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将

注册:2005-8-13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荣誉版主纪念徽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19 17:1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光纤光缆的技术发展及其标准的动态

   摘  要

  随着通信业务量爆炸式地增长和高速、大容量的传输系统建立,光纤光缆的新技术得到了飞跃进步和发展。本文介绍了传输性能优良、适用性更强的各类新品种光纤,以及 随之而出现的光纤光缆标准制定、修改和更新的情况及其技术的新需求。文中对通信用玻璃光纤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塑料光纤技术的发展也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1光纤光缆的技术发展概况

  1.1玻璃光纤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各类光纤的适用性更强

  通信用玻璃光纤技术发展的明显标志就是波长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G.652C光纤)和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G.655光纤)的出现,前者消除了衰减水峰,扩展了初期的G.652光纤的应用波长,为光纤带宽的升级,提供了可能性;后者由于具有少量色散,有效地抑制了密集波分复用(DWDM)出现的四波混频的非线性效应,更适合在高速、大容量传输系统中应用。为了拓宽窗口和进一步降低非线性影响,一些公司又开发了大有效面积和低色散斜率的G.655光纤。为了面向高速城域网的低成本应用,又出现了具有负色散的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有人设想今后最好能研制出一种新型光纤,它既具有目前G.652C光纤的衰减特性,又在1260-1675nm甚至1700nm整个波段内具有平坦的色散特性,其色散系数在1-10ps/nm.km之间可控,即不为零。这种光纤有利于全波长范围的DWDM应用,也适合高速率信号的传输。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品种的出现,光纤标准的制定、修改和更新也在不断地进行,下面就参考ITU-T和IEC的有关文件,介绍光纤的分类、波段的划分和标准(建议)中对光纤特性的要求。

  (1)单模光纤的分类

  单模光纤的分类如表1所示。其中G.652光纤和G.655光纤应用最为普遍,技术进步也最为明显。根据特性指标和适用范围,它们又划分为不同的子类。






表1 单模光纤的分类


  (2)单模光纤频谱波段的划分

  随着通信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对通信带宽的需求日渐增大。为了进一步利用光纤的频带资源,拓展光纤的使用频段,ITU-T第15研究组(SG15)把单模光纤在1260nm以上的频带划分出O、E、S、C、L、U等六个波段,如表2所示。





表2 单模光纤波段划分


  (3)ITU-T建议对单模光纤的技术要求

  根据ITU-T建议(2000年版本)G.652光纤分为A、B、C三个子类,A子类光纤适用于最高可达STM-16(2.5Gb/s)传输系统。B子类光纤适用于最高可达STM-64(10Gb/s)传输系统它对光纤的偏振模色散(PMD)系数明确提出了要求。C子类光纤也适用于最高可达STM-64(10Gb/s)传输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可将ITU-TG.957建议的SDH传输扩展到1360-1530nm波段,该子类光纤又称无水峰光纤,有的公司又称全波光纤。为了保证扩展波段处有效应用,该光纤对水峰处衰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G.655光纤分为A、B两个子类,它们均适用于G.691具有光放大器的单通道SDH系统和G.692具有光放大器的多通道系统。

  但对A子类光纤有以下限制:
  1)中等注入功率(~5dBm);
  2)通路间隔≤200GHz;
  3)除非PMD进行规定,会对10Gb/s系统传输长度有所限制。

  而对B子类光纤有以下扩展:
  1)更高的注入功率;
  2)通路间隔≥100GHz;
  3)对400km长的10Gb/s系统,没有PMD问题。

  两子类光纤对色散的要求有所不同,A子类要求为0.1-6.0ps/nm?km,B子类要求为1.0-10.0ps/nm?km;B子类光纤还对上下波长边界的色散差(Dmax-Dmin)进行了限制,使色散斜率较小,有利于密集波分复用(DWDM)的应用.B子类光纤还可扩展应用于L波段,对其色散系数提出了要求,对16xxnm的光缆衰减系数也作了规定。

