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少将

注册:2005-1-1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13 20:5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国产3G标准黎明行动
虽然TD-SCDMA的整个产业前景依然不明朗,但已经可以梳理出一些头绪了。

        以上海的漕河泾为中心,北到徐家汇、南到莘庄,已经布置了16台基站,6辆车来回不断地在这个范围内穿梭,车内的工作人员按照测试仪表记录下一个个数据。除了上海,在北京的学院路附近,也有一个同等规模的试验场。TD-SCDMA产业化专项测试的外场试验正在紧张地进行中。

        6月底,TD-SCDMA第二阶段的外场测试即将结束,这份业界期待已久的技术鉴定书很有可能成为TD-SCDMA走向商用的临界点。随着政府对TD-SCDMA在3G市场肯定会占有一席之地的态度越发明朗,人们对于TD-SCDMA的关注焦点也从技术是否成熟逐渐转向了更为实际的层面。

        目前,TD-SCDMA的产业环境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黎明似乎已经不远了,对于它的未来,应该能够做一些更为清晰和冷静的判断了。

最后的测试
        如今,不仅是中国,全球通信业都在屏住呼吸,期待着测试结果的公布。这份关乎TD-SCDMA未来命运的报告,不知能否成为政府和TD-SCDMA阵营的一颗“定心丸”?

        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TD-SCDMA已经完成室内实验,外场测试也在4月初举行。测试由信息产业部出面组织,6家运营商、4家设备提供商、15家终端厂商参与了测试。测试在北京和上海同时进行,北京参与的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网通、铁通,系统设备由大唐、普天和鼎桥通信提供。而联通、中国电信、卫通在上海建设了实验网络,系统设备全部由中兴提供。

        据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介绍:“本次测试的重点是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另外,终端的测试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测试的内容非常复杂,一位参与测试的工程师透露:“在系统方面,就有300多个测试指标。”

        在测试的进程当中,信息产业部明确规定,任何参与方都不得向外界透露进展情况,这也使得参加测试的厂商对于测试的内情讳莫如深。4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2005 TD-SCDMA国际峰会”上,虽然各界对于TD-SCDMA技术的进步给予了肯定,但关于测试情况几乎没有提及。从政府到厂商的高度紧张充分表明,这已经不是一场普通的测试了,因为它牵扯到的东西实在太多:国产3G标准、3G牌照发放、电信产业重组……无论哪一项都牵动着数百亿甚至数千亿元财富的分配。

        除了TD-SCDMA技术本身以外,本次测试的一大特点是,在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观望之后,外资通信设备商对TD-SCDMA的热情逐渐从表态进入到了实际的投入阶段。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LG等终端厂商通过投资凯明、T3G等芯片企业占据了位置。5月19日,目前在全球WCDMA系统设备上排名第一的爱立信宣布将以OEM的合作方式将中兴通讯的TD-SCDMA产品集成到爱立信的无线接入网络中。自此,参与测试的四家系统设备商全部是“一加一配对”的模式,每个国内企业都与外资企业牵起了手:大唐和上海贝尔,普天和北电,华为和西门子、中兴与爱立信。

        外资企业的积极态度一方面是因为形势日渐明朗,另一方面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是一种姿态,即想通过对中国版3G标准的支持获得政府的好感,从而在另外两种标准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对此,三种3G标准都已大规模投入的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副总李勇的回应意味深长:“对于上海贝尔来说,我们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

        如果这次测试进展顺利的话,接下来会把运营商各自独立的小网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大网,并小规模地放号。业内人士预计:“放号日期估计将在外场测试结束之后的2~3个月,也就是8、9月份。”

        虽然目前对测试的正式结果还无法获知,但从各方的反应来看,系统方面的结果最为乐观。在峰会上,上海贝尔、鼎桥通信等设备制造商不仅展示了成熟的TD-SCDMA的基站设备,还展示了一些基于TD-SCDMA网络的语音和数据业务。业界普遍认为,目前在TD-SCDMA产业链中,可商用的、能够批量生产的终端已经取代芯片,成为最大的瓶颈。

终端瓶颈
        TD-SCDMA的瓶颈已经从产业链的上游逐渐转移到了越发接近用户的下游。两三年前,TD-SCDMA的难点是系统芯片,一年前终端芯片是最大的制约因素,而在上游各环节逐步突破之后,终端瓶颈开始凸现。

        半年来,芯片技术进展明显。4月22日,TD-SCDMA终端芯片方案提供商T3G发布了支持384Kbps数据传输的双模终端商用芯片组。T3G CTO张代君认为,这已基本能够满足3G数据应用的速率,可以和另外两种标准终端芯片的第二代相媲美。同一天,凯明通信也发布了一套预商用的TD-SCDMA芯片解决方案。芯片不再构成瓶颈。

        现在,人们把更多质疑的目光转向了终端。在4月底的峰会上,展出了将近20款TD-SCDMA手机,而在第一阶段测试的时候,仅仅有大唐一款手机。从数量上看,推进的速度并不慢,但是距离成熟商用仍然有很大差距。

      TD-SCDMA的测试牵连着3G在政府层面和产业层面的利益权衡。此中,技术渐次向商用层面提升,而牌照的问题不到最后一刻,仍是悬念。利益各方都需要等待黎明的到来

      近期TD-SCDMA产业联盟又进行了一次扩容,台湾的两家手机终端厂商英华达、迪比特如愿加入。内地手机厂商也开始加速,波导、海信、夏新等主流厂商已推出了几款手机,而一直与政府和运营商保持密切关系的中兴通讯的强力介入给TD-SCDMA阵营添了一把火。2004年10月,中兴在手机事业部中成立了TD-SCDMA产品线,预计第一款可商用的手机终端将在今年年底前推出。

        “从整个TD-SCDMA终端的研发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要到成熟阶段最起码是在明年年中左右。”中兴手机事业部负责TD-SCDMA的总经理助理罗忠生估计。

        另外,TD-SCDMA /GSM的商用双模终端也是对芯片和终端厂商的一个考验。如果没有双模终端,对于选择TD-SCDMA的运营商来说,在网络建设和调试阶段,TD-SCDMA对运营商将没有任何意义。

        终端瓶颈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时间上的压力。鼎桥CEO孟乐在谈到终端的差距时反复强调:“终端的成熟需要时间。WCDMA在商用之后,终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直到近两年才逐渐走向成熟。TD-SCDMA同样需要一个这样的过程。”但是现实留给TD-SCDMA手机的时间也许只剩下半年了。

        如果说在技术上的瓶颈还能够让人找到增添信心的理由,那么对于运营层面,无论是投巨资还是押小注的人,谁都看不清,但身在其中的人又必须擦亮眼睛。

牌照困惑
        在新近举行的财富论坛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的寥寥数语又勾起了业界的无限遐想:“在2008年之前,中国会承诺推出3G技术。”目前,业界基本上都倾向于:不管运营商怎么重组,TD-SCDMA都会获得一张宝贵的单独组网的牌照。

        之前,大家普遍认为,中国政府在3G问题上迟迟不肯表态的原因之一,是在苦等TD-SCDMA技术的成熟,但是随着TD-SCDMA技术的推进,业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种观点已经老调重弹了,那就是,现在发牌照对于TD-SCDMA来说还为时过早,一旦牌照发放,另外两种技术标准就会凭借其丰富而成熟的商业应用模式“吸”走大部分用户,而 TD-SCDMA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会低得惊人,最终在事实上被市场所淘汰。

        另外一种声音则是希望能够尽快发放TD-SCDMA牌照,明确运营商态度。T3G CTO张代君认为:“只有运营商明确了以后,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业务、应用、终端上的需求才能进一步明确。现在是设备商与运营商一起来推动TD-SCDMA产业化的时候了。”

        看来政府又将面临一道难度颇大的选择题。这道题目的难度在于它不仅仅是与TD-SCDMA的产业环境有关,还必须与整个产业格局的变化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TD-SCDMA的决策必然与运营商的重组联系在一起。业内人士认为,政府最有可能采取一种折衷的方式发放TD-SCDMA牌照,即在TD-SCDMA技术相对成熟,但又不是太晚的时候发放,这个时间被普遍预测为今年年底。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张千呼万唤的牌照会发给哪个运营商呢?

        最近,国内某主要TD-SCDMA设备制造厂商的董事长与网通集团董事长张春江进行了一次长谈。这位董事长极力向张春江介绍TD-SCDMA的技术优势,希望网通能够在未来选择这一国产3G标准。但令他失望的是,张春江婉言谢绝了他的建议。

        近来,政府官员一再表示,选用何种3G标准,将由运营商自己决定。随着3G牌照发放的逼近,对TD-SCDMA的公关已经从政府层面悄然转向了对运营商的游说。因为,决策大权虽然在政府手里,但运营权却是在运营商那里。而如果真的让运营商自主选择的话,谁愿意去选择一个在全球都没有经过商用的技术标准呢?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设备商们只能去游说运营商。据说大唐移动已经开始运作被称作“黎明行动”的计划,通过与运营商的设计院、技术、运营维护部门进行座谈、授课、联谊等方式,以求被认可和接受。鼎桥通信德国籍CEO孟乐最近的工作也增添了很多运营商公关的内容,他笑称:“与运营商沟通可以向他们介绍这种技术的优势,推销我们公司的产品。”

        其实,对于运营商是否选择TD-SCDMA这一国产标准,设备商的游说很难起到实质作用,政策上能给予什么样的优惠才是这一问题的关键。前段时间传言,政府在发牌照的时候会给选择TD-SCDMA的运营商一些资金上的补偿,这样对于投入巨大的3G来说,资金上的压力会得到明显缓解。但是就像提前发放TD-SCDMA牌照所面临的问题一样,国际社会的压力恐怕很难应付。现在又有一种猜测说,为了推动TD-SCDMA的发展,在进入市场之初,可以像当年政府机关必须用国产办公软件一样,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予以扶持,比如公务员就必须使用TD-SCDMA的手机等。

        关于TD-SCDMA的另一个热点是拿到TD-SCDMA牌照的运营商将选择高端用户还是低端用户作为进入市场的切入点。“这属于运营商的竞争策略,因此只有运营商确定了之后,才能由他们来决定。”孟乐认为,“由于TD-SCDMA在低端手机方面有成本优势,因此从低端用户切入可以取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凯明CEO余玉书也认为,TD-SCDMA的首批用户更有可能来自相对低端的市场,甚至是中国剩下的80%还没有手机的个人。数据业务固然重要,但是稳定的语音业务仍然会是最初的最大卖点。

        而大唐移动的李世鹤博士则持相反观点:“我们的用户在哪里?当然是那些使用互联网、宽带的高端用户,我们要把自己的首批用户定位在高科技地区。”而运营商如果在发展首批客户时定位于高端用户,就必须在数据业务上下功夫。

        虽然TD-SCDMA的整个产业前景依然不明朗,但已经可以理出一些头绪了。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5 10:48 , Processed in 0.21528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