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0-1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8 08:54: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一部分通信工程师(新技术新业务)习题
第一章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
一、填空题
1软交换网络独立于(传输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带宽管理和计费等功能。
2软交换技术是由一个或者一族(控制处理机)来完成用户管理、业务逻辑、信令分析处理和路由选择等核心功能。
3软交换技术和原先的电路交换技术不同之处是交换组织由原先的TDM时隙交换网络替换为(包/信元)交换网络。
4软交换通过优化网络结构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
5.软交换与外部的接口必须采用(开放)的协议。
6.在三层MPLS VPN中,当一个站点同时属于多个VPN时,它必须具有一个在所有VPN中(唯一)的地址空间。
7.MPLS VPN技术以(宽带IP网络)为基础,采用MPLS技术,在公共IP网络上构建企业IP专网。
8.三层MPLS VPN是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IP VPN,是在网络路由和交换设备上应用MPLS技术,简化核心(路由器)的路由选择方式。
9.链路绑定是指将那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平行链路绑定为一个特定的链路束,而在(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用这个绑定的链路束来代表所有这些平行的链路。
10.GMPLS的无编号链路是指不用(IP地址)标识链路而采用其他的替代方法,具体地是在每个网络节点对链路进行本地编号,以链路经过设备的Id号或接口号作为链路的识别标志。
11.开放式智能网业务平台供应商提供的业务生成环境SCE本身也是一个(专用)系统,用一个智能网设备供应商提供的SCE开发出的业务逻辑只能在该供应商的业务平台上运行。
12.在传统智能网中,业务交换平台和业务控制平台分布在不同的结点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传统智能网也是(分布)式的。
13.目前研究人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分布式智能网中的业务平台应该是基于(CORBA)平台的大型分布式处理系统。
14.分布式智能网业务平台(最小粒度)的分布方案是以组成业务属性的构件为单位进行分布,各个构件相互协作完成各种不同的业务功能。
15.SS7与CORBA的互通是指以(透明)方式穿越SS7和CORBA进行通信的能力,也就是说,通信的每一侧不必知道另一侧的具体实现是基于SS7还是基于CORBA。
16.当CORBA结点引入到电信领域时,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提供分离的CORBA结点之间的(连通性)。
17.针对CORBA结点之间的通信,CORBA标准定义了两类协议,即(通用ORB间协议)和环境特定的ORB间协议。
18.GIOP协议消息传送部分MTP提供最底层的传输能力,它是(无连接)的,并且地址空间非常有限。
19.1998年9月,OMG的电信任务组发布了基于CORBA的系统与(电信信令)系统互通的规范。
20.在智能网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需要将(业务会话)概念和智能网事件/触发模型结合起来。
二、单项选择题
1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与(B)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
A.控制服务器B.应用服务器C.传输服务器D.接口服务器
2软交换是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控制平台,它将(B)功能从网关中分离出来,从而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引入多种业务。
A.释放控制B.呼叫控制C.数据控制D.故障控制
3.软交换设备位于NGN的(A),提供多种业务的连接控制、路由、网络资源管理、计费、认证等功能。
A.控制层B.功能层C.传输层D.管理层
4.软交换功能的实现是通过网关(D),控制语音和数据业务的互通来完成的。
A.接收信令B.传送信令C.控制信令D.发出信令
5.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以Cisco公司的标签交换为基础,并吸收其他各种方案的优点,是IP与ATM结合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属于(D)模式。
A.独立B.附属C.分散D.集成
6.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在ATM骨干网上引入,它的网络核心部分由LER和(C)组成。
A.LIBB.LSPC.LSRD.LDP
7.(B)位于ATM骨干网络的边缘并作为MPLS的入口/出口路由器,用来连接到本MPLS网络内部的一个LSR和其他网络节点。
A.FECB.LERC.LDPD.LSP
8.IETF标准文档中定义的MPLS包头是插入在传统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包头和第三层IP包头之间的一个(C)位的字段。
