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连接 GPS、AU、RRH连接方法如下图: RRU射频电缆的连接:将由用户天线下来的电缆接至RRU的TX1/RX1端口,若需要双通道接收,则通道2天线下来的电缆接至RX2端口。 AU面板示意图 序号 | | | | | | 100M/1000M自适应以太网口 RJ45 接口。 | | | | | | | | | | | | | | | | SFP1~SFP4为外接RRU的光口;SFP5~SFP6用于堆叠和并机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RRH对外端口 AU开通步骤PTN上到端口出来,两头各一个PTN光模块(已验证华为的155M和诺西FOSC光模块可用)分别接入PTN上的端口(具体哪个口找614884网关,报PTN基站名,开2G业务(femto站点名)进行确认,并让网管激活端口,现场有可能需要用3-5db的光衰)和AU的WAN2口,电脑通过网线连接AU的“LMT”端口,并正确配置电脑的网口IP,设为192.168.197.22,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192.168.197.241,DNS 211.140.13.188、 211.140.188.188,配置如下图: 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192.168.197.241,显示WEB LMT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为:abmoc@24320,密码:*c#e@l%l 进入系统配置:WAN口速率配置:100M(查看设备上的WLAN2和PTN上的指示能是否为绿) 第一次进入本地维护界面将出现设置向导,或在管理菜单下选择“基本信息”à“设置向导”,设备向导共8步,依次点击“下一步”,填写相应参数,即可以完成基本网络参数的设置。 第二步:WAN口上网方式选择,现设置WAN口设备目前的WAN口设置支持3种配置方式:静态IP、动态IP地址和PPPOE,需根据现场宽带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网关IP1到网关IP3:10.1.78.190 如果是PTN连接方式 单VLAN ID: XX(查看开站信息表) 单VLAN IP :172.12.1.xxx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72.12.1.1 第三步:设置相对应的GU网关IP,安全网关IP(网关地址、安全网关地址3个IP均需要填写),及目前所连接网关的网关能力设置,连接认证方式。 网关IP1:10.1.78.190 网关IP2:10.1.78.190 网关IP3:10.1.78.190 安全网关IP1:172.12.1.1 安全网关IP2:172.12.1.1 安全网关IP3:172.12.1.1 认证模式:usim 第四步:网管相关参数设置主要是为了后期维护,如设备状态监控、话务及指标监控等。网管参数配置主要有3类:1、网管地址配置;2、性能文件上传地址配置;3、日志上传地址配置; 网管服务器URL:http://172.16.15.246:8081/ACS/HMSServlet 上传使能:允许 日志上传IP:http://172.16.15.246:8086/hfs/files/uelog 第五步:在进行小区参数设置时,需要确定基站射频支持工作频段及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位置区域码(LAC)、BSIC(=NCC*8+BCC)、CellId、BCCH位置区路由区域(RAC) 位置区域码(LAC),LAC规划 江东、海曙、江北、鄞州:26445 慈溪余姚:26446 象山、奉化、宁海、北仑、镇海:26573 网络色码(NCC),基站色码(BCC),小区识别码(CI)都是要根据开站信息表数据填写。 路由区域码为:37 第六步:GSM AU由3个GSM载波及1个EDGE载波组成,故需为GSM AU规划四个频点。 通过下拉菜单分别设置4个频点,4个频点需要根据开站信息表填写,第一个频点为BCCH。 第七步:NTP服务器和时钟服务器等设置 NTP时间服务器1:61.153.197.226 NTP时间服务器2:172.16.15.247 NTP时间服务器3:172.16.15.248 NTP时间服务器4:默认 NTP时间服务器5:默认 时钟服务器1:120.199.1.11 时钟服务器2:120.199.1.11 时钟服务器3:122.225.223.216 第七步:保存重启,上述参数设置完后,选择“保存”。