  (4)IEC标准对单模光纤的技术要求

  考虑单模光纤的技术发展和高速传输的使用要求,IEC标准(2001年版本)对单模光纤的性能作了更加严格的规定。





表3 单模光纤的尺寸参数


  在光纤新的产品规范中,对光纤尺寸参数允许偏差减小了,并对光纤翘曲半径提出了明确要求,如表3所示。

  同样对光纤的机械性能,新的版本将光纤的筛选水平提高到最小为0.69GPa,该数值与约1%的应变或约8.8N的力相等效。而1998年版本规定的光纤筛选水平是与最小为0.5%的光纤伸长相等效。新版本还对光纤涂覆层的剥离力F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1N≤F平均值≤5N,或1.3N≤F峰值≤8.9N。

  对光纤传输特性的要求如表4所示。表中特别对B1.3和B4类光纤的要求作了较多的规定和说明。其中B4类光纤的规定仅与G.655的B子类光纤的要求相对应。





表4 单模光纤的传输参数


  ①对B1.1与B1.3光纤在1310nm处和对B1.2光纤在1550nm处,在所选择的标称值附近的允许偏差为±0.7μm;对B2光纤,在所选择的标称值附近的允许偏差为±0.8μm。

  ②测量截止波长有三种方式:光纤截止波长λc,光缆截止波长λcc和路线截止波长λcj.λc、λcc和λcj测量值的相关性取决于特定的光纤光缆设计和试验条件。虽然通常情况下λcc<λcj<λc,而相互间一般量的关系不易建立,但是使接头之间光缆长度最小,能在最短的工作波长上保证单模舆这是最重要的。因此,对成缆光纤,光缆截止波长λcc最大值为1260nm;或者对典型的跳线,建议跳线截止波长λcj最大值为1250nm;或者考虑长度和弯曲最差的情况,建议光纤截止波长λc最大值为1250nm。

  对一些应用,某些使用者宁可将λc限制在设定的工作波长以下,所采用的典型值处于1100~1280nm范围内。对其他应用,某些使用者根据光缆制造和安装的影响能使截止波长降至工作波长以下,选择允许λc高达1350nm。

  ③对于给定的光纤,在λmin至λmax的波长范围内,D(λ)的符号是不变的。但在系统中,光纤相互连接后,符号有可能改变。正的和负的色散对抑制四波混合非线性是等效的。对于特定的色散符号的光纤应借助ITU-T建议G.663中所讨论的应用相关观点进行选择。色散的均匀性在考虑中,它应与系统的功能相容。

  ④这种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是使用1310nm波段的功率预算将可能传输信号的范围扩展到1360nm以上和1530nm以下。该波段的波长色散会对最大线路长度有所限制或需要进行调节。

  a其他波长的衰减可以使用IEC 60793-1-40给出的衰减谱模型进行计算。例如用于光放大器遥控激励的1480nm波长处的衰减就可计算出来。

  b在1550nm区域,波长色散可以近似看成是波长的线性函数。B1.1光纤在1550nm处波长色散的典型值为17ps/(nm?km),典型的色散斜率为0.56ps/(nm2?km)。

  c如果对某一种特定结构的光缆进行过验证,可以由光缆制造厂选择规定未成缆光纤的最大编振模色散系数,以满足IEC 60794-2中对光缆PMDQ≤0.5ps/km的初始要求。

  dDmin,Dmax和符号(C-波段)应经买卖双方同意。

  e最低值取决于制造工艺、光纤组份和光纤设计,在1550nm处0.18dB/km以下的数值已经达到。

  f经老化后在波长λy处的平均衰减应不大于在1310nm处规定的数值。λy应处于水峰波长1383nm与1480nm之间。λy应经买卖双方同意(说明:如果λy规定是水峰波长,则扩展波段中长于和短于λy的波长均可使用。若λy的规定值长于水峰波长,则在护展波段中只有长于λy的波长可以使用)。

  为了评价B1.3类光纤的性能,在标准的新版本中还就该光纤“氢老化”试验提出了资料性附录:

  选择至少1km长的光纤试样,将其按一定的试验装置卷绕,以使卷绕对λynm处衰减的影响最小,然后在1240nm和λynm处测量试样的衰减系数。该测量即给出了试样的基准衰减。再将光纤在室温下暴露在0.01大气压的氢气中,并在暴露期间监测试样的氢分子出现的特征波长1240nm处的衰减系数。绘制监测结果减去基准值所得的衰减变化,连续暴露光纤直至其1240nm衰减变化≥0.03db/km。此时,λy处衰减的增加可以认为已充分饱和。试样可以从氢气中移出,再在正常实验室环境下放置至少14天后,使用IEC60793-1-40中的方法A、B或C测量光纤在λy处的衰减系数。(注:(1)这是一项定期进行的型式试验,以保证制造过程可靠地生产老化特性可接收的光纤。例如每6个月取10个光纤试样进行试验;(2)该试验不适用于密闭型涂覆层光纤;(3)对非密闭型光纤,典型的氢气暴露时间是4至6天)。

