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
- 12814
- 分贝
- 0
- 家园分
- 305350
- 在线时间:
- 9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4-8-31
- 帖子:
- 2337
- 精华:
- 49
- 注册时间:
- 2004-10-13
- UID:
- 30160
注册:2004-10-13
|
一、 动通信的电波传播
(一)、表征衰落特性的常用数字特征
1、 场强中值
具有50%概率的场强值称为场强中值,也就是在图1所示的场强曲线中,场强值高于规定
电平值的持续时间,占统计时间的一半时,则所规定的那个电平即为场强中值。其中,
T为统计周期,规定电平值为E0,在周期T中,高于E0电平值的时间有t1、t2及t3,如果
周期T取得足够长,则在T时间内场强超过E0电平值的概率为:
p(%)=(t1+t2+t3)/T*100%=∑ti/T*100% (i=1~n)
2、 衰落深度
接收电平值与场强中值电平之差成为衰落深度。
衰落深度(dB)=20lg(Ei/E0)
式中:Ei--接收电平值
3、 衰落速度
衰落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场强包络与给定电平值Er相交次数的一半,用N表示。通常
取场强中值E0为给定电平Er,此时也称为衰落率。一般,工作频率越高,衰落越快,场
强包络上升和下降就越陡峭。当移动台的行进方向正好朝着或背着信号传播方向时,衰
落最快,其平均衰落率可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N=2v/λ=1.85*1000*v*f(Hz)
式中:V的单位为km/h,f为MHz。
4、 衰落持续时间
衰落持续时间是指场强低于某一给定电平值的持续时间。在移动通信中,当接收信号电
平低于接收机门限电平时,就可能造成话音中断或产生信令误码。
(二)、传播衰耗
对于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其衰落特性由下列已知公式及图2─图5来表征。
自由空间的传播衰耗:
Lbs=32.45+20lgD(km)+20lgf(MHz) (5)
准平滑地形市区路径传播衰耗中值:
Ltt=Lbs+Am(f,d)-Hb(hb,d)-Hm(hm,f) (6)
Am(f,d),Hb(hb,d),Hm(hm,f)为相应的修正因子,其中An(f,d)为基本衰耗中值,Hb(h
b,d)为基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Hm(hm,f)为移动天线高度增益因子。
(三)、多经衰落(瑞利衰落)
MS通常工作在城市建筑物和其它地形地物较为复杂的环境中,根本没有视线路径,所以
,基站(BTS)和MS之间的电波传播已不再是单纯的直射波形式,而出现了多条路径的反
射,以致到达接收天线的信号是来自不同传播路径的各电波的合成波。
由于MS是在不停的运动中,使得到达接收点各反射波的幅度和相位都是随机变化的。因
而合成波的幅度和相位也将随MS的运动产生很大的起伏变化。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为多径
衰落或快衰落。
一般,衰落深度与地形地物有关,通常可达10~30分贝。而衰落速度还与MS行进速度及
工作频率有关。根据统计分析,多径衰落后,信号的振幅服从瑞利分布,所以多径衰落
又称瑞利衰落。
(四)、阴影效应
由于电波传播路径上遇到建筑物、树林等障碍物阻挡,在阻挡物的后面,会形成电波的
阴影区。阴影区的信号场强较弱,当MS穿过阴影区时,就会造成接收信号场强中值的缓
慢变化。通常称这种现象为阴影效应。另外,由于气象条件的改变,电波折射系数随时
间平缓变化,使得同一地点所接收到的场强中值也随时间缓慢的变化。由阴影效应和气
象条件变化造成的接收场强中值的缓慢变化称为慢衰落 。
二、 基站设备的衰耗
下表是MOTOROLA GSM基站(BTS)的下行各环节功耗情况:
Downlink (BTS to MS)
BTS Tx power 基站发射功率 43 dBm
Combining loss 双工器功率损耗 3 dB
Feeder loss 接头损耗 2 dB
BTS antenna gain 天馈线损耗 18 dBi
MS Rx Sensitivity 手机接收灵敏度 -100 dBm
MS antenna gain 手机天线增益 0 dBi
Fading margin 衰耗门限 6 dB
Interference margin 干扰门限 3 dB
Antenna/body loss 天线损耗 3 d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