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线路工程安装技术标准和施工细则 (1)施工测量,光缆线路架设前应按设计图纸进行路由复测,选择路由时要保证和各线路的间距和电力、通信、建筑、树木、公路等保持一定的距离,原则上杆距为50米立一棵杆,但根据地形、地貌实际条件可做适当调整,选择路由,本着安全稳固,便于施工和维护,避免S弯,节省材料的指导思想。 在复测时因地形和外界条件的限制需改变路由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扩大投资的情况下,经建设单位及监理协商允许光缆路由做适当调整,对设计路由增加、扩大投资或变更敷设方式等由建设单位邀请设计单位到现场进行变更,坚决杜绝有捷径不走,走远路,为了避免材料的浪费,测量完一个中继段做详细的器材预算,进行领料,山区施工测量,注意坡度变量,合理配制杆高。 (2)材料由施工单位负责清点数量,由建设单位、监理检验质量,绝对不允许不合格的材料用到工程上。 (3)光缆的单盘测试及配盘:(1)光纤的主要标准及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规范。(2)光缆配盘应根据实际到货长度,路由复测,单盘测试结果以及沿途基站考虑分支接头,合理的配置光缆,以确保光缆的有效利用率。 (4)杆路部分: (5)杆洞深必须符合设计埋深要求。 (6)电杆竖立后,直线杆应成一条直线,不得有跳眼,眉毛弯或S弯,电杆应正直,杆根左右不超过5公分,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水泥杆的内移值为10-15厘米,木杆内移值为20-40厘米,因地形限制装撑杆的角杆可不内移,终端杆立起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20厘米。 (7)吊线与建筑物、树木、电力线、通信线的距离以通信网线路工程验收规范为准,铁路吊线垂直7.5米,省道、国道、县道地面垂直距离6.5米,乡间小路为5.5米。 (8)引上管采用热镀锌80毫米,钢管出土高度为2.5米,下部围弯,埋深0.5米,内穿28/32毫米3色子管3根,子管穿放到吊线处做1米长的防水弯,3根子管在电杆上用皮线每隔30厘米捆扎二道,要求捆扎垂直、牢固,子管与钢管连接处用胶带做防水保护。 (9)架空光缆挂钩全部采用25毫米挂钩,挂钩间距50厘米,左右偏差不大于5厘米,光缆敷设应平直,无扭曲,无机械操作,严禁光缆受力过大,过分弯曲和背扣,避免在水泥尖石地面上拖拉擦伤外护层。 (10)光缆每隔10棵杆做盘留,盘留架设置在线路前进方向。盘留10米,接头杆采用双盘留架,每个盘留架盘留10-15米。 (11)光缆每棵预留由吊线夹板起每50厘米处用单芯皮线捆扎8字,并用50厘米PVC软管在电杆处做保护。 (12)光缆线路的防护和保护措施: (13)架空光缆的防雷措施,郊外杆路所有拉线均设拉线式地线,(包括防风拉线杆),光缆接头杆,局(站)前5棵杆均设直接入地式的避雷线。 (14)与高压(10KV以上)电力线交越时,电力线两侧的杆应设防雷地线,与电力线交越的时1KV以下电力线净距1.25米,1-10KV净距2.0米,35-110KV净距3.0米。 (15)吊线在接头时用隔电子断开,预算中平均每2000米做一处吊线接续,吊线在进入基站终端杆前2-2.5米处用隔电子断开,光缆余留应盘放在终端杆的预留架上。 (16)架空线路与电力线交越时应加装绝缘保护管,长度应超出电力线两恻各2米。 (17)工程完工后喷杆号时杆号应距地面2.0米。 (18)室内光缆安装: (19)终端杆与机房做软吊时应用钢绞线连接,但其垂度必须接近吊线标准,绑扎要合理、美观、牢固进出基站光缆要采用软管保护。 (20)光缆进入机房预留25-30米,光缆的布放应整齐、美观并捆扎牢固,本工程光缆不得与其它线缆相互绑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