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明星芯片公司的年终奖情况——沐曦发了固定13薪,年终奖换期权(听说);摩尔固定13薪都没发,年终奖说年后发(目前还不清楚结果);象帝先年终发了4个月;大疆(认识一个朋友发了6个月,想了解平均值);奥比中光裁员+部分年终打折;壁仞、汇顶、敦泰裁员......
一年到头,打工人最在意的事情就是年终奖。尽管这段文字真实度有待商榷,但也可从中了解到不少行业信息:裁员、年终奖打折很普遍,几十万年终奖的故事并未上演。此外屡屡登上热搜的“招聘寒冬”、“巨头业绩暴雷”,更是让陷入年终奖焦虑的IC人迎来当头一棒。
一个名为绩效或KIP的表格,决定着一个人年终奖的金额数量,这看似是一个衡量员工一年成绩的手段。实际上,年终奖多少和有无不仅反映着企业的运营状况,更可以映射出行业的真实情况。
过去几年芯片行业高歌猛进,高薪挖人已经成为常态,不少人薪资翻了十倍不止。但经过这一年黑天鹅事件的动荡起伏,全球半导体行业面临着重大的考验,昔日明星独角兽公司纷纷陷入困局。
2022年,你拿到年终奖了吗?
前几年,大家可以在社交平台看到晒薪资的帖子,“拿到三年年终奖”的情况也不在少数。现在回顾,看得人时而羡慕,时而感慨。
以出手向来阔气的台积电为例,2021年,台积电的营收占比全行业一半以上,毛利率超过50%。因此,2021年台积电员工平均年终奖为28万人民币。一位台积电工程师曾爆料:台积电每年固定14薪,他所在的部门业绩表现很好,所以发了5次季度绩效奖金。每次都超过50万新台币(约合11.5万元),全年就是14月薪+250万奖金。
另外,2022年,智联研究院发布的《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需求与发展环境报告》曾提到,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较全行业相比更具优势,近8成职场人可以拿到年终奖,比例高于全行业的62.6%。年终奖在5001-10000、10001-50000两个区间的占比更高,分别是22.2%、22.8%,高于全行业的15%、13.7%。
而如今,大部分公司还在过冬。降本增效已经成了大部分芯片公司心照不宣的默契,在绩效、年终奖这座座大山,以及裁员的大环境下,员工越来越被动。生活的一摞摞账单摆在眼前,只要一聊到这个话题,大家都能隐隐嗅到一丝不安。
广东某半导体制造企业高层透露,整个广州地区半导体芯片制造企业,大约年终奖平均会下降30%,“大部分都减少了,广州地区相关企业年终奖,我估计会下降20%到50%,不过,半导体本来就是周期性行业,还是要看个人与企业的具体发展”。
而一家芯片大厂员工在社交平台吐槽:“没想到,好好的年终奖变成了签约奖,这操作真是恶心到我了。”而所谓的签约奖就是员工想要拿到全额奖金就必须签约两年不得离职,不然就要全部退还。没想到的是,这条帖子下面瞬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更是有不少网友点出了公司的名字。
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少公司芯片工程师只拿到了少得可怜的年终奖,但也有企业依旧保持了以往的奖励策略。
据韩媒报道,三星将于1月底开始发放年终奖,芯片部门的员工最多将获得年薪的50%作为奖金。这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芯片部门仍然是三星最赚钱的业务之一。即便是在艰难的2022年,半导体部门前三季度也为三星电子贡献了超60%的营业利润。
此外,三星旗下负责面板制造的员工年终奖也将达到年薪的47%-50%;移动部门的员工将获得年薪29%-33%不等的年终奖;网络解决方案部门的员工将获得相当于年薪22%-26%的奖金。
要知道,三星半导体部门员工曾优异业绩拿到过11个月的巨额年终奖,相当于23薪。所以,即便在市场寒冬下,三星依旧能给出这样的奖励,并不算大手笔。不过,这样的奖励貌似只有韩国本部的人可以拿到,美国区GPU架构的员工表示“压根儿没听过这事!”
而国产芯片之光“华为”没有让大家失望。即便公司处于艰难时刻,年终奖却没有缩水。华为海思的员工透露“不过,还是要看部门的,有降有增,最关键的是,我们今年股票分红比去年高。”
据华为内部公布的分红数据,2022年度工会虚拟受限股分红预计为人民币1.61元/股,分红以后虚拟受限股价格预计为人民币7.85元/股。也就是说,去年华为内部股分红收益率为20.5%,远超绝大多数理财产品。
而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在芯片行业低谷时期,更多芯片从业者只能默默忍受行业阵痛,缩水的年终奖只是一个小序曲。
没等到年终奖反而被裁员了
“我根本不想年终奖的事情,现状就是有可能降薪,不过不收到公司的裁员邮件就是万幸了……”
一个从业者向芯潮IC表示,年终奖贴回来的这点儿肉,根本挡不住落刀的手,经历了年底的裁员,现在只剩下最朴素的愿望——保住手头饭碗,其他再说。在打工人眼里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别人开心领着年终奖,而自己却收到了裁员通知。这样戏剧性的一幕,正在行业里面密集发生。
2022年,消费电子行业屡遭重创直接带动着存储器或驱动 IC 大厂业绩惨淡,不得不节省开支、裁撤员工。据韩媒 TheElec 爆料,SK 海力士正大幅削减团队规模,该公司为各部门领导人数设定了配额,整体负责人人数减少接近二三成。
美国最大的存储器大厂美光也宣布以自愿减员和裁员相结合的方式,在 2023 年将员工人数减少约 10%。该公司全球员工为 4.8 万人,意味着大约 5000 人受到影响,同时美光还会暂停 2023 年的奖金发放,以进一步削减成本。
紧接着,英特尔也没扛住,公布了裁员安排。据英特尔提交给加州就业部的文件显示,英特尔正在加州裁员近 200 人,并预计还会有更多的裁员。据悉,这是对去年年底开始的裁员行动的进一步加码。
此前,英特尔已提议俄勒冈州等地的芯片厂员工,放 3 个月的无薪假。去年 12 月初,英特尔计划让在爱尔兰工作的 2000 多名员工无薪休假 3 个月。据悉,英特尔计划在 2023 年削减 30 亿美元的成本,削减成本的措施之一就包括裁员。
为了做好“过冬”的准备,晶圆代工商格罗方德、芯片设计巨头ARM等半导体巨头纷纷祭出了削减成本的举措。早在今年10月初,《金融时报》指称ARM已将其英国员工人数减少了20%,累计达700人。考虑到ARM在英国以外的全球员工人数也同时减少了550人,此次总裁员规模涉及1250人。
这波裁员潮在全球半导体行业肆虐,国内市场也受到了波及。不久前,韦尔股份公告称,预计2022年净利润将同比上年减少73.19%-82.13%,其子公司CIS大厂豪威集团还发布内部信,目标将2023年成本减少20%,涉及停止招聘、高管降薪、春节期间停工、停发季度奖金和其他任何形式奖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