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中将

注册:2016-11-173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4-18 10:54: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丰色 萧箫


十年融资十三轮、一度估值525亿的柔宇科技真的不行了。


从财报里的连年亏损到今年曝出的欠薪门,真真假假的各种消息,现在被刘姝威证实了。


最近,作为独立董事的她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发表近2000字长文呼吁:


救救柔宇。


3EC5EE07FAE54A8C2E4A55D99DF93BE009CCD270_size176_w1080_h313.png


这个昔日资本的宠儿,立志要打破三星主导的手机柔性屏市场的科技公司,到底怎么样了?


它是下一个乐视吗?


0E08DCB4158A2A0A7B1B34E5B2F07693F7A758E5_size471_w1080_h645.png


等等,说起乐视,作为“A股打假斗士”的刘姝威可是号称其“掘墓人”——如今面对同样一个很有争议的公司,她的态度怎么就截然不同了呢?


刘姝威何人?


在业界,刘姝威最著名的称号之一,是“打假斗士”。


刘姝威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并于北京大学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07D5C635AFAC0DDCEC235539F73C71655EB4E61B_size75_w1080_h810.jpeg


让刘姝威一战成名的,是2001年引发全国轰动的“蓝田事件”。


凭借一纸600字文章,刘姝威揭露了“中国农业第一股”之称的蓝田存在贷款黑洞,“完全是靠银行贷款维持生计”,此后国家有关银行相继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新的贷款,最终蓝田宣告破产。


刘姝威也因此被评为“CCTV 2002年感动中国人物”和“CCTV 2002年经济年度人物”。


再度让刘姝威声名鹊起的,是她在2015年公开对乐视网的质疑。


当时市场并未将刘姝威的质疑放在心上,甚至不少行内人认为她“根本不懂互联网思维”。直到2017年乐视危机爆发,刘姝威预言成真,获得“乐视掘墓人”的称号。


期间她还曾经批评美的、挤兑宝能,不少公司都曾遭遇过她的“炮轰”,她也一度被称为“A股最危险的女人”。


16BA66CF63A61B492645A7C90A636AA14B7E4C73_size193_w402_h480.png


然而,这一次她站台的,却恰恰是一家正处在风口浪尖的争议公司,柔宇。


在这封名为《拯救柔宇》的公开信中,刘姝威列举了自2012年公司成立以来的研发成果、当前技术在业界的实力和资金情况,并提出了目前公司存在的困难以及拯救建议。


信中认为,拯救柔宇,就是拯救了一个“国际领先的技术”:


拯救柔宇,保持我国在柔性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


刘姝威提到,现在柔宇的技术,甚至连“韩国都将与之类似的技术列为下一代国家级研究项目,由三星主导承接开发”,然而由于资金短缺,目前柔宇无法进行持续的研发工作。


简而言之,就是柔宇有非常领先的技术,但没钱继续研发了。


这并非刘姝威第一次为柔宇站台,早在去年11月,她就曾经在朋友圈发声。


B0DE6086D9C354F9DD86AA5D739C0F5D5B6670B8_size248_w1080_h281.png


事实上,柔宇也并非刘姝威第一家公开出来“站台”的公司。


在柔宇招股书中显示,除了柔宇以外,刘姝威还同时兼任万科、格力和中光学的独立董事。


B10EFCFB4B3846E20A2E2BDEE8DF65DC592D359E_size207_w1080_h309.png


此前在宝能收购万科一事中,刘姝威就曾经力挺万科,质疑宝能的收购资金来源,随后她成为万科的独立董事。


在成为格力独立董事后,刘姝威又发文指责过广东证监局,认为它给格力发《警示函》而不给美的发《警示函》,但美的同样在业绩公报前透露了年利润。随后,美的同样收到了警示函。


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在公司网站及其他媒体发布信息的时间不得先于指定媒体,不得以新闻发布或者答记者问等任何形式代替应当履行的报告、公告义务。


据三言财经消息,根据万科、格力和中光学披露的独立董事年薪(分别为60万元、15万元和13万元),刘姝威在这三家担任独立董事的年薪达到88万元。此外虽然柔宇并未透露独立董事具体薪酬,不过招股书中同样显示有津贴。


然而这次,相比于她为格力或万科站台、或是打假乐视和蓝田,外界对她的评价可谓截然不同。


刘姝威这封信发出后,质疑声铺天盖地,甚至有网友怒骂她“公开为骗子公司站台”。


A733FDFF2174E417C6B3F99A59CB616D36127BCB_size156_w1080_h323.png


评论显示,不少网友都认为这家公司“产品不行”、“在理工科工程师里面口碑早就臭了”。


1F162B8267CEA109CE8F69D6E2F507036EF39B81_size141_w1080_h279.png


所以,柔宇这家被再度推上风口浪尖的公司,究竟是怎么回事?


“技术创新”没创薪


事实上,柔宇当初问市时,曾一度以“柔性屏技术创新”出名。


然而十年过去,这家手握“前沿技术”的公司,却并没有迎来市场的叫座。


创始人年轻有为,公司八年融资上百亿


柔宇科技的创始人刘自鸿可谓履历非凡:


江西抚州高考理科状元、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和硕士,在斯坦福大学研究“柔性显示”不到三年就提前拿到博士学位。


4F674AA9D3AE18C0BA09E0888118394E3D281184_size281_w726_h714.png


那一年他才26岁,随即就进入IBM位于纽约的全球研发中心工作,年薪百万。


三年后他辞职归国,创办了柔宇科技,主攻柔性显示技术——那会儿还是2012年,折叠手机的概念都还没有影儿。


2014年,柔宇科技推出了全球最薄、厚度仅有0.01毫米的全彩AMOLED柔性显示屏。


79E0344CFBBA2110DA7032EF1DB91AEC92E98288_size510_w1080_h778.png


2018年,该屏在深圳园区量产,同年,柔宇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柔派”)。


6C23ADD781B828D17BB71ED7065A3798B1B0E7C7_size404_w1080_h651.png


一顿创新让柔宇吸足了资本的目光,截止到2020年,柔宇在八年间一共融了十三轮资,金额远超100亿元。


作为全球成长最快的独角兽科技创业公司之一,其估值高达60亿美元,创始人刘自鸿也身价飙升过百亿,一度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2020年末,柔宇顺势申请科创板上市。


然而,其递交的招股书所显示出的财务状况让人大跌眼镜:三年半营收5亿,净亏32亿。


原来一直在烧钱


具体来说,2017-2019年,柔宇科技分别营收6472万、1.09亿和2.26亿,净利润分别亏损约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


2020上半年营收1.16亿元,亏损达9.6亿元,快顶上去年一整年。


原来柔宇一直靠烧钱活着。


更严重的问题是,产品似乎也没有做起来。


其主力推出的两款FlexPai折叠手机,均销量遇冷(FlexPai2时至今日发布近两年在京东官方旗舰店也只有2000+购买评论)。


从中还可以看到不少用户抱怨续航差、发热、没用多久就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所以现在还要“狮子大张口”募集144.34亿元上市资金?


一时之间,公众的质疑声达到顶峰,还给它贴上了“骗子公司”的标签。


最终,2个月后,柔宇撤回了招股书。


事情却没有就此打住。


去年年底,有员工开始爆料柔宇欠薪,且已长达半年,上至研发下至HR。


CEO刘自鸿则在深夜发朋友圈感概“人生至暗时刻”。


5EACD231BE7C81247107C9A6D686F3B30750434F_size408_w1080_h717.png


紧接着今年四月,员工又被告知清明假期以后,继续放假三个月。


在此期间,内部员工透露,柔宇已从2022年初的1800人缩减到700人,一些核心员工则被用期权挽留。


如今刘姝威的求助文,更是在各路传闻之下坐实柔宇真的不行了。


那么,一度估值高达525亿的柔宇,在这个折叠手机呼之欲出的时代,怎么落得如此下场?


问题出在哪儿?


从表面我们可以看到,其产品并没有市场号召力,折叠屏手机的问题就不多说了。


而在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知名大厂商都已经或将要推出此类手机之时,以柔性屏见长的柔宇,也并没有出现在供应商之中。


事实证明,通过此前公布的招股书,其全柔性显示屏一年只能卖出几万片,而2019年的产量却突破30万片。销量也不佳。


一方面,据新财富透露,手机行业资深人士曾表示,柔宇屏幕的良率低,是最致命的问题:“技术不是什么优势,能量产才是。”

另一方面,据北京商报介绍,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直接认为:


柔宇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他表示,中国是世界显示设备的生产大国以及移动通讯设备生产大国,是柔性屏最大的潜在市场。如果柔宇科技真的掌握核心科技,那么与相关企业进行正常商业合作足以支撑其发展。


1F6CDB0287FC55BFBE911F1173F489CA830B67E6_size411_w1080_h630.png


据界面新闻介绍,柔宇一位前工程师就曾透露,刘自鸿口中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本质是IGZO+蒸镀OLED工艺,很早就有人在做,柔宇并非独家。


除了技术原因,有观点认为时机也不对:几年前,折叠屏概念并不成熟,相关市场也不成熟;而现在发展了许多,但国内目前已不止柔宇一家可以生产AMOLED柔性显示屏,在折叠屏手机方面,各家巨头也纷纷涌入,柔宇的财力和人力无法与之匹敌。


最后,抛开核心的技术、时机不谈,也许正如刘姝威所说,柔宇也存在运营策略问题。


比如柔宇没有专注于柔性屏,反而做手机、智能手写本、柔性衣帽等,被过多的产品开发所拖累。


04BB5BADFA9E9D71BC8A676A2D820108CD58AA21_size414_w1080_h651.png


未来路在何方?


感叹一句“创业本就九死一生”之外,柔宇又该往何处走?

据界面新闻称,柔宇高层主要总结了三条路:


第一,等待政府资金或外部融资入注;

第二,被其它屏厂收购;

第三,自救转型,向华强北维修市场供应手机屏幕,或向手机厂商供应屏幕。


针对第一条路,据北京商报消息,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不现实。


因为他认为走在这条路至少需要100亿甚至200亿的投入,还要厘清背后债务再做判断。现阶段的情况不一定有机构愿意再追加投资。


但梁振鹏表示,柔宇真正做出过产品,说明有一定能力,随着柔性屏市场成熟,柔宇科技未来如能推出稳定盈利的产品,仍具备复兴希望。


这与一些柔宇员工看法相同:公司有柔性屏技术、产线和一定量产能力,具备转型做屏厂的基础。


赶巧柔宇在去年11月接下了一笔6亿元大额订单,而客户就是华强北企业。


最后,如高层透露,如果这三条路都走不通,就只剩最后一条:破产清算了。


柔宇,会走到这一步吗?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3 05:58 , Processed in 0.28214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