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通信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远距离通信方式,通过电离层反射实现远距离通信。由于电离层的性能随时间、空间和电波频率变化,引起信号的幅度衰落、相位起伏等,会严重影响短波通信质量;同时天波反射存在严重的多径效应,也造成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多径时延,成为短波链路数据传输的主要限制。另外,短波频段可供使用的频带比较窄,通信容量小,大气和工业无线电噪声干扰严重,也限制了短波通信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卫星通信以其信道稳定、通信质量好、容量大等优势,取代了许多原属于短波的重要业务。短波通信的投入急剧减少,其地位大为降低。 然而,与卫星通信、光缆等通信手段相比,短波通信不需要建立中继站即可实现远距离通信,具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建设周期短,维护费用低;设备简单,容易隐蔽;使用灵活,电路调度容易,临时组网便捷,抗毁能力强等。这些显著的优点,是其他通信手段不可比拟的。事实证明,曾经设想取代短波通信的卫星通信,并不能满足所有情况下的用户需求。20世纪80年代起,出于对卫星安全等方面的考虑,短波通信重新受到重视,许多国家加大了对短波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