待设备设备后,前面设置的参数均将生效。如下图所示。 切换邻区及重选邻区配置在手工切换邻区参数列表中,在右侧点击“添加”,填写上邻小区的相应数据即可,具体有邻小区BCCH载波频点(BCCH)、邻小区基站识别码(bsic,十进制)、邻小区移动国家码(mcc,中国移动为460)、邻小区移动网号(mnc,中国移动为0)、邻小区ID(cellid)、位置区码(LAC),填写完毕,点击“保存”,重启设备后数据生效。如下图所示。 重选邻区设置设置重选邻区,在该项内填写频点号,频点之间用半角逗号分开。如下图所示: OMT软件安装和调测本地调测软件主要是OMT_V5.00,能实现对设备参数进行设置和监控,可以通过本地或远程两种联机方式建立设备与电脑的联系: 本地联机:本地电脑以太网口用网线直接连到设备以太网口。 软件安装首先找到 文件点击进行安装,安装完成桌面可显示这个图标 ;安装完成. 操作使用点击图标运行版本操作,选取“通用版” 联机类型选择→选取以太网联机(UDP直连)(E) → 进入主界面; 本地直连本地直连是通过本地网口直接连到RRU的调测网口,本地连接需配成195.60.16.X(如195.60.16.100),子网掩码255.255.255.0如图所示 图5-2 本地连接 运行OMT,选择-通用版本(不含网监POI),确认连接类型选择-以太网联机(UDP直连),设备IP默认为RRU连接地址,如下图12所示,初始化IP端口后直接连接就可以。 AU远程连接此方式是可以在AU的调测端远程连接到RRU进行版本升级,不需要网线连到RRU的本地调测口,本地IP设置同AU调试,IP设置为192.168.197.100,子网掩码255.255.255.0。RRU连接地址跟在AU上所接光口位置和级连数有关。在AU面板前端有OP1~OP4为外接RRU的光口和OP5~OP6用于堆叠和并机功能,SFP1~4都可以连接RRU,RRU上有OP1~2两个光口,理论上, SFP1~4 每个光口都可以级联6个RRU,所以总共可以连接4*6个RRU; AU SFP1连接的第一个RRU的登录IP地址是:192.168.197.66; AU SFP1光口连接的RRU访问IP地址依次是192.168.197.x (66~71); AU SFP2光口连接的RRU访问IP地址依次是192.168.197.x(74~79); AU SFP3光口连接的RRU访问IP地址依次是192.168.197.x(82~87); 联机成功,可以看到设备所有信息,其主要包括公共信息、设备参数、告警参数、网管参数 OMT检测通过与设备连接的电脑,近程或远程建立联系后,DAU可以读取下行输入功率,DRU可以读取下行输出功率。调节主机下行ATT,根据需要设置到所需要的下行输出功率,应避免功放处于深度ALC起控状态。 在完成设备的安装与连接后,接上便携电脑,打开机器电源开关后,待监控系统初始化完毕,便可进行联机调试: 1. 调整下行增益,检测下行输出功率: 调整增益,使下行输出功率达到设计要求。增益可在AU中调整,如图27所示。也可在RRU中调整。在“设备参数” à “衰减”中设置。可以用频谱分析仪监测或通过本地调测软件在RRU读取下行输出功率,如图28所示。 图6-17调整增益栏 图6-18输出功率读取栏 2. 调整上行增益,保持上下行平衡: 通过本地调测软件设置上行衰减来调整上行增益和降低上行输出噪声电平,保持上下行平衡,保证上行输出噪声电平不干扰基站。 3. 覆盖区域场强测试与用户天线调整: 下行增益设置完毕,输出功率达到要求,可用测试手机测试覆盖区域场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边缘区域场强不够,而输出功率已最大,说明天线覆盖方向不准,可微调用户天线方向或位置。 RRH连网管配置 网管管理连接RRU需要在RRU侧配置相关的地址、端口信息,并开启开站上报功能。 通过如上述两种方式(本地直连或AU远程连接)打开OMT连接RRU。在<设备信息>的<网管参数>里找到通信配置,点击会弹出配置框图,需要配置的参数有监控中心IP地址、端口号以及PS域传输协议。在<当前值>里可以看到当前配置已生效的地址信息,然后在<设置值>里可以根据规划的IP和端口进行修改,PS协议固定使用UDP协议。图中的地址及端口为实验室使用,外场需根据规划设置。 在设置完成后,在菜单栏的<工程维护>里点击<开站上报>,然后可以查看上报结果,待开站上报结果变成“成功”后就可以开始连接网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