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OS值概念 目前,在日常的DT测试中,考核语音质量的指标为RxQual(即误码率)。但采用此项指标只能反映网络误码方面的情况,并不能反映用户真实的通话质量情况,因此,MOS值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空白。MOS是一种语音评估方法,最初是根据听者的感受为依据进行统计并规范分值,其结果从低到高为:“1至5”,1为差,2为一般,3为正常,4为好,5为最好。在实际环境中2-3已经是正常值,人耳很难辨别出差异,1.0-1.9属于衰落比较厉害,人耳可分辨。 目前,MOS算法有PAMS、PESQ、PSQM、PSQM+、MNB等众多算法, PESQ算法目前是最科学,且与MOS相关性最好的算法,为ITU(国际电信联盟)主推的算法,鼎利测试软件采用的也是PESQ算法。 二、MOS的测试方法: 目前,对于DT方面的MOS测试方法主要采用鼎利测试软件进行测试,主要通过一个语音盒单元将主、被叫手机的语音链路相连。对于主叫手机的下行MOS值是通过被叫手机端发一个标准的声音波形,经过网络达到主叫手机,测试软件对收到的波形与发出的波形进行比较、计算后得出下行MOS,上行MOS为相反过程。对于主叫手机的下行MOS值也为被叫手机的上行,因此,该软件测试的最终结果,主、被叫手机的MOS值是一样的。 三、 影响MOS的主要因素: 由于PESQ算法考虑了整个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中断及衰变, 而不仅是空中接口部分,因此,影响MOS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语音编码方案、Abis传输、Abis压缩、不连续发射、C/I、切换频次及质量(RxQual)对MOS的影响等。 a) 语音编码方案: 由于不同的编码方式对数据的压缩是不同的,从而造成的语音失真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相同的无线环境下,如果编码方式的不同会造成语音测试结果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对于GSM系统来说,如果无线环境相同,各语音编码方案MOS的平均分值关系为:增强型全速率(EFR)>全速率(FR)> 半速率(HR)。 目前各MSC的语音编码方案分别为:全速率(FR),增强型全速率(EFR),半速率(HR)。有实际测试证明,在EFR编码方案下,其MOS值为3.67左右;而在全速率编码方案下,MOS值一般为3.1-3.2左右,可见语音编码方案对MOS值的影响较大。 b) Abis传输质量: 传输质量存在问题一般表现为出现大量的误码、滑码及传输闪断,传输质量的问题会引起一些话音帧的丢失,话音帧的丢失将严重影响到话音质量。传输质量问题一般会有相应的告警产生,因此,可根据相应告警进行处理。 c) LAPD压缩: 有实验测试,采用LAPD压缩方式的小区其MOS平均值为3.24,不采用LAPD压缩方式的小区MOS平均值为3.325,差值为0.085,相差比率为2.62%。 d) 不连续发射: 经鼎利公司实验,由于PESQ算法得出的语音评估值不考虑静默帧,因此DTX功能是否开启不影响单个PESQ值,这是和PESQ的算法有关的。但实际DTX的开启会降低单个通话过程中的话音质量,全网DTX的开启却能提升网络的C/I,有助于平均话音质量的提高。 e) 切换频次: GSM系统在切换的过程中采用“偷帧”方式,导致部分话音信息在切换的过程中发生丢失,影响用户感知,因此,切换过多也会影响MOS水平。有实验证明,在100秒通话时间内切换13次,其MOS值比无切换时下降了0.215,下降比率为7.99%;在100秒内切换10次和6次,其结果基本一致,比无切换时下降了0.13,下降比率为4.69%;而在100秒内切换3次时,MOS值基本不受影响。 f) 质量(RxQual)、C/I与MOS的关系: 经鼎利公司实验,质量、C/I与MOS的关系如下: 占用FR时,当下行RXQUAL大于5.1左右时,下行PESQ有所恶化;当下行RXQUAL大于5.6左右时,下行PESQ值低于3.3;当下行RXQUAL大于6左右时,下行PESQ直线下降到无法忍受的程度;当C/I大于13.4 时,下行PESQ值基本不受影响;当C/I大于3.5而小于13.4时,下行PESQ值可能不受影响,也可能受到影响,和传送测试话音期间的下行RXQUAL值有关;当C/I小于3.5时,下行PESQ值下降很快,甚至会引起掉话。可见,话音质量(RxQual)差一般对应的MOS值也会较差,但MOS差时对应的话音质量(RxQual)不一定差(因MOS还会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 总结以上分析,目前影响MOS水平最大的因素为语音编码方案,其次为频繁切换、质量(RxQual)。 