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448|回复: 1
打印

卫星互联网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上等兵

注册:2018-3-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6-8 16:21: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卫星宽带通信系统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宽带互联网应用需求,在国家及人民重要人身安全保障事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实时作战指挥系统
宽带移动卫星通信终端能够有效地提高作战单位的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将前线车辆、舰船、飞机在运动中采集到的战场实况(视频图像、话音、数据等)实时地传送给指挥部,同时接收指挥部的实时指挥,建立实时、高速、不间断的双向卫星通信及指挥系统,增强部队的指挥效能和作战能力。
2)        无人机远程控制系统
早期的无人机通信采用短波通信、窄带卫星通信手段等进行控制,控制距离短,通信容量小,使得早期无人机主要用于侦察,且其拍摄的视频和高清图像只能先存储起来,等到无人机返回后才能进行情报处理。机载宽带移动卫星通信终端出现后,为无人机提供了高速率长距离的通信,使得无人机拍摄的高清视频能够实时传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能够实时处理战场的情报,甚至实现远程控制无人机进行目标攻击。
3)        应急救援通信保障系统
在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时,地面通信很可能遭到破坏无法运行。宽带移动卫星通信终端可以建立临时通信系统,为抢险救灾提供指挥调度和通信保障。在重大自然灾害中,各种应急通信车通过车载宽带移动卫星通信终端,在灾区迅速恢复通信,将灾区现场的视频、话音、数据实时地发给救灾指挥决策部门,提供第一手资料,实时接收指挥决策部门的指挥命令,对抢险救灾行动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4)        安全保卫、反恐及重大新闻现场报道
宽带移动卫星通信终端可以为重大活动的安保工作进行指挥调度、通信保障及现场实况卫星传递,在反恐或维护社会治安时提供视频、图像、话音、数据等多媒体通信保障服务。通常,新闻现场报道或大型活动现场直播采用数字高清视频传输,要求卫星通信带宽达到20Mbps以上,采用高增益、高效率的卫星天线结合高精度惯性导航和制导技术,能使车载宽带卫星通信终端在移动中保持高速率的通信,满足数字高清视频传输的要求。
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和建设网络强国目标的背景下,对卫星宽带互联网的接入需求呈增长趋势。例如民航wifi的接入、海洋运输的接入、偏远地区远程教育、灾害救援和应急通信等对卫星高宽带、多用户的互联网接入需求增长显著。
在广泛需求下,我国卫星宽带互联网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卫星应用仍集中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政府应用、金融数据传送、地面备份链路等,卫星宽带互联网的商用普及率低。
运营商方面对卫星宽带互联网应用热情不高,部分原因是地面网络的高速发展一定程度的挤压了卫星网络的空间。网络设备供应商仍是以ViasatHughesGilatIdirectSkyWanLinkwaySatcom等欧美巨头为主,国内鲜有技术领先的设备供应商。
在技术和市场的整体落后,是我国卫星宽带互联网推广困难、应用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卫星宽带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从卫星、网络、终端、应用整个链条的活跃,业务的发展成熟仍需要时间积累。
互联网的全球应用需求膨胀强烈刺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新一代的互联网并不满足于地面网络,早已迈入空中领域。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实施互联网+战略,迎接大数据时代到来,构建一个互联互通、无缝隙覆盖、天地一体化、实现任意地点实时提供互联网服务的高速信息网络尤为重要。为满足各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利用空间天然资源的优势弥补地面信息网络的不足,促进航天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快速融合,是互联网+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大力推动互联网的应用普及。推动有线、地面和卫星等各类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完成广播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转换。加强卫星宽带接入服务,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是实施宽带中国计划国家宽带信息网络政策的重要战略之一。2013817日,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的战略实施方案,部署了未来八年的宽带发展目标及路径。方案中开设了专栏1——“宽带乡村工程,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自然条件,灵活选择接入技术,分类分阶段推进宽带网络向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较发达地区在完成行政村通宽带的基础上推进光纤到行政村、宽带到自然村;欠发达地区重点解决行政村宽带覆盖。在人口较为稀少、分散的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山区以及海岛等,建设成本过高的,可以采用移动、卫星等无线宽带技术实现宽带网络覆盖,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对幅员宽广、居住分散的牧区,推进无线宽带覆盖。
北京时间201741219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将中星16号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顺利发射升空。中星16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东方红三号B卫星平台全配置的首发星,也是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此颗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第13颗商业通信卫星。
中星16号通过26个用户波束,提供Ka频段高通量卫星通信服务,通信容量可达到20Gbps以上,超过此前我国研制的所有通信卫星容量总和。相比传统CKu频段卫星,Ka频段高通量卫星具有大容量、抗干扰、价格低、业务模式灵活等特点;对比地面网络,也具有部署快速、建设周期短等优势。中星16号主要为中国等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可实现偏远地区的移动通信基站接入及其他行业应用,应用于企业专网、远程教育、医疗、互联网接入、广电新闻采集、机载船舶通信和应急通信等领域。
后续,中国卫通还将部署更大容量的高通量卫星,至2020年,形成覆盖中国全疆域以及亚太地区,接近200Gbps容量的卫星通信能力,满足“宽带中国”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宽带通信需求。
宽带中国战略、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以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国家战略方针为国内宽带卫星通信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难得机遇。宽带卫星的使用可以有效的解决偏远地区的通信问题,既快捷又节约成本。可见,卫星宽带互联网无线接入趋势已势不可挡。宽带卫星通信利用卫星进行语音通话、数据和图形传输、视频流等业务,为多媒体和高速率互联网提供一种无缝、广覆盖的通信方式,已成为全球网络特别是较远地区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手段。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4 05:05 , Processed in 0.16685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