  (5)IEC标准对多模光纤的技术要求

  ITU-T仅有G.651建议对50/125μm渐变型多模光纤提出了特性要求。而IEC对多模光纤划分比较细,所含品种多,按照纤芯和包层的材料不同划分为A1类、A2类、A3类和A4类,而每一类又根据尺寸的大小分为几种子类。

  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A1类玻璃芯/玻璃包层多模光纤分为A1a、A1b、A1d三个子类,尺寸分别为50/125μm、62.5/125μm和100/140μm。新的产品规范中已将A1c(85/125μm)类光纤的内容删除了。表5列出了光纤的尺寸要求,其中涂覆层的尺寸参数通常适用于通信光缆,对于其他应用,涂覆层外径也可以为400±40μm,500±50μm,600±100μm,700±100μm和900±100μm。

  光纤的机械性能要求与单模光纤相同,对筛选应力和涂覆层剥离力均作了明确的要求。

  新的产品规范中,如表6所示,列出了光纤传输参数的范围。它不像以前的规范那样按使用波长分别列表,按衰减的大小和带宽的高低划分档次。新规范中还略去了理论数值孔径的要求。

  1.2玻璃光纤制造技术不断进步,产业规模日渐扩大

  光纤预制棒的制造有多种方法:MCVD、OVD、VAD、PCVD或者它们的组合,例如:MCVD+OVD,PCVD+OVD,VAD+OVD,当然还有RIT(Rod in tube)法,即通过MCVD、PCVD或VAD法制得具有一定包/芯比例棒材后,再在其外套上合成的石英管,以获取最终的光纤预制棒。长期采用MCVD法制造预制棒的Alcatel公司近几年开发了一种称之APVD的方法,它是利用MCVD法沉积收缩后,利用高频等离子体焰将馈入的二氧化硅粉粒加热,沉积在初始棒的外面形成预制棒的外包层。Lucent公司有一种技术也是先制成初始棒,但其后是利用其发明的Sol-gel方法制作外包层而完成光纤预制棒。

  不管是采用两种工艺,还是采用同一种工艺,当前预制棒的制造均发展成两步法,第一步是制造对光纤光学特性起主导作用的包含纤芯及内包层的初始棒(primary preform);第二步是制作体积比例高对光纤成本有重大影响的外包层。





表5 多模光纤的尺寸参数


  在制造光纤初始棒方面,MCVD是最先研究成熟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但自80年代中期以来,OVD和VAD技术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大规模制造单模光纤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甚至发明MCVD技术的Lucent公司(原属AT&T)先与日本住友在美国合办VAD光纤厂,又于1994年完成了从住友引进年产60万km光纤的VAD设备,因此MCVD技术在世界市场的份额日渐下降。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复杂剖面结构光纤(如G.655光纤)研发的需要,和外包层制造技术的多样化,加之MCVD设备和工艺本身的进步,MCVD技术经济竞争力得以增强,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估计今后10年在制造初始棒方面,MCVD技术还会保持约1/3的市场份额。对于OVD和VAD技术,往往是先做出大直径的初始棒,然后以此棒为靶棒进行外包层沉积或外加套管得到光纤预制棒。PCVD技术的化学反应原理与MCVD相同,只是提供的热源不同,由于其折射率剖面控制非常精确,特别适用于制造高带宽的多模光纤的折射率剖面比较复杂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制造外包层目前应用最多(约占市场份额的70%),也最经济的方法是OVD方法。在用来加工外包层时,人们又把其称为Soot工艺。由于沉积速率高,增加了生产能力;因为占预制棒体积90%左右的合成外包层采用了要求较低的廉价材料,所以显著降低了光纤的成本。据了解,国外有公司采用此方法的沉积速率已达到100g/min,而加工的预制棒已可拉制数千公里光纤。套管法制造外包层是较早使用的增大预制棒尺寸、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由于设备性能的改进,合成石英管的应用和多项新技术的采用,套管法生产的预制棒已可拉制250~400km长的光纤。但因为需要外购昂贵的石英管,使得光纤的成本难具竞争力,因此套管法逐渐被其他方法所取代。至于Sol-gel技术尚属进一步开发阶段,目前应用不多;采用等离子焰的APVD方法现在也只有Alcatel公司一家使用。

