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个小文,说说中国移动4月份省市公司的收入增幅问题。我们看到2个省份收入负增长、1个省份零增长,还有10个省份的收入增幅在5%以下,今天简单说说。
01 负增长、零增长
研究股票技术的人大概都听说过顶背离、底背离。
顶背离说的是股价进入顶部区间,虽然股价不断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越来越慢,因此股价和增长速度之间出现明显的剪刀差。 很显然,中国移动现在进入顶背离区间。
我们说,1万亿收入这在2023年肯定是完成的,这点不容置疑。但是,增长速度和总体速度之间已经出现背离模式。
4月份,我们已经看到2个省公司的收入负增长,1家省公司零增长;同时10家省市公司的增长速度在5%以下(含)。
这或是不好的现象。
但是,这或是未来的正常态,也不要太过诧异!
2020、2021年,我们看到电信运营商的高速增长模式,基本上收入增幅都超过10%,实际上这或是非正常模式,而未来的低速增长模式或是正常态,即3-5%区间的增长速度。
2023年,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苗头。
02 核心原因
我们从两个层面角度来简单分析一下,一个是宏观经济角度,一个是CHBN业务角度。
首先从宏观经济角度看。
现在整个社会是个什么状态呢?一个词就可以描述,即资产负债表衰退;换句话,现在我们处于早前日本出现过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模式。
一方面CPI低于2%属于温和紧缩模式,一方面是银行存款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是社会融资增量很小,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个人消费意愿不断降低、企业投资大幅下跌。
另一个层面就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其收入分为两个模式:税收和政府基金收入,政府基金收入实际上就是出卖土地的收入。
现在,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已经出现较大的裂痕,更多的财政主要依靠城投体系的债券模式,否则很多政府的日子估计就很不好过啦。
这样的情况下,新基建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意愿或口号比较大,但是实际行动比较小,或更多采用PPP模式。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个人消费意愿大幅下跌进入口红模式,企业投资进入深度紧缩模式,而政府主导的新基建进入口号大银子少的新模式。
其次,我们看看业务层面,即CHBN。
2C端。我们早就进入深度饱和状态,现在的携号转网实际上是个典型的零和游戏,只是增加三家电信运营商的损耗而已。同时,我们看到X运营商又开始进入不断降价的状态,这将导致新一轮的囚徒困境,大家就一起降吧。
可怜的电信运营商啊,其他消费品价格好像都在上涨,但是你们的资费却不断下跌。
2G端。项目还是挺多的,尤其是数字经济领域的,但是竞争已经非常激烈,而且很多是PPP模式,这样的项目基本上肯定是亏本的。对于2G项目,我们说电信运营商100%是亏本的模式,很少盈利的。
2H端。一方面是宽带建设接近尾声,一方面是HDICT太过高端,另一方面是家庭的可支付收入不断减少。因此,2H端的高增长模式或许不会持续太久。
2B端。国内的企业大部分进入资产负债表修复状态,工业4.0虽然口号大但是无法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份额,反而增加部分企业的供给成本。2B端的数字化转型,目前进入高难期,有需求但是很难做好,口碑正在不断下跌。
因此,我们分析来分析去,都不是特别看好电信运营商的高增长模式,实际上2021、2022年我们看到的更多是2H、2B2G领域的高增长所导致的整体结果。
2021、2022年是不是非常态呢?这需要时间来验证。
03 谁的小日子好过一些?
总体上,中国移动的各省市日子越来越难,这是总体趋势。当然总体趋势下,比较起来肯定也有好过一些的省市公司。
目前看,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云南、江西的小日子还是很不错的。
其次是西部省份,西藏、青海、新疆、宁夏、甘肃这些西部的省份收入增长率还是维持高位,排名靠前。
剩下的大部分公司那就是你追我赶,各自使出浑身的本事吧,这个月你高一点,下个月我高一点,总之都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
总体上,我们认为中国移动或进入中低增长的新常态模式,超过10%的增长速度实在太过恐惧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