US & China RD spending comparison via USA TODAY.png

2015年后中国科研投入超过美国,并逐渐拉开差距
图源 USA TODAY


美国政论网站Politico引援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Amy Webb观点,中国科技研发投入占比GDP总量的9%,而美国方面比例仅3%。此外,不同于中国政府主导,美国AI发展主要由Facebook、Microsoft、Google等私企推动,虽然一定程度上规避intensive surveillance,但进程不及中国。

ai surveillance technolgy origin breakdown by regions via Whitney Book.png

全球AI Surveillance技术输出版图
图源 Whitney Book, 18pt


本此报告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监控技术覆盖全球63个国家与地区,紧随其后的是美国,数量为32个。此外,包括亚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均同时使用中美两国技术,双方竞争趋于白热化。

日本、法国、德国也是该领域主要玩家,而日本NEC以在14个国家的订单,领先IBM、CISCO等企业,在非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一,但是落后华为(50个)、海康 (15个)、中兴(9个)。

基建援助 技术出口

地域分布方面,除东亚与中东外,北非部署人工智能监控强度甚至超过欧洲等国。报告认为,设备成本降低与中国一带一路项目援助是主要原因。

alibaba tour via reuters.jpg

马来西亚首相Mahathir Mohamad访问阿里巴巴
图源 Reuters


共有36个使用中国监控技术,同时也参与其一带一路项目。据Belt & Road News报道,中国高新企业是该项目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阿里巴巴等在内的企业,为成员国提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us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via white house office.jpeg

美国以贷款方式发起援助计划,直面一带一路项目
图源 White House Office


但是,中国并不是唯一以基建援助出口技术的国家。1948年,美国出台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复兴西欧,其中包括技术出口;另外,去年10月,Donald Trump批准成立援助机构(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ance Corporation),计划拨款60亿美元,用于欠发达国家基建。

群雄竞争背景下,意味单个项目从前端到后端,分别采用不同供应商解决方案。以沙特阿拉伯为例,华为为其构建智慧城市项目,与此同时,NEC和BAE(英国军用厂商)分别部署人脸识别相机与监控系统,而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合作提供云计算服务。

落地缓慢  现实骨感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刻意隐藏锋芒的企业,华为在监控技术市场拓展的外宣方面则更为高调,但如何平衡市场国家意志与企业利益,从而保证部署效率,是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企业需要面对的挑战。

泰国政府相关官员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并没有积极与政府沟通,推进人脸识别相机、系统与云计算平台等项目部署。相反,早前承诺的普吉岛智慧城市项目,仍未被执行,目前仅能为游客提供WiFi服务。

Uganda-Huawei-Surveillance via techish.png

Huawei AI Surveillance in Uganda
图源 TECHISH.COM


此外,该技术的部署同样引发相关国家的舆论争议。华为在塞尔维亚的平安城市项目,被当地媒体评论认为,结合该国政府存在腐败与集权的现象,该项技术的部署可能会成为政府监控工具。

隐私方面,报告认为业内普遍采用”先监控后报告“模式,而非仅存在于中国企业中:亚马逊相关员工被要求监听智能音箱(Echo)录音;谷歌与Facebook的签约合作伙伴,屡次非法接入平台上的用户聊天记录。

写在最后

有关人工智能相关主题的文章最终都会回到道德与隐私方面的探讨,这也可能被相关媒体利用,成为攻击特定企业的工具,与人工智能可被恶意利用如出一辙。目前并没有统一且完整的规章,进行人工智能在道德层面的具体考量与限定。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版图不会改变,而围绕于此的争议同样不会停止。

举报本楼

本帖有 4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9 07:25 , Processed in 0.21269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