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中将

注册:2016-11-173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9-19 15:57: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云鹏
编辑 | 心缘


智东西9月19日消息,最近华为和苹果接连发布了自家的年度重磅旗舰智能手机,先于苹果一天发布的华为Mate50系列,首发了北斗卫星通信、可变光圈、超长待机等“黑科技”,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智东西也在第一时间拿到了华为Mate50并进行了几天深度体验,可以说,在手机拍照、通信、续航、系统性能调教、多设备协同互通以及外观设计等方面,华为Mate50都可以说是一款“诚意满满”的作品。


时隔684天,华为Mate系列终于回归,通过深度体验华为Mate50,我们能够看到华为对于智能手机设计的思考,以及华为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判断。


一、家族式设计延续,昆仑玻璃真的耐摔!

提到Mate系列,采用具有标志性的设计一直是它的一大特点,此次,华为Mate50系列依然延续了前代的“方+圆”的总体设计,只不过内部镜头排列做了一些调整,四颗摄像头和传感器均匀分散在圆环中,称对称态势。


96dda144ad34598299febef0d7e4cba7cbef8473.png?token=411967ea59a8f426ebbb7aa40ef80f55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圆环一圈,华为用了一种被称为“巴黎饰钉”的设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手机的精致感。


不得不说,在手机背部设计难出新意的今天,华为Mate50系列的背部设计还是有较高辨识度的,同时也保留商务风特色。


根据供应链信息,这次华为Mate50屏幕依然由合作多年的京东方提供,整体来看,这块屏幕的显示效果是比较通透的,即使在户外很明亮的环境中,屏幕也可以清晰地呈现画面和色彩。


6c224f4a20a44623aabb2e17783288040cf3d76a.png?token=5333b1962a211790eea020b983cb93de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Mate50素皮版采用了华为自研的“昆仑玻璃”,这次我也模拟让手机从平时手持高度自由落地,落地后,屏幕表面的确没有任何划痕,玻璃的耐摔、耐刮性都不错。


b1be2eaa8a459a4c0bc0649b13104028.gif

▲跌落测试


4034970a304e251f4337ceca6f96331d7e3e53df.jpeg?token=747ed6bae8d106c8628048622a4fd702

▲跌落后玻璃表面没有任何痕迹


按照传统,华为Mate50也支持IP68级别的防尘防水,把手机浸入水中十秒左右,拿出擦干,可以马上正常使用。


整体来看,华为Mate50的外观设计、屏幕以及细节可以说做的都比较到位,是一部让你用起来非常“省心”的手机,可能不需要很多华丽参数来点缀,但是可以让我非常“无负担”的放心使用,这一点其实对使用体验影响很关键。


二、北斗卫星“救命”只用七秒

这次发布会上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华为Mate50首发的北斗卫星通信技术。


在华为Mate50的畅联App中,我们可以在消息中找到北斗卫星消息功能的入口,此时我关闭了手机的流量、WiFi,手机处于完全没有信号的状态。


ca1349540923dd5463823a351a1949d49d824891.png?token=d3e9e3810be9bfcb67267e6b7de0576f

在北斗卫星消息功能中,系统为我们预设好了一些紧急情况下常用的短语,我可以直接选择,然后选择联系人,最后一键发送。


48d036f99dbc44b2ef327a79c03aeef5.gif

在点击发送后,手机会开始搜寻卫星,我可以根据图示方向来对准卫星,并完成信息发送,发送信息的过程仅用了六七秒,还是比较迅速的,不过每次发送信息之间需要间隔几十秒钟。


发送后,联系人就会收到一条短信,包含有你的位置信息以及求救短信的内容。


faf2b2119313b07ec9a6eebcd2c76b2997dd8c02.jpeg?token=1205d16849ba8867317afe66d6941800

可以说,这项“救命”的功能,使用起来是比较便捷的,并且功能较为完善成熟,早已不是一种“实验性”功能。


三、可变光圈让拍照景深更自由,潜望式拍照依旧是强项

可变光圈功能也是我此次体验的重点,它到底能给我们实际拍照体验带来怎样不同呢?


e2b225239817d0bfe60554950a3e6671.gif

▲右上主摄可变光圈展示


就实际情况来看,光圈在不同档位下,的确可以显著改变景深,比如在这组样张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大光圈情况下,景深比较浅,只有近处的物体是清晰的,而稍远一些的已经模糊了。


a8014c086e061d95e85b7a70b7e4f0db62d9ca71.png?token=2676245856c89fae1e2fc207f8f13b34

▲上:大光圈(F1.4),下:小光圈(F4)


而在光圈较小的模式下,画面中不论前景还是远景,都会比较清晰,可以将整个画面中的物体都充分拍摄到,这一下子让这颗主摄的“可玩性”增加了不少。


3ac79f3df8dcd100face74c5a29bbd1ab8122f9b.png?token=788547fc3e9c28d6a461930658cb30bf

▲大光圈的虚化效果(F1.4)


与此同时,大底拍照容易产生画面边缘的模糊和畸变,通过样张对比,我们也能看到,小光圈的确可以让画面边缘的模糊和畸变情况有所改善,不过成像画质相比正常光圈模式略有降低。


eac4b74543a982261e397ff95992430b4b90eb14.png?token=cd52e99d42a66358961b87e8bb98e9ec

▲上:大光圈(F1.4),下:小光圈(F4)


总体来说,可变光圈技术给拍照体验带来的并非质变,而是提供了新的拍照玩法和思路。


除了可变光圈,华为的传统强项潜望式长焦拍照这次在华为Mate50系列上得到了保留,而拍照效果也不错,不过画面细节算法痕迹比较明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0df431adcbef7609c2db872ce8cd59c67dd99e48.png?token=0b11b29001e1c68f481a4f0aa58fca57

▲10倍变焦拍照


四、“超级中转站”让“分享”更便捷,1%电量还能打电话10分钟

这次华为Mate50搭载了自家最新的HarmonyOS 3,鸿蒙经过三年多迭代,已经较为成熟,在拿手好戏——多设备协同上,我也尝试了手机与平板、手表的互联。


实际体验下来,在同一个华为账号下,平板可以共享手机的蜂窝网络、接听手机电话,而手表则可以将手机上的导航很好的“接力”下来,可以说,多设备协同已经是华为鸿蒙的“基本操作”了。


8718367adab44aeda0e030bf7f0c7d0ba08bfbdf.png?token=0e152551977ecd813f43992a5f4250af

这次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超级中转站”功能。我们可以从屏幕侧边缘呼出中转站的内容框,然后我们可以将手机各类App中的文字、图片放在其中,甚至可以放入一些文档。


之后在我们想分享这些内容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一键”将这些内容拖拽过去,分享给对方。


231ef3dc316e8c637c5ebf296e3f0237.gif

▲超级中转站功能


这种分享方式相比一步步的分开发送,更加便捷统一,同时一次性发送过去,内容上的逻辑性也得以保障。


可能这样的功能并不会每天用到,但只要碰到了这样一次性发送多种类内容的情况,这一功能就会明显提升我的使用体验。


在性能方面,HarmonyOS 3配合高通骁龙8+,可以说是强强联手了,表现不必多说,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是华为Mate50上采用的“应急模式”。


在1%电量时,系统会自动开启应急模式,在这样的极低电量状态下,我手里的这台华为Mate50依然可以坚持完成10分钟左右的通话,官方称,如果只是待机,可以坚持3小时。


9c16fdfaaf51f3de758f9cfe52fe0a153a297902.png?token=873aaf34050de33002661bb02d820be4

▲应急模式界面


有时候,这种极低电量下的基本功能保证,对于一些紧急情况非常有用,比如地铁出站扫码,或者抓紧与人沟通关键信息等等。


结语:不再“遥遥领先”,却更加务实

华为Mate50体验下来,给我的一个突出感受是“稳”,旗舰标杆级的屏幕、稳定超长的续航保证、从广角到长焦配置完善的镜头组合、紧急情况下的暖心功能,以及细枝末节都照顾到位的设计。


我们能够看到,即使在麒麟芯片难产,以往“遥遥领先”的优势难以实现的当下,华为依旧希望自己交出的作品是对得起“高端”二字的。


少了一些激进的华为,变得更加沉稳。当然,这背后也透露着一丝无奈。华为手机业务暂时不会放弃,而未来这一业务要如何回到正轨,对于华为来说仍然是不小的挑战。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8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9 20:42 , Processed in 0.28581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