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民的实用性应用操作更稳定,而娱乐性应用操作更趋分散。
随着经济的复苏,网络经济迎来一段时间的瓶颈,这是由于人们的情绪趋于稳定和平静,而网络作为人们情绪调节器的作用减弱了。而在此过程中,业务增加使得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属于实用性的网络应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综合门户网站的访问量增幅明显高于娱乐型网站。
实用性应用操作是网民为工作、学习而产生的网络应用行为,因为只讲追求结果不讲过程,因而能用就行,习惯之后便长期稳定使用,无需再寻找和学习使用新的工具。而娱乐性的应用追求的是过程,因此网民对这类网站功能的使用会趋向分散,更容易变化。
2、移动手机用户追求资讯数量,希望能在手机上获得更接近互联网的应用体验。
移动手机应用也更加丰富,但目前国内3G的速度仍未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从开始的手机内置浏览器到UC浏览器,再到最近的QQ手机浏览器(并非拍马,中关村手机软件下载排行榜中遥遥领先,一周内下载数次数达5000次以上,而UC下载次数只有2000左右),这说明手机用户对浏览器的速度要求还是有继续追高的趋势。而且,QQ浏览器支持WWW网页,这也反映出当前的手机用户更喜欢较大的资讯浏览的即时显示数量,同时显示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的重合程度在不断提高。
3、用户应用行为发展趋势——从数量到质量,从时间到空间,从文字到画面,从人性化到安全感。
无论对于互联网还是移动通讯,网民的应用体验要求一般会遵循这样的规律,就是网民的诉求演变过程从数量到质量,从时间到空间,从人性化到安全感,这也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在网络用户体验上的表现。中国互联网最早启动的网站类型是信息黄页和综合门户,他们的功能在于为用户提供大量的资讯;然后是聊天室、论坛等社区网站,他们的功能是提供开放式交流平;再到聊天工具如腾讯QQ,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私密性的交流平台,而这种工具更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点;然后到游戏、博客和互动社区,游戏兴起于对网民画面、动感的诉求(从1D到2D到3D),博客的出现和火爆是人们倾诉与表达欲望加量的表现,互动游戏社区是人们对与网友更全方位接触的诉求的表现;而安全工具网站也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网站类型之一。
手机用户的需求也是一样的,而目前来讲,由于还移动互联网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用户最迫切的需求是速度和数量,这其实。如何提高用户的体验舒适度,无疑应着重解决手机软件的操作便捷性问题,以及如何能让即时显示资讯数量最大化的问题。而软件操作的便捷性与手机软硬件匹配度、下载安装的便捷性、软件反应速度、软件界面的是否清晰易懂等。比如UC浏览器的兴起主要原因是其反映速度比内置浏览器快,使用更简便。
4、3G手机用户群体主要为年轻人,对手机软件使用体验离不开快、新、丰富。 2009年的一份3G用户分析报告数据显示,3G 手机用户年龄主要分布在20岁——29岁,该群体群占到3G手机群体的55%,由学生和收入在2000——5000之间职业人士构成,年龄结构上比2G用户更年轻化,学历在高中、中专的最多,其次是大专、本科。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在3G起步阶段,率先参与的是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家庭压力不大的年轻人。这个人群使用手机软件的主要功用在于猎奇和消遣。年轻人普遍比较急躁,对速度肯定要求不低。其次,年轻人追求新鲜感,因此我们看到几个网站的手机软件下载排名榜中,电子书阅读器、视频播放器、音乐播放器基本上占据了前几位。另外,年轻人的精力旺盛,好玩的东西越多越好,挑选本身也是一种快乐,于是我们看到QQ音乐播放器后来居上,因为QQ播放器内有海量的歌曲供选择。当然,游戏也是一个主要热门软件类型。 未来潜在的用户群体的年龄范围将会扩展,而且随着3G 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群的收入、学历水平也将提高。对实用性的要求将成为这个阶段用户的特点。 5、在3G时代,网络与生活的逐步融合将使用户期望能在互联网和手机之间架起桥梁。
苹果推出平板电脑给出了一个信息:网络和生活的联系将更加密切,人们希望能随时随地使用互联网。并且,未来的物联网将是现在人们对互联网与生活密切结合之后出现的网络一种新的网络生态。
现在的一切只是从互联网转向物联网这一漫长道路的节点,因此目前与3G有关的软件,无论是互联网软件还是手机软件,都应着手如何适应这一发展方向。笔者认为,腾讯应在手机软件的设计上更关注用户的生活实用性的需求,比如腾讯的手机财付通就可以发展为可以刷卡消费、可以验证身份、可以网上购物的实用软件。又比如,现在3G的网速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而用户手机的性能也有差异,许多人用手机上网主要的功用是看新闻资讯,因此设计一种可定时、定量、定点下载新闻资料的手机软件将会大受欢迎。此外,手机QQ如何与QQ社区联系起来,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