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观近两年国内云计算市场大势,主要有两个趋势: 一个是市场规模增速放缓,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因为增速放缓后面往往紧跟而来的就是价格战,然后市场价值快速流失,最后要么进入寡头高集中度垄断,要么一拍两散只剩一地鸡毛。 另外一个趋势是,几大云厂商之间的肉搏战开始变得频繁,过去阿里云专攻围绕淘宝、蚂蚁的电商、互金市场,腾讯云专攻游戏、社交市场,金山云则围绕金山系、小米系企业,而华为云则主攻运营商和政企,运营商云则充分利用客情关系,大力拓展政务市场。但随着市场规模增长放缓,云厂商之间的竞争边界开始消失,肉搏战开始。 下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昨天(25日),中国移动移动云召开了声势浩大的移动云大会。 今天(26日),中国电信天翼云和阿里云紧接着就召开各自的合作伙伴大会、生态大会,以示分庭抗礼。 我认为这是一个信号,国内公有云市场进入短兵相接的“巷战”的一个信号。 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88.4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同比增速15.7%,PaaS市场同比增速为31.8%。从IaaS+PaaS市场来看,2022下半年同比增长19.0%,与2021年下半年同比增速(42.9%)相比下滑23.9%,与2022上半年同比增速(30.6%)相比下滑11.6%,增速明显放缓。 从增速42.9%下滑至19%,只用了1年的时间,那从19%下滑至0%,要花多长时间呢?更可怕的问题是,国内公有云市场会不会萎缩? 在云计算早期,企业上云成本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能节省多少钱,要不要上云;到了近几年,企业的关注点则在于如何合理上云,让本地资源和云计算做到利用率最大化;而到了现在,企业希望云计算也能成为提升收入的助力。 背后的原因是,企业发现上云以后,IT成本并没有明显下降,而云计算在促进业务发展上的作用也似乎没有显现出来。 从公开资料来看,云成本超支的现象似乎在2019年就已经开始显现。2019年,40%的受访企业正面临云计算超支的严峻挑战。2021年《2021云状况报告》数据显示,排名前五位挑战是安全、管理云支出、治理、缺乏资源/专业知识和合规。浪费的云支出是一个主要问题。随着云成本的持续上升,浪费的云支出变得更为关键。据一份分析报告显示,企业订购的云资源实际浪费为35%甚至更高。 概括来说,当下经济仍处于复苏期,企业在开源上遇到阻碍,开始从节流上想办法,而云支出首当其冲,国内公有云市场陷入萎缩,有没有可能?我认为是有的。 如果成真,对云厂商、尤其是中小云厂商来说,这就是一场灾难。 为什么阿里云、天翼云、移动云开始接连“军事演习”?为什么开始“隔空对战”?正是因为它们都看到了这个趋势,都在抢占时间窗口。 接下来,国内云计算大戏开始变得好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