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层: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层处于物理层之上,利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与对等层进行以信元为单位的通信。ATM层与物理媒介的类型、物理层的具体实现及其具体传送的业务类型也无关,它只识别和处理信头。也就是说,ATM层负责将上层传来48字节信元净荷加上5个字节的信头,或将物理层传来的信元去除信头后传给上层。
SSCF:SSCF的功能是SSCOP和上层用户的适配层,其中,上层用户主要指NBAP、MTP3-B以及STC(Signal Transport Convert,信令传输转换)。因为SAAL上层不同,如MTP3-B位于NNI,NNI的链路质量一般较高,同时需要SAAL支持链路质量验证和配合MTP3-B进行链路倒换功能;而NBAP位于UNI,链路的质量一般较差,时延较大。因此SSCF分为SSCF-NNI和SSCF-UNI以适配不同的上层用户。
ALCAP:ALCAP(Access Link Control Application Part,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又称为Q.AAL2协议,遵循ITU-T Q.2630.1规范,处于Iub/Iur/Iu-CS传输网络层的控制面,信令承载类型为SAAL UNI和MTP3-B。ALCAP内部由两个层面组成,Q.AAL2协议处理层以及两个STC适配层。Q.AAL2协议处理层完成所有的协议功能,STC完成原语适配以屏蔽底层差异(SAAL、MTP3-B)。ALCAP的基本功能是在两个信令点之间建立、释放AAL2连接。同时,对该信令系统内微信元的通道、通路等资源进行必要的维护和管理。由ALCAP所控制的这些AAL2连接将作为无线网络层控制面和无线网络层用户面的传输载体。
RNSAP: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部分 Iur Data Stream(s):Iur接口数据流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SCCF-NNI:特定业务协调功能-网络节点接口STC(Signal Transport Convert,信令传输转换)
SCCP:SCCP(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的目的是加强消息传递部分(MTP)的功能,相当于OSI的第三层,实现虚电路和数据报的分组交换功能,由于MTP的寻址功能仅限于向节点传递消息,只能提供无连接的消息传递功能,而SCCP则利用DPC(Destination Point Code,目的信令点编码)和SSN(Subsystem Number,子系统号)来提供一种寻址能力,用来识别节点中的每一个SCCP用户。
Iu UP Protocol Layer:Iu接口用户面协议层Iu-PS接口协议栈结构如图1-6所示。IP: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提供了一种全球统一的编址方式,屏蔽了物理网络地址的差异,使路由查找成为可能。同时,IP协议提供了一种全球统一的报文格式,屏蔽了网络链路层差异,使网络互联成为可能。IP数据报协议非常简单,不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IP协议实现点到点的传输,IP层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不经过中间机器,对等实体所在机器位于同一物理网络,对等机器之间拥有直接的物理连接,IP层点到点通信的关键是寻径,根据信宿IP地址如何确定通信的下一点。
GTP-U:GTP-U(GPRS Tunnel Protocol User Plane,GPRS通道协议-用户面)的功能是Iu-PS用户面数据的传输和Path管理。由于3G支持各种类型分组数据的传输,同时由于功能的加强可能在将来支持更多种类的分组数据,GTP-U在GTP基础上采用一种通用的隧道封装方法将各种类型的分组数据进行透明封装传输,以便支持各种类型的分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