  通过自行开发、技术转让和由于某些专利技术的到期,世界上大多数著名的光纤制造厂家均具有几项不同的预制棒制造技术,以适应初始棒和外包层不同加工要求,满足不同波导结构光纤制作的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或即将上马的光纤厂有十五家:(1)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2)西古光纤光缆有限公司、(3)上海朗讯科技光纤有限公司、(4)南京华新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5)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6)深圳特发光纤有限公司、(7)杭州富通昭和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8)特恩驰(南京)光纤有限公司、(9)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11)天津天大天财股份有限公司、(12)海南睿丰光纤有限公司、(13)浙江富春江罗依尔公司、(14)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15)广州广钢集团。其中已生产或即将生产光纤预制棒的有(1)(2)(7)(8)(9)(10)(13)等七家,其余目前均是买棒拉丝的厂家。据有关资料介绍,至2004年我国光纤预制棒的生产量将达到约700t/年;光纤拉丝量将达到约2400万km/ 年。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厂家,光纤预制棒制造是采用PCVD+套管的方法,估计今后会以Soot技术代替成本较高的套管技术。西古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在80年代末期是采用MCVD+套管方法制造光纤预制棒;90年代中期改用VAD+套管方法,光纤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由于需外购套管,在市场上光纤价格日渐下降的情况下,预制棒成本压力太大。杭州富通昭和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预制棒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之中,可能准备采用VAD+Soot工艺生产预制棒。特恩驰(南京)光纤有限公司目前是采用MCVD+套管的方法进行生产。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采用MCVD(PCVD)+套管方法,估计也要开发Soot外包技术,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是采用MCVD+Soot技术,目前预制棒已在调试和试生产阶段。富春江罗依尔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合资公司,预制棒项目在去年10月刚刚奠基,估计是采用MCVD+So-ot技术制造制制棒。

  人们预计,2003年至2005年期间,我国光纤预制棒的制造技术和产业规模将有大的突破。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光纤制棒是一种高投入(估计约2亿人民币/百万公里)、科技含量高、管理要求严、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项目。介入到光纤产业,一定要慎重考虑,并要在各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光缆项目当前主要是面临国内企业的竞争,而预制棒项目甚至包括光纤拉丝项目,一开始就会遇到外国大公司著名品牌的剧烈竞争。我国从事光纤预制棒制造的企业,可以说在国内是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但是与国外大公司相比,无论是资金、技术、经验和人才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距。这除了需要有关部门和用户的大力支持与理解外,我们自身更应加倍努力,提高产品合格率(预制棒制造工艺多,控制的参数也多,合格率很重要),降低产品成本,同时也要企业间加强合作,相互取长补短,使我国刚刚形成的光纤产业健康茁壮成长。

  1.3塑料光纤技术有所突破,在短距离高速传输系统中应用前景广阔

  塑料光纤(POF)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柔软性,毫米级的尺寸使其在安装处理和接续方面都比较容易,连续制造过程使其生产费用低廉,所以POF应用于传输系统具有成本低的潜在能力。但是高损耗、低带宽和长期可靠性方面的问题,使得POF在部分通信应用中遇到了障碍。





表6 850nm和/或1300nm处A1d光纤传输参数的范围


  近年来,随着全氟化塑料的应用,已经在实验室取得了衰减低到50dB/km数量级(1300nm)的氟化聚合物渐变型折射率塑料光纤(PF GI POF),这比以前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突变型折射率塑料光纤(PMMA SI POF)的损耗有显著的改进。带宽也从20MHz?km增加到1.2GHz?km。另外,通过在聚合物基体中掺入小的掺杂分子,渐变型折射率分布的可重复性也得到了改善。

  尽管GI POF尚需进一步降低衰减、提高长期稳定性、完善生产工艺和不断降低成本,但塑料光纤将成为金属电缆的有力竞争者,并有望替代50/125μm和62.5/125μm玻璃多模光纤,而成为短距离高速传输通路的核心。

  1.4电力光缆迅速发展,室内软光缆需求日渐增加

  在前几年带状光缆成为热点讨论的课题之后,近两年光缆方面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随着电力通信网的改造扩容,电力光缆发展非常迅速。首先是ADSS光缆由于制造所需购置的设备投资不大,因此有不少光缆厂纷纷上马。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产品在使用中出现过一些问题,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和市场考验,国产ADSS光缆在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方面均有了明显的进步,并在光缆架设、吊点选择和金具配合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由于ADSS光缆适用于原有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也有所限制,因此新建的高压线路采用OPGW更为合适;而且从今后的发展看,规划的OPGW线路的长度要超出ADSS光缆线路的长度。从我们接收试验和了解的情况得知,已有多家厂已经或准备投次生产OPGW。ADSS和OPGW均适用于电力专用网,市场虽有一定的规模,但不是很大,因此今后各企业间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

  (2)相对室外光缆而言,室内软光缆目前的产量、产值不可与前者相比,但随着宽带网和智能建筑的迅猛发展,室内软光缆的市场需求大幅度增加,由于在原有光缆设备的基础上,添加的投资不多;产值虽不大,但利润较丰厚,故近几年有众多厂家从事软光缆的开发和生产。技术基础较好的单位还对光缆的结构设计、原材料的选择、制造工艺的确定;对光缆的机械性能和燃烧性能试验进行了研究,这无疑对室内软光缆的规范化发展是有利的。

  2 光纤光缆标准动态

  2.1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有关规定

  (1)根据IEC793的规定,光纤标准的分类如下:
  60793-1(1995),光纤第1部分,总规范
  60793-2(2001)光纤第2部分,产品规范
  60793-1-10~1-19(2001),光纤第1-10至1-19部分,总则
  60793-1-20~1-29(2001),光纤第1-20至1-29部分,尺寸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60793-1-30~1-39(2001),光纤第1-30至1-39部分,机械性能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60793-1-40~1-49(2001),光纤第1-40至1-49部分,传输和光学特性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60793-1-50~1-59(2001),光纤第1-50至1-59部分,环境性能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2)根据IEC60794的规定,光缆标准的分类见图1。
  2.2 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的相关建议
  ITU-T对光纤光缆有关的建议如下:
  (1)G.650(2000),单模光纤有关参数的定义和试验方法
  (2)G.651(1998),50/125μm渐变型多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3)G.652(2000),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4)G.653(2000),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5)G.654(2000),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6)G.655(2000),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2.3国内标准的制定情况
  (1)光缆通信行业标准的划分归类
  有关标准研究组,根据通信网络的特点,将所使用的光缆初步划分如下:
  1)核心网用光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第3部分:中心管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第4部分:骨架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2)接入网用光缆
  第1部分:总则
  第2-1部分:光纤带光缆-骨架式
  第2-2部分:光纤带光缆-中心管式
  第2-3部分:光纤带光缆-松套层绞式
  第3-1部分:非光纤带光缆-中心管式
  第3-2部分:非光纤带光缆-层绞式
  第3-3部分:非光纤带光缆-XXX式
  核心网用光缆和接入网用光缆实际上均属于室外光缆的范围。
  3)室内用光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单纤软光缆
  第3部分:双纤软光缆
  第4部分:多纤软光缆
  第5-1部分:单纤带软光缆-扁平型
  第5-2部分:单纤带软光缆-XXX型
  第6-1部分:多纤带软光缆-扁平型
  第6-2部分:多纤带软光缆-XXX型
  4)布线用光(电)缆
  包括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用光(电)缆
  社区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用光(电)缆
  5)水下和海底用光缆
  第1部分:水下(江湖)用光缆
  第2部分:浅海用光缆
  第3部分:深海用光缆
  6)特殊用光缆
  例如,无卤阻燃光缆。当然,也可将范围扩大一些,包括电力系统通信用OPGW和ADSS以及铁道通信用光电综合缆。

  (2)已经发布或将发布的光纤光缆标准

  光纤方面标准有:

  1)GB/T 15972-1998,光纤总规范 它是等效采用IEC 60793-1(1995)《光纤第1部分:总规范》对GB/T   11819-1989《光纤的一般要求》和GB/T15972-1995《光纤总规范》修订而成的。该标准包括总则、尺寸参数试验方式、机械性能试验方法、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试验方法和环境性能试验方法等五部分。它是光纤方面的基础标准。

  2)GB/T 9771-2000,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该标准是参考ITU-T和IEC及相关标准制定的。它包括五部分:

  第1部分(GB/T9771.1)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G.652A子类和B子类光纤)
  第2部分(GB/T9771.2)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特性(G.654光纤)
  第3部分(GB/T9771.3)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G.652C子类光纤)
  第4部分(GB/T9771.4)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G.653光纤)
  第5部分(GB/T9771.5)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G.655光纤)

  3)YD/T 1065-2000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的试验方法 在制定GB/T 15972-1998光纤总规范时,IEC和ITU-T对偏振模色散(PMD)的试验方法尚不明确,故在国际中无这方面的规定。随着传输系统向高速大容量方向迅速发展,光纤PMD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在国内外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参考最新的ITU-T建议,单独制定了本试验方法的标准。





图 1


  光缆方面的标准有:

  1)GB/T 7424.1-1998,光缆第1分部:总规范 它等效应用了IEC 60794-1(1996),包括总则,机械性能试验方法和环境性能试验方法。该标准实施后代替了以前的三个标准:GB/T 7424-1987,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 7425-1987,光缆的机械性能试验方法和GB/T 8405-1987,光缆的环境性能试验方法。根据IEC的新规定,今后可能将光缆的总则与试验方法分列为各自单独的标准。

  2)YD/T901-2001,核心网用光缆-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它是在YD/T 901-1997《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基础上修改补充编制面成的。该标准的应用比较普遍。

  3)YD/T 769-95,中心束管全填充型通信用单模光缆 该标准随着光缆技术的发展,正在考虑修改之中。

  4)YD/T 981-1998,接入网用光纤带光缆它包括骨架式、中心管式和松套层绞式三部分。该标准是为了适应当时带状光缆的迅速发燕尾服,参考IEC有关标准编制而成的。国内主要生产的为松套层绞式和中心管式,而骨架式生产和应用很少。

  5)YD/T 979-1998,光纤带技术要求和检验方式 该标准是与YD/T 981密切相关的,它是对光纤带光缆的主要元件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

  6)YD/T 898-1997,单芯光缆;YD/T 899-1997,双芯光缆 它们是参照IEC和ITU-T的有关标准和建议,结合国内的情况,针对单纤和双纤软光缆的生产和使用而编制的。

  7)YD/T 1069-2000,扁平型光纤带室内光缆第1部分:单光纤带光缆 这是参照IEC 60794-2关于室内光缆的1998年修订件的有关规定,国内制定的第一个带状软光缆标准。

  8)YD/T 1114-2001,无卤阻燃光缆 这是针对某些特殊场合使用的光缆而编制的。

  9)GB/T 13993.1-1992,通信光缆系列,第1部分:总则

  GB/T 13993.2-1999,通信光缆系列,第2部分:干线和中继用室外光缆

  GB/T 13993.3-2000,通信光缆系列,第3分部: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

  该毓标准实际是介于总规范和具体产品规范之间,其第2部分将要修改,还要另增第4部分:

  GB/T 13993.2-200×,通信光缆系列,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

  GB/T 13993.4-200×,通信光缆系列,第4分部:接入网用室外光缆

  10)YD/T 926.2-200×,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11)DL/T 788-2001,全介质自承式光缆和YD/T 980-200×,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这两人标准分别出自电力行业和通信行业,两者均主要参照采用了IEEE P1222(1997)用于架空输电线的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的标准(草案),针对电力系统应用的要求和已有的YD/T980-1998标准的不足,重点补充了ADSS光缆在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试验方法。据了解,ADSS光缆将要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

  12)YD/T 1155-2001,通信用“8”字型自承式室外光缆 该光缆是“8”字型,但承载的元件可以是非金属,也可以是金属型的。

  13)JB/T 8999-1999,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该标准参照IEC有关规定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后编制的,是现今国内唯一的OPGW行业标准。据了解。对OPGW将要制定电力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14)YD/T 908-2000,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它是在1997年版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5-8 10:00 , Processed in 0.30539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