A.8B.16C.32D.64
9.MPLS的应用主要有MPLS VPN和(D)两大类。
A.MPLS DEB.MPLS VBC.MPLS MSD.MPLS TE
10.(B)MPLS VPN的目的是在IP网络上提供类似ATM和FR的专用连接。
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
11.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的体系结构扩展了MPLS,将(A)和空间交换系统包含进来,并对MPLS在光域的应用进行了相应扩展。
A.时分系统B.码分系统C.频分系统D.波分系统
12.GMPLS的LSP分级技术的作用是解决光网络带宽分配的(C)和粗粒度问题,实现网络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A.高密度B.集合性C.离散性D.饱和性
13.链路管理协议(LMP)是GMPLS为了有效管理(D)间的链路和链路束而开发的协议。
A.远端节点B.前端节点C.后端节点D.相邻节点
14.传统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都是采用(B)控制技术,比较适合业务种类和业务量相对较少的智能网应用初期阶段。
A.分散式B.集中式C.自动式D.混合式
15.开放式智能网目前有两种形式的目录服务已经在分布式计算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即(A)和黄页服务。
A.白页服务B.红页服务C.蓝页服务D.绿页服务
16.分布式智能网(B)的分布方案是将不同的业务逻辑分布到各个不同的物理结点上。
A.最大粒度B.中粒度C.最小粒度D.平均粒度
17.从网络智能化的角度来说,网络的融合主要体现在(C)的融合。
A.控制层面B.应用层面C.业务层面D.数据层面
18.MPLS中的标签是一个(B),用于标识一个径流。
A.数据包B.数据头C.数据流D.数据尾
19.在MPLSIP VPN网络中的边缘路由器需要公共IP网内部的(A)相关路由器都能够支持MPLS。
A.所有B.唯一C.两个D.多个
20.使用LSP分级技术时,要求每条LSP都必须在(A)类型的设备上起始和结束,且在每一个方向上都必须共享一些公用的属性。
A.相同接口B.不同接口C.相似接口D.主要接口
三、多项选择题
1.国际软交换联盟提出的软交换系统参考模型的功能平面,主要包括(BCD)、数据平面和管理平面。
A.业务平面B.传输平面C.控制平面D.应用平面
2.软交换当前主要开展的业务有一号通、(ABCD)和统一通信等。
A.彩铃B.IP CentrexC.Web800D.视频通信
3.媒体网关按照其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及主要作用可分为(ACD)。
A.中继网关B.企业网关C.接入网关D.住户网关
4.GMPLS定义了(ABCD)和FSC接口类型来实现各类业务的统一。
A.PSCB.L2SCC.TDMCD.LSC
5.GMPLS定义了几种标记,即(BCD)。
A.智能交换标记B.分组交换标记C.电路交换标记D.光交换标记
6.GMPLS链路管理协议LMP所管理的规程中,(AD)是必须实现的。
A.控制信道管理B.链路连接性验证
C.链路故障管理D.链路所有权关联
7.下一代智能网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ACD)方面。
A.开放性B.集中性C.分布性D.综合性
8.在智能网分布式计算领域,影响最大的规范有(ABCD)。
A.OMG的CORBAB.OG的DCE
C.Microsoft的DCOMD.SUN的RMI
9.分布式智能网对中间件平台的一般要求有(ABCD)。
A.实时特性B.高可用性和容错
C.与实时数据库的集成D.业务开发能力
10.SS7/CORBA网关的设计主要关心(ABC)等几个问题。
A.网关层协议的选择B.静态网关与动态网关的选择
C.网关功能D.网关数量
11.在SS7/CORBA网关应基于何种协议的问题上有(BCD)几种选择。
A.基于TCP/IPB.基于INAPC.基于TCAPD.基于ROSE协议
12.对于SS7,按照为GIOP提供传输服务的可用性,有(ABC)等几种可能的传输服务。
A.消息传递部分B.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C.事务能力应用部分D.网络连接部分
13.分布式智能网业务会话中的事件可以分为(CD)几类。
A.与传输相关的事件B.与业务相关的事件
C.与呼叫相关的事件D.与会话相关的事件
14.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如PSTN中(ABC)等协议。
A.SS7B.R2C.DSS1D.SIP
15.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如IP网中的(BCD)等协议。
A.INAPB.H248/MGCPC.H323D.BICC
16.软交换参考模型的传输平面的主要功能有(AB)。
A.交换功能B.逻辑端口功能C.信令处理功能D.承载连接控制功能
17.软交换参考模型的控制平面的主要功能有(AB)。
A.设备控制功能B.代理信令功能C.适配功能D.物理信令功能
18.软交换参考模型的应用平面的主要功能有(ABCD)。
A.会话控制功能B.业务逻辑功能
C.翻译和路由功能D.策略功能
19.软交换参考模型的传输平面与外部接口中采用(AB),包括带内信令。
A.TDM话路B.分组链路C.空分话路D.频分话路
20.软交换参考模型的控制平面与外界的接口采用(ABC)等协议和信令。
A.H323B.SIPC.TCAPD.CMIP
21.软交换参考模型的管理平面的主要功能有(ABC)。
