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P 的设计初衷是用IP 地址做为用户或终端的唯一标识。但是,其设计者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IP 地址的关键用途是用来寻址和确定路由,而不是用来标识用户或终端。这在终端位置固定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如果终端处于移动状态,如果用其归属地的地址来标识终端,再用其计算路由就很麻烦,这就是“三角路由问题”的根源。<br/><br/>IP 地址同时兼做终端标识和路由标识,其结果就是必须使用复杂的“归属地代理”,引入复杂的位置更新机制,还带来“三角路由问题”。<br/><br/>其实,用MSN号、手机号等做为终端标识后,就可以利用现有的即时通信系统的寻址和位置更新机制。根本无需引入移动IP 。现有的即时通信软件,可以在终端位置改变后,立即重新接入网络并登记到其目录服务器,即时通信瞬间恢复。这个位置更新和切换过程不需要网络侧任何支持,目前的IP 地址完全可以支持。<br/><br/>这样移动IP 就完全没有必要了。用SIP 等协议结合即时通信客户端软件就解决了一切问题。难怪微软已经开始了基于MSN 即时通信的“通信媒体整合计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15:23:3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