四、结合阳江MOS现状分析: 阳江三方测试本地各轮次语音评估(MOS)平均值情况:移动:3.49,联通G:3.52,联通C:3.16,均属于良好水平,对比之下,阳江移动网络较联通网络的语音评估低0.03。 按影响语音评估的主要因素RXQUAL (通话质量)、HANDOVER(切换)频繁度、占用半速率信道比例,分别对语音评估水平进行分析: A) RXQUAL (通话质量) 2010年三方测试前七轮数据,阳江移动网络的话音质量为98.06。联通G网话音质量为97.04,电信C网话音质量为98.76, 阳江移动网络的话音质量明显高于阳江联通G网,低于电信C网的话音质量。可见通话质量并不是引起阳江移动网络语音评估值低于联通的主要原因。 B)HANDOVER(切换)频繁度 三方测试是阳江移动、联通和电信C网的网络由同一车辆同步进行,前七轮测试总时长为781200S,移动G网申请切换数量为32984次,平均小区通话时长为23.68S;联通G网申请切换数量为27954次,平均小区通话时长为27.95S。但在语音评估指标中移动G网和联通G网的语音评估MOS值均比较接近,可见HANDOVER(切换)频繁度(即平均小区通话时长)并不是引起阳江移动网络语音评估值低于阳江联通的主要原因。 (备注:因CDMA系统与GSM系统在切换上不具可比性) C) 占用半速率信道比例 从半速率比例图分析,阳江本地网占用前七轮平均半速率比例为17.88%,而联通本地网占用半速率比例为15.56%,移动明显高于联通。即阳江移动占用半速率比例高,而语音评估值相对较低,初步确定半速率占用比例较高是引起阳江移动网络语音评估值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知,占用半速率的比例较高的时候,语音评估MOS值相对较低,占用半速率比例较低的时候,语音评估MOS值相对较高。在无线信道资源较为充裕的情况下,应当尽量降低半速率信道的使用比例,提升语音评估MOS值;在无线信道资源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应当尽量从增加网络资源入手,同时做好资源均衡调配工作,降低半速率信道的使用比例,提升语音评估MOS值。 五、优化措施 1、对于语音编码方案,通过全网普查,尽量使用EFR/FR编码方案,通过话务均衡等方法,尽量降低HR编码方案的使用率。 2、对于频繁切换,一方面通过参数进行控制乒乓切换,另一方面,通过合理控制天线俯仰角,减少小区间过多的重叠覆盖。 3、对于质量(RxQual),因其较差时也会影响到MOS值,需要对全网语音质量控制在较好的状态下,优化无线环境,提高RxQual等级,提高MOS值。 六、优化计划实施 BSC方面工作: 1、 检查全网EFR/FR/HR编码方案的开启情况及使用率,是否将EFR编码方案设为最高优先级,TRA设备资源是否存在拥塞,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2、 检查现网是否还有采用LAPD压缩方式的小区,协调商定是否可改为无压缩的方式; 3、 检查Abis传输质量,是否有相应告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4、 与DT组协调配合,跟进现场无线情况进行相关参数调整配置,优化无线环境,降低全网干扰水平及切换频繁度。 DT方面工作: 1、 在全网安排路测,使用TEMS作为测试工具,通过SQI(FR编码方案下SQI峰值为21)值来验证实际路测中EFR的使用情况; 2、 对DT数据进行分析,尽力保障C/I值在13.4以上,控制RXQUAL值大部分在4级以下; 3、 对覆盖区域及切换关系进行优化,降低重叠覆盖和频繁切换,在通话时长180秒的切换次数尽力控制在6次以内,并尽量降低小区内切换的可能。 计划使用3个月时间,对阳江全网做MOS优化,与EDGE同步进行,测试设备为:TEMS软件、K790手机、科虹扫频仪,同时进行语音、EDGE、频率普查三方面全网测试。 计划如下: 09月份:对江城市区、阳东县城、海陵岛、国道、高速进行测试优化; 10月份:对阳东片区、阳西片区进行测试优化; 11月份:对阳春片区、铁路进行测试优化 七、优化效果对比 经过3个月的冲刺优化,阳江移动全网MOS值得到明显提高,单月对比值最大提高了0.13,整体对比提高了0.12。见下表。 总结,经过大家的努力,MOS值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影响mos值各个因素中,语音编码方式最为关键,如何提高全速率编码方式占用比例,除了要考虑容量问题,还要考虑无线环境因素。这方面的优化经验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