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参数调整
工程参数的调整是非常有限的,最基本的可以调整站点的位置、天线的高度、下倾角、天线的波瓣宽度、天线增益以及方向角等。
对于上行或下行覆盖问题导致的掉话,增加站点是最好的办法,同时可以考虑更改天线的高度、下倾角,也可以更换增益更高的天线或者增加塔放。
对于针尖和拐角效应,调整天线是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由于针尖效应和拐角效应往往出现在街道拐弯的地方或者两条街道交界的地方,可以考虑通过天线的方向角与街道错开一定角度的方式来调整,但同时需要注意不能使原来街道路边商铺的覆盖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导频干扰引起的覆盖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某一个天线的工程参数,使该天线在干扰位置成为主导小区;也可以通过调整其他几个天线参数,减小信号到达这些区域的强度从而减少导频个数;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增加新的基站覆盖这片地区;如果干扰来自一个基站的两个扇区,可以考虑进行扇区合并。
工程参数的调整需要综合考虑整个小区的调整效果,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要注意不在其它区域引入新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不方便频繁调整天线并且有条件进行仿真的时候,在调整前后需要分析仿真结果;如果没有条件进行仿真,但方便多次调整天线的时候,可以根据经验并结合实际路测的方法来进行调整。
2.参数调整
(1)小区偏置
该值与实际测量值相加所得的数值用于UE的事件评估过程。UE将该小区原始测量值加上这个偏置后作为测量结果用于UE的同频切换判决,在切换算法中起到移动小区边界的作用。
该参数设置越大,则软切换越容易,处于软切换状态的UE越多,占用资源越多;设置越小,软切换越困难,有可能影响接收质量。
对于针尖效应或者拐角效应,配置5dB左右的CIO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但也会带来增加切换比例等的副作用。
(2)软切换相关的延迟触发时间
延迟触发时间是1A、1B、1C和1D事件相关的触发时间,触发时间的配置会影响切换的及时性。一般情况下,缺省参数的配置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场景的要求,但对于一些密集城区,需要通过容易加入活动集和难以从活动集中删除这样的方式来切换过于频繁或者来不及切换避免掉话。
触发时间配置对切换区比例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1B事件触发时间的调整可以比较好地控制切换比例。
切换参数可以针对小区设置,在根据环境设定了一套基本参数之后,针对每个小区单独进行调整,可以把参数更改的影响限制在几个小区之间,对系统的影响也较小。
(3)软切换掉话解决方法
a.调整天线,使目标小区的天线覆盖能够越过拐角,在拐角之前就能发生切换,或者使当前小区的天线覆盖越过拐角,从而避免拐角带来的信号快速变化过程来降低掉话。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天线工程参数的调整以及是否能越过拐角的判断过多地依赖于经验,使得这个方法的实施存在一定困难。
b.针对小区配置1A事件参数,使得切换更容易触发。比如,降低触发时间为200ms,减小迟滞;一般情况需要针对小区进行配置,这个参数的更改会导致该小区和其他小区(没有拐角效应的小区)的切换也更容易发生,可能会造成过多的乒乓切换。
c.配制拐角效应产生两个小区之间的CIO,使目标小区更容易加入。由于CIO只影响两个小区之间的切换行为,影响面相对较小,但CIO会对切换产生影响,这种配置可能导致切换比例的增加。
综合以上的措施,建议优先采用a,如果a不能解决,采用方法b,最后在b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采用方法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