A.网络操作功能B.网络控制功能C.网络鉴权功能D.业务逻辑功能
22.软交换参考模型的管理平面在管理接口中采用(AB)。
A.SNMPv2B.CMIPC.SIPD.TCAP
四、判断题
1软交换是与业务相关联的,它是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电信业务的技术。(×)
2.软交换既可以作为独立的NGN网络部件分布在网络的各处,为所有媒体提供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也可以与其他增强业务节点结合,形成新的产品形态。(√)
3.软交换可用于IP网、ATM网等数据通信网,但不能用于电路交换网络。(×)
4.MPLS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路由器数据包的转发效率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问题,并明确规定了一整套协议和操作过程,最终在IP网内通过ATM和帧中继实现快速交换。(√)
5.MPLS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网络层的技术,它可以运行于X25、ATM、帧中继、SDH等多种网络,使得不同网络的传输技术统一在同一个MPLS平台上。(×)
6.LSR与MPLS网络的其他LSR或LER连接,执行基于LSP的标签交换。(×)
7.在GMPLS的体系结构中,只有语言的差异,没有分工的不同,GMPLS就是各层设备的共同语言。(×)
8.传统的MPLS通过在IP分组头添加64bit的“shim”标记,可使原来面向无连接的IP传输具有了面向连接的特性。(×)
9.在光网络中,不能为每条链路都分配一个独立的IP地址,所以必须采取新的机制来标识链路,以减少大量的、需要分发的链路状态信息。(√)
10.控制信道用于在两个邻接节点间承载信令、路由和网络管理信息。(√)
11.下一代智能网不仅使用户能够以各种接入方式来访问大量的智能业务,并能够根据自己的特殊要求来配置已经存在的业务,还能够支持快速的业务开发和配置。(√)
12.最小粒度的分布方案没有充分体现分布式计算的优势,特别是当SCP的负载非常大时,这种方案的缺点类似于目前集中式 SCP的实现方式。(×)
13.由于在智能网中引入CORBA技术,随着数字化系统在电信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关注的重点已由软件转向硬件。(×)
14.CORBA是“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的英文缩写,是由“对象管理组织”(OMC)制定的一个工业规范。(√)
15.实现分布式智能网功能实体分布式配置的前提,是要求系统能够提供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以保证它们具有和现在的智能网系统一样的健壮性。(√)
16.SS7/CORBA网关负责传统智能网功能实体与分布式CORBA对象间的交互。(√)
17.SS7/CORBA静态网关意味着使用CORBA的静态调用接口和静态的客户存根接口来调用一个CORBA对象提供的服务,这需要在客户软件编译时就必须明确知道网关提供的操作。(√)
18.智能网标准定义的业务属性是可以由用户观察到的业务的一个功能成分。(√)
19.分布式智能网事件模型定义了一个封闭的预定义事件的集合,该集合包含一组被所有构件了解的事件类型。(×)
20.分布式智能网业务与业务属性构件是实现业务属性的软件包,由业务设计者依照CORBA平台、业务会话概念、事件服务和事件模型定义,可以在智能网上下文环境中“即插即用”。(√)五、简答题
1.软交换技术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答:(1)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
(2)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
(3)基于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
2.数据在具有MPLS功能的网络中的传递过程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
答: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入口处的LER接收到终端A的分组,完成第三层功能,决定需要哪种第三层的业务,并对分组进行标签粘贴。
第二步:使用传统的路由协议(如OSPF、IGRP等)建立到终点网络的连接,同时使用LDP完成标签到终点网络的映射。
第三步:LSR收到经LER打上标签的数据包后,不再进行任何第三层处理,只依据分组上的标签进行交换。
第四步:在MPLS出口的LER上,将分组中的标签去掉后传送给终端用户B或继续进行转发。
3.在传统MPLS中,要建立双向LSP就必须分别建立两个单向的LSP,这种方式存在哪些缺点?
答:(1)建立双向LSP所需时间较长,并不能保证建立成功;
(2)分别建立两个LSP需要的控制开销是建立单条LSP的两倍;
(3)LSP的保护和恢复也是分开的两段,导致路由选择异常复杂,并潜在地增加了资源配置的竞争,降低了保护LSP建立成功的概率。
4.开放式智能网具有哪些特点?
答:(1)支持第三方业务开发商。
(2)支持第三方业务提供商。
(3)支持网络安全域以外的企业应用。
(4)网络必须具有安全性。
(5)网络必须具有一致性。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6 11:02 , Processed in 0.27254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