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zzlife 于 2020-5-2 17:30 编辑
今天“五一”劳动节,当地电信营业厅有促销活动:老用户融合套餐缴纳300元话费,190元直接到账;110元分11个月到账,每月返10元,赠送10kg面粉一袋,宽带速率免费由200Mbps提高到500Mbps。觉得比较合适,决定参加,并且办理成功。 回家后想起了当年家里上网的情景:在那个还被称作“网上冲浪”的时代,在没“分家”前的中国电信以及“分家”后中国网通(北方地区)的时代,电脑内置56Kbps Modem,使用163、169拨号上网,将电话线拔下来,插到分线盒的一端。另一端有两个接口,分别连接电话和电脑。买网通的充值卡,上面有账号、密码,采用双向计时收费——座机话费+充值卡余额,每小时总共需要3元。卖充值卡的地方很多:营业厅、报刊亭、BP机和手机通讯终端的卖场、小卖部……记得有一次买卡时,老板推荐了当时中国联通的165上网卡,比网通的163、169便宜一些,后来就一直用165的。那时的下载速度基本只有3、4、5Kbps/秒,下载一首比特率128kbps的歌曲大概需要50分钟-1小时。接触到的第一款支持断点续传的软件就是NetAnts(网络蚂蚁),还用过FlashGet(网际快车)。如果直接用IE浏览器下载,不支持断点续传,很可能因为网速不稳定下载到一半就挂了,白浪费钱。 到了2003年,第一次安装家庭宽带(ADSL),420元/年。虽然当时的速率只有512Kbps,下载速度为60-70Kbps/秒,但对于经历过拨号上网年代的我们来说,这个网速已经是质的飞跃了!当年网通的安装师傅给我们调试成功后,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至今难忘。四大门户网站一点即开不需要加载的畅快,QQ也不掉线了,用迅雷几分钟就可以下载一首歌曲,还能看视频了……生活的质量提高了,生活的方式也逐渐改变了。 在这之后每隔几年都会提速:由1M、2M又提到了4M。再后来光纤取代了ADSL,8M、10M、20M、50M、100M、200M,再到今天的500M。17年,最直观的感受:我们欣赏音乐从标准音质到无损音质,观看视频由“流畅”到蓝光、4K,从单向传达到互动交流,见证到了中国家庭宽带的速率整整提高了1000倍!如果算上56K拨号上网的年代,那么20年速率更是提高了9000倍! 3G-4G技术开创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到如今5G技术逐步在各大场景应用的“万物互联”。技术在发展,时代也在变革。回想起来真有些恍如隔世,不可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