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美有线电视运营公司(MSOS)及研究机构CableLabs等组成的行业组织MCNS提出的HFC网电缆数据业务接口标准DOCSISI[1](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已经被世人广泛接受。由于DOCSIS协议比较复杂,生产电缆调制解调器和前端设备的厂家很多,能否实现各厂家的电缆调制解调器与前端设备的互通和兼容是一个关键问题。为此CableLabs进行了DOCSIS综合认证测试,先后于1998年10月和2000年8月颁布了Cable Modem的认可测试规范ATP 10和ATP11[2]。该认可测试计划仍在发展之中。
由于该测试所需的测试设备较多且价格昂贵,测试的指标较多,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反复改变测试设备和待测设备的工作参数(如不同工作频率、包长等),进行CableLabs的认证需要生产厂家先自行测试,再把数据和待测产品一起交给CableLabs进行验证测试。无论通过与否均需交纳巨额的认证费用。目前国外已经有整套的测试设备出售,但是价格昂贵。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现代通信工程研究中心在1999年研制出Cable Modem后,又建立了宽带接入设备测试平台,进行了CMTS、CM的测试。鉴于目前中国的Cable Modem的测试标准还未出现,我们采用的是CableLabs的Acceptance Test Plan (ATP)测试方案。本文分析了测试的内容、过程、所需设备及测试结果,还提出了建立标准的自动测试平台的设想,让程序控制众多设备自动工作,分析测试结果,达到检验CM和CMTS的性能、互通性和兼容性的目的,并能发现产品的不足和必须改进的地方。
在DOCSIS标准中,运行支持系统接口规范(Operations Support System Interface Specification)确定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4]为Cable设备的管理接口的标准协议。在测试CMTS和CM的物理层和MAC层特性时,主要通过RFC2669 DOCSIS Cable设备MIB[5]和RFC2670射频接口(Radio Frequency Interface)MIB[6]对CMTS和CM设置和读取MIB变量,从而达到设置和读取CMTS和CM的工作参数的目的,即控制CMTS和CM的工作通过SNMP协议来完成。只要知道Cable系统的MIB的意义,就能够管理支持SNMP的CMTS和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