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将

注册:2005-3-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10 10:4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经过2000年的泡沫,2001年的低迷,2002年的调整,2003年的准备,国际3G市场在2004年进入了初步启动阶段。截至2003年12月,国际上共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放了117张3G牌照,并开通了16个3G网络。进入2004年,又有超过40家的3G网络投入运营。

我国在“积极跟进、先行实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发展方针指导下,正在积极进行3G的外场测试,为未来的3G商用作准备。在此期间,国内对3G的讨论可谓如火如荼,其热烈程度已经超过了电信行业对以往任何问题的讨论。讨论话题更是涉及技术与标准、专利与知识产权、系统设备与终端、业务与市场、产业发展与民族工业等方方面面。参与讨论的人员包括政府官员、设备厂商、标准专利拥有者、电信运营商、行业专家、咨询机构等。在所有这些讨论中,焦点更多地集中在3G牌照如何发放的例题上,而3G牌照的发放往往又和电信业的改革交织在一起。

3G牌照发放(市场准入管制)作为电信管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应以促进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保证电信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既要保证移动通信市场具有充分的竞争活力,又要避免重复建设和社会资源浪费。本文将从电信管制和有效竞争的角度,对3G牌照的发放数量进行分析。

1、3G牌照的发放应以市场的有效竞争为目标

1.1 有效竞争的概念和特征

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于1890年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活力之间存在冲突的问题。一方面,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规模经济的正面作用得以发挥。同时,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又可能会导致垄断,从而使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另一方面,竞争企业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活力的增强,导致单个企业生产规模下降,难以发挥出规模经济优势。也就是说,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活力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选择规模经济,就可能丧失竞争活力;要竞争活力,规模经济优势就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个两难的困境,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冲突”。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对于如何克服“马歇尔冲突”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40年,经济学家J·M·克拉克在其《有效竞争的概念》一文中提出了有效竞争的概念。所谓有效竞争就是一种将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活力有效地协调,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我国学者王俊豪教授总结出的有效竞争一般需要具备3个特征:

a)有效竞争是竞争收益明显大于竞争成本的竞争。竞争既能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使用,但竞争也可能产生亏损,甚至破产倒闭,造成资源浪费。因此竞争产生收益,又可能产生成本。而有效竞争则要求竞争收益大于竞争成本。

b)有效竞争是一种适度竞争,有别于过度竞争和竞争不足。竞争不足会削弱竞争功能的有效发挥,达不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而过度竞争表现为企业数量及其生产规模超过市场需求,从而削弱了规模经济效益,甚至导致恶性竞争。只有适度竞争才能把竞争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较低限度,而尽力发挥竞争的正面效用,才能产生较大的竞争效益。

c)有效竞争应符合规模经济要求。处于有效竞争状态中的竞争企业,其生产规模应满足最小经济规模的要求。

从有效竞争的特征可以看出,有效竞争兼顾了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活力,有效竞争是适度规模和适度竞争的有机结合,有效竞争为解决“马歇尔冲突”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1.2 政府管制是实现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的重要手段

“马歇尔冲突”在具有较高规模经济要求的电信行业得到了突出的体现。一方面,随着通信网络规模、用户数及业务量的增加,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如果单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考虑,由一家企业进行电信网络和业务的运营最为有效。另一方面,如果全国只有一家电信运营商或者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过少,必然会产生垄断,而垄断的结果往往是企业缺乏竞争压力和自我创新动力,运营缺乏效率,从而造成市场竞争活力难以得到发挥。

要解决电信市场中存在的“马歇尔冲突”,实现有效竞争,就需要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活力都作出适当“让步”。规模经济“让步”的最低限度是要保证企业规模不低于最小经济规模,而竞争活力“让步”的最低限度则是保证竞争收益大于竞争成本。

但是,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活力并不会自发协调形成有效竞争的局面。因而需要政府的有效管制来实现。电信管制主要包括市场秩序管制和企业行为管制2个方面。

a)市场秩序管制包括市场准入管制、电信资费管制、电信资源管制等内容:

b)企业行为管制包括互联互通管制、服务质量管制、普遍服务管制、信息资源管制、网络安全管制等内容。

许可证发放(市场准入管制)是电信管制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限制发放市场进入许可证,保持市场上理想的企业数量,以满足有效竞争的要求。经营电信业务的企业不能过多,以保证每个企业都能有一定的经济规模;但同时又要有一定的企业数量,以保证具备必要的市场竞争活力。

1.3 3G牌照发放是实现我国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的良好契机

在我国6家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中,目前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2家具有移动业务经营权。移动通信业务市场还没有达到有效竞争的要求,市场竞争的效率还没有得到足够发挥。

电信业在传统上属于自然垄断行业,规模经济要求极高,以至于历史上各国电信市场基本上都是从独家垄断开始。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和有限的市场容量相比,电信业最小经济规模较高。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独家垄断也许是当时最优的市场结构安排。所以,当时“马歇尔冲突”虽然存在,但引入有效竞争的条件并不具备,或者说,当时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就是独家垄断。

随着电信技术的进步,电信网络的建设成本在下降,同时,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不断提升,电信市场的容量也在迅速扩大,这就给电信市场引入竞争提供了可能。此时,为了克服“马歇尔冲突”,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局面,有必要进行电信市场结构改革。但是,各电信业务市场适度竞争和适度规模的区间是多少,改革进行到什么程度就意味着实现了有效竞争,还需要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改革实践的探索。一方面需要从理论上对通信网的最小经济规模等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改革实践、总结经验,逐步逼近有效竞争。

当然,作为电信市场实现有效竞争的主要方式,市场结构改革只是电信业改革的组成部分之一。电信业改革除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市场结构改革外,还包括电信管制架构改革和市场竞争主体产权结构改革。为了真正实现有效竞争,良好的管制架构和合理的竞争主体产权结构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3G的到来,无疑给我国的电信业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政府可以考虑以3G牌照发放为契机,积极推进电信各业务市场的进一步竞争,改善市场结构,促进我国电信业务市场的有效竞争。

举报本楼

本帖有 6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8 11:32 , Processed in 0.12805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