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校

注册:2009-7-107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9-4 09:38: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前些天,工信部召开了2020年校园电信市场规范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行业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自觉不在校园及其周边摆摊设点。目前,多地通信管理部门都已明确,要求当地运营商不再组织专门营销团队进校园摆摊设点和不组织车辆到车站码头接送学生。

一直以来,校园市场被运营商视为必争之地,因为高校新生是运营商当年新增用户的一大重要来源。尤其是近十年来,在国内移动通信市场渐趋饱和,增量用户拓展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校园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运营商之间掀起了“白刃战”、“肉搏战”,上演了一幕幕“宫斗戏”。换个角度而言,这也折射出运营商早已不是朝南坐,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发展用户,运营商真是拼了老命。

“抢”,是运营商最常用的招数,不仅在校园内设摊,甚至将“战线”前置于机场、火车站,甚至是高速路口。前些年曾有某地运营商在高速公路出口设卡拦截长途车,所有考入当地师范学院的学生,都被从长途车上带下,然后办理业务。

“送”,运营商为吸引学生用户,送出去的礼品让人目不暇接,自行车、交通卡、电脑包、音箱、水杯等全套生活装备样样齐全。2014年国资委要求电信运营商削减营销费用,其中包括禁止运营商校园秋促期间赠送礼品,此后这股“送礼”风潮才渐渐平息。

“打”,前些年不同运营商校园现场促销人员之间打架斗殴的事件没少发生。

除了那些“常规”手段,运营商在校园市场也屡屡上演“暗战”大片,比如说,以“测试”之名,使用大量对方运营商的手机在同一时间内进行通话,造成对方网络拥堵;花高价从学生手中回收其他运营商的手机卡;在新生录取通知书中夹寄手机卡,甚至是假冒校方名义进行寄送……

这样的“恶斗”,使得校园电信业务市场成为监管的重点。这些年来,工信部针对规范校园电信市场出台的文件,一只手已经数不过来,比如2011年出台了306号文,要求运营商不得与校方签订排他性协议、不得诋毁对手、不得夹寄手机卡等;2012年出台107号问,除原先要求之外,还要求运营商规范校园网络建设活动、规范“家校沟通”业务等;2015年出台了420号文,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要求问责到人。

这样的竞争,也让运营商自己也“伤不起”,每年校园秋促就是持续两个月的大战,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但校园资费却是越打越低,给整个行业生态带来不利影响,价值越打越低。

2019年下半年,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调整了考核导向,要求运营商停止恶性竞争,向高质量发展,回归价值经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校园市场回归理性竞争也成为必然。

这次工信部召开校园电信市场规范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除了要求运营商自觉不在校园及其周边摆摊设点,不得有违规行为,而且在考核导向上加以引导,要求各运营商不得针对校园市场营销下达新增市场占有率等对比性考核指标,要将维护市场秩序的有关情况纳入考核。

“取消考核校园新增市场份额”,这无疑相当于摘掉了运营商头上的金箍圈,否则为了KPI指标,各家运营商只能继续在有限的空间中互相争夺资源,继续“恶斗”。

走过了20年,运营商将丢掉“校园摆摊专业户”的称号,但是,校园仍是运营商不可忽视的市场。毕竟每年有七八百万新生走进大学,即使很多学生之前已经办理好了手机卡,但是新办、换卡或者增加手机卡的需求大为存在,何况还有对固定宽带业务的旺盛需求。

运营商的校园营销将走入新的阶段,不再是人海战术,不再是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线上渠道将为成为运营商拓展校园市场的“新阵地”。

经过多年建设,运营商线上渠道能力已经大为增强,包括线上办理、线上实名认证、线上开通等等,完全可以承担重任,在加之已有的校园线下店布点,可以为学生用户提供完善的、多元化的服务,不仅更方便学生,也能降低运营商的营销成本。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2 03:21 , Processed